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现浇衬砌

百科   2025-02-06 00:00   安徽  
一、整体现浇衬砌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整体现浇衬砌是被广泛采用的衬砌形式,有长期的工程实践经验,技术成熟,适应多种围岩条件。在公路隧道中,其一般适用于隧道洞口段、浅埋段及围岩条件很差的软弱围岩中依据隧道围岩地质特点的不同,整体式混凝土衬砌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半衬砌、厚拱薄墙衬砌、直墙拱形衬砌和曲墙拱形衬砌等
1、半衬砌
      所谓半衬砌,就是根据围岩的压力情况,有时只对拱顶部分进行衬砌,而对边墙不进行衬砌;有时也正好反过来,即只对边墙进行衬砌,而对拱顶只作喷浆处理。这种衬砌形式适用于岩层较坚硬并且整体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围岩(图11-2-1)。而对于一些侧压力很大的较软的岩层或土层,为了避免直墙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可以采用图 11-2-2所示的落地拱形式。
2厚拱薄墙衬砌
      厚拱薄墙衬砌适用于水平压力很小的状况。顾名思义,这种结构形式拱脚较厚,而边墙较薄(图11-2-3)。
3、直墙拱形衬砌
      在竖向压力较大,而水平侧压力不大时,常常采用直墙拱形衬砌。这种结构形式常见于我国铁路隧道中(图 11-2-4)。
4、曲墙拱形衬砌
      曲墙拱形衬砌适用于地质条件差,岩石破碎、松散和易于坍塌的地段。特别是对于洞底板较弱、具有膨胀特性或有较大围岩压力的情况,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设计形式(图11-2-5)。
二、整体现浇衬砌的一般规定
      1、整体现浇衬砌截面可设计为等截面或变截面。对设仰拱的地段,仰拱与边墙宜采用小半径曲线连接,仰拱厚度宜与拱圈厚度相同。
      当衬砌承受偏压荷载或承受垂直荷载较大时,可采用变截面形式。对于设置仰拱地段,为了减少围岩和衬砌的应力集中,避免急剧弯曲和棱角,边墙衬砌与仰拱宜采用小半径曲线连接(图11-2-6)。仰拱厚度宜与边墙厚度相同,以保证边墙衬砌与仰拱之间力的有效传递。
      2、明洞衬砌与洞内衬砌交界处或不设明洞的洞口段衬砌,在距洞口 5~12m 的位置应设沉降缝;在洞内,软硬地层明显分界处宜设沉降缝;在连续V、Ⅵ级围岩中每隔30~80m应设一道沉降缝
      不同围岩级别采用不同的衬砌类型,不同衬砌类型所承受的围岩压力不同,地基承载能力也不相同。设置沉降缝是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或变形不一致产生的剪切破坏。在隧道洞口衬砌所受的力和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大,加上洞口段各种影响因素较多,衬砌大多出现明显的横向变形错位,所以应设沉降缝。在连续软弱围岩中,由于地基承载能力弱,长期荷载作用使得变形也不一致,根据具体情况每隔一定距离也应设沉降缝
      3、严寒与酷热温差变化大的地区,特别是在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一15℃的寒冷地区距洞口100~200m范围的衬砌段应根据情况增设伸缩缝。
      衬砌由于冷缩影响往往导致开裂,为了适应温度变化,在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范围内的衬砌应设伸缩缝,以防止衬砌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
      4、沉降缝和伸缩缝缝宽应大于20mm,缝内可夹沥青木板或沥青麻丝。沉降缝和伸缩缝应垂直于隧道轴线设置。
      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的目的是为了把不同承载能力结构、承载不同围岩压力的结构完全断开,产生的沉降变形和受力变形各自独立。隧道结构设置变形缝,并在缝内设置一定厚度的隔离层,采用沥青木板或沥青麻丝是多年的做法,也可采用具有一定耐久性的柔性材料。结构的荷载作用方向垂直于隧道轴线,所以变形缝也应垂直于隧道轴线设置。
      5、沉降缝和伸缩缝可兼作施工缝。在设有沉降缝和伸缩缝的位置,施工缝宜调整到同一位置。
      沉降缝和伸缩缝本身可作施工缝,施工缝调整到与沉降缝、伸缩缝同一位置,可减少一道专门工序。同时沉降缝、伸缩缝与临近施工缝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m,以保证一次浇筑衬砌段的长度。
      6、不设仰拱的地段,衬砌边墙基底应置于稳固的地基之上,在洞门墙厚度范围内,边墙基础应加深到与洞门墙基础底相同的高程。
      不设仰拱地段,地基的承载能力较高,但不能因为边沟开挖而破坏了地基的整体性,导致边墙脚失稳。洞口端墙式洞门的基础深度较大,洞门墙基坑开挖可能对隧道衬砌边墙基底造成损伤,要求衬砌边墙基础加深到洞门墙基底深度。
      7、在有明显偏压的地段,应采用抗偏压衬砌。抗偏压衬砌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地形、地质构造造成围岩松动、滑移而引起的有明显偏压的地段,有时由于施工工序而引起的短暂偏压地段,为了承受不对称的围岩压力,设计中应采用抗偏压衬砌。偏压衬砌靠外一侧衬砌外缘受拉,抗力较弱,向外侧变形的趋势较大,所以靠外侧的拱墙衬砌可加厚,并对衬砌截面在偏压状态下进行验算。根据国内工程实例调查,偏压状态一般出现在洞口,容易出现开裂,所以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8、隧道横洞与主洞的交叉段衬砌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横洞指汽车横通道、通风道等,与主洞连接处形成交叉口。在交叉口段,由于暴露空间大,结构受力复杂,为保证结构强度,防止开裂,要求交叉口衬砌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0.2的地区,洞口段及软弱围岩段的衬砌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已发生地震地区的调查资料,地下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 0.2的地区,一般地震对地下结构影响不大;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0.2的高地震区,资料不多,不能保证地震发生时隧道衬砌不开裂、破坏。所以,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0.2的地区,隧道洞口段或软弱围岩段的衬砌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10、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受力主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40mm





土木风雨
关注公路市政行业前沿信息动态,普及行业专业技术知识,分享工作心得体会,解决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