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测

百科   2025-01-07 06:00   福建  

一、检测方法及抽样

      焊接质量检查是钢结构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涉及焊接工作的施工全过程,包括焊接前检查、焊接中的检查和焊接后的检查,简单介绍焊后检查的有关内容。

      焊后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查外观检查主要采用目视检查(Ⅵ)(借助直尺、焊缝检测尺、放大镜等),辅以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检查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内部缺陷的检查主要采用射线探伤(RT)和超声波探伤(UT)

1、钢结构焊缝质量分级

      在建筑钢结构中,一般将焊缝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三个质量等级,不同质量等级的焊缝,质量要求不一样,规定采用的检验比例、验收标准也不一样。《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第11章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实际承受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来确定焊缝的质量等级。

2、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

(1)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的选用。

表1-13为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由于钢结构节点形式繁多,其中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较多,超声波探伤比射线探伤适用性更佳。从两种方法对各种性质的内部缺陷的检测能力的对比(表1-14)可以看出,超声波探伤更有利于检出对钢结构危害性大的缺陷。另外,在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采用射线探伤往往非常困难,超声波探伤更适合于钢结构内部缺陷的检测。现在,超声波探伤被作为建筑钢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手段,而射线探伤的应用逐渐减少。

(2)磁粉探伤和渗透伤方法的选用磁粉探伤和渗透伤方法见表1-15。

      对于钢结构焊缝的检测,磁粉探伤比渗透探伤灵敏度高。特别是焊缝表面不规则、清洗困难,渗透探伤效果差,且渗透探伤费时、费力,成本高,因此铁磁性材料制作的构件应尽可能采用磁粉探伤方法只有因结构形状(如空间狭小)或材料等原因(如材料为奥氏不锈钢)不能采用磁粉探伤时方可选择渗透探伤法

3、检测范围及抽样检测技术

(1)检测范围

      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焊缝的受力状况及材料等因素,一般规定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及不同的检测范围。

      1)完全检测:指对一定范围或类别的所有焊缝进行100%的检测。

      完全检测适用于如下场合。

      ①从工程状况来看,焊缝不合格率较高,达不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水准。

      ②因不合格焊缝漏检导致人身事故或给后续工程及消费者带来重大损失。

      2)局部检测:指对特定部位进行检测。

      如规定作局部检测,应在图纸或合同文本中清晰标明待检焊缝的检测部位的长度及检测合格级别。

      3)抽检:指在特定范围按规定的抽样方法,以规定的比例选择检测部位进行检测。

      满足以下条件时,可采用抽样检查:

      ①允许混入不合格焊缝;

      ②产品可分批进行处理;

      ③可以随机取样;

      ④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建筑钢结构中,当从保证构件质量出发进行无损检测时,除超静定次数较低的结构焊接区或特别重要的结构焊接区外,通常可用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与全数检测相比,检测数量少,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和检测费用。抽样检测时,首先应确定合理的检查批、检测方法及其取样方法、取样数量(比例)。
(2)抽样方法
      具体详见《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第8章焊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加固工程技术手册》丁绍祥主编
2、《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

土木风雨
关注公路市政行业前沿信息动态,普及行业专业技术知识,分享工作心得体会,解决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