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万亩!6亿元!从太行王屋深山走出的济源“仙草”

时事   2024-12-11 15:18   河南  

入冬以来,刘全刚愈发忙碌。身为济源一家冬凌草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鲜草采收到种苗培育,从茶品制作到文化传播,他每天都在围着冬凌草转。

这几日暖阳高照,正是栽种冬凌草的好时机,刘全刚的手机响个不停。“我们需要30斤种子,来年春天准备育苗用!”“给俺预留300亩的种苗,明早就去拉。”……线上线下,客户纷至沓来,种子、种苗几近销售一空。

济源位于黄河北岸,全境处于黄河流域。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谈起冬凌草,可以说家喻户晓。经过40余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在人们眼中,冬凌草早已不再是一株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普通小草,而是从太行王屋深山走出的“仙草”,护卫着青山绿水,助力着乡村振兴,书写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一株草见证不渝的情怀
刘全刚家在下冶镇下韩旺村,该村坐落于王屋山脚下。村庄山清水秀、气候适宜,不知何时,冬凌草也悄然在这里扎下了根。令他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去地里拾掇庄稼,收工时,大人们总不忘顺手扯上几把冬凌草,做饭时放在锅里蒸上一蒸,晒干留作茶饮,或者丢些叶片在锅里,煮水来喝,祛火又治感冒,有个小病小恙的,在家就能治好。
美好的过往,带给人的不只是难忘的回忆,更有把根留住的不变情怀。
21世纪初,南太行山脚下的克井镇枣庙村率先搞起冬凌草产业化种植,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带领群众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创业心切的刘全刚了解后,蹲点学习,深受启发。2008年,他与人合作,在黄河岸边的下冶镇坡池村承包了2000亩梯田,规模种植冬凌草。那里曾是荒废多年的采矿塌陷区,经过土壤改良、科学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很快发展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
冬去春来,曾经寸草不生的采矿区,被茂盛的冬凌草所覆盖,生态在一天天改善,效益也在一天天显现,黄河岸边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冬凌草规模效益逐年增长,周边村庄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纷纷加入种植队伍。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同驱共进,让黄河岸边的群众实现了双赢!驻足山顶,极目远眺,层层草田与清澈的黄河水相映成趣,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
但是,刘全刚并未止步。2010年,他在老家流转200多亩土地,建起了济源第一家冬凌草茶园。“冬凌草制作茶饮,不仅可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润喉止痛,更能养护人们的身体。”刘全刚又有了新的打算。第二年清明时节,刘全刚将采摘下的冬凌草叶片经过精心炒制,做成各式各样的春茶,供人们品茗畅饮。
市场上茶饮千万种,一个品牌要想让别人多看一眼,归根结底离不开文化支撑。
济源是“茶仙”卢仝的故里,也是茶文化发源地之一。冬凌茶制作技艺先后于2017年、2021年入选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全刚当选为济源市冬凌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承载着茶文化的推广使命。
此后,无论是参加博览会,还是进校园宣讲,刘全刚每次都会携冬凌草出场,从卢仝的《七碗茶歌》到茶文化的非遗传承,从冬凌草的来由到一包茶的制作,娓娓道来,用文化打动人心。

惠农政策的有力加持、专家精准的技术指导,似涓涓细流无声滋润着冬凌草产业,也为刘全刚注入新动能。10月24日,他又从另一个种植大户手中接过200亩土地承包权,谋划建设冬凌茶非遗工坊和冬凌草小镇。曾经从事过旅游业的刘全刚有个梦想,把冬凌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将采摘制作、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探索共富紧密相连,融会贯通,创新打造现代化经营实体,为黄河岸边再添一抹乡愁。
这株草种在了群众心上
眼下已是大雪节气,承留镇卫佛安村村民杨爱琴一边盘算着今年冬凌草的收益,一边从王贵泽那里购来种子,尝试原种育苗,扩大明年种植面积。
“冬凌草并不需要太肥的地,我家的大都种在树下地头、场边坡地,水跟得上,一年卖了三茬。”杨爱琴屈指一算,妥妥地有1.1万元的进账,“这样既能照顾孙子,还能照看老伴,邻居们也想跟着一起种呢!”边说边发出爽朗的笑声。
想不到的是,去年冬天杨爱琴还在为冬凌草的销路发愁。一次邂逅,帮她解了燃眉之急。在等候公共汽车过程中,九里沟富民冬凌草专业合作社会计吴海玲与杨爱琴攀谈,了解到她还有8分地的冬凌草没卖出去,就说道:“你拉到我们这儿来吧,保准你不吃亏!”第二天,杨爱琴就送了过去,不到10分钟,4600元就到手了。
种对了草,找对了路,群众心里自然踏实。
九里沟富民冬凌草专业合作社在2012年成立时,理事长王贵泽就想带领群众靠种植冬凌草富起来。时任思礼镇史寨村党支部书记的王贵泽提出,党员带头种植冬凌草,每人1亩。一年后,看到效益可观,一半以上村民变成了合作社社员。产量上来了,却又遇到了销售难题,怎么办?
王贵泽于是带着冬凌草,来到安徽省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考察。这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可偌大的中药材市场能否接纳冬凌草这个小众产品?王贵泽一家一家推介、一个客商一个客商细说。凭借过硬的品质,济源冬凌草被阜阳一名客商相中,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鲜草饮片,填补全球中药材市场的一项空白,每公斤鲜草价格增至原来的2倍。
从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后,王贵泽更是一门心思琢磨冬凌草产业发展。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王贵泽既是合作社理事长,又是园艺师和产业经纪人。他深知,要想让产业根深叶茂,首先就要在群众心中扎下根!
种植大户李文战、蔡秋月夫妇承包经营的近千亩核桃园,苦于林下没有合适作物种植,得知九里沟富民冬凌草专业合作社提供冬凌草种植、管理、销售一体化服务,特意登门请教。王贵泽手把手地传授,亲自看着一粒粒种子播下。收完今年最后一茬,李文战打算将种苗移栽到更广的土地上,来年让冬凌草唱林下经济“主角”。
趁着天气晴好,退休职工李合琴从市区返回史寨村,忙着为自家的冬凌草田深锄。这虽是一片河滩地,李合琴管护得却很认真,一次次深锄、补栽、施肥、管护,每簇草在冬日里泛出新绿。
如今,九里沟富民冬凌草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达到800亩,辐射带动九里沟景区沿线10余个村庄,以及黄河沿岸的孟州、温县等地,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被纳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项目。河南省农科院、济源市农科院知名专家将这里作为推广冬凌草新品种良种良法示范基地。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冬凌草不但在群众心中扎下了根,而且声名远播。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广西、四川等地客商,给王贵泽打来电话,希望能够引种济源冬凌草、获得更多鲜草。新乡市原阳县种地大户贾伟成得知济源冬凌草产业前景可观,先后5次前来考察,最终订购300亩地种苗。10月底,王贵泽被邀请到原阳,现场指导工人如何种植管护,其携带的3万株冬凌草种苗第一次在当地黄河岸边安了家。
一株草到底能长多高
在济源农科院中药材创新实验研究基地,一株2.9米高的冬凌草格外醒目。济源农科院中药材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田瑞昌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全国最高的一株冬凌草,也是一位“天外来客”。2016年4月,济源冬凌草种子首次搭载“实践十号”卫星升空,开启冬凌草研究的新旅程。由野生驯化而来的济源冬凌草,进入更大的发展空间。

冬凌草虽是一株草,更是一味中药材。在田瑞昌看来,“它不仅要长得高,更重要的是药材价值要高、产业质量要高”。
田瑞昌多年跟踪研究冬凌草等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济农冬凌草1号”“济农冬凌草2号”新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他介绍说,冬凌草喜阴耐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而且相关数据显示,济源冬凌草主要药用成分甲素含量较其他区域高50%以上,去年10月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道地药材目录。
冬凌草产业已成为济源主导产业,被列为乡村振兴十大名片之一。济源从2020年以来,相继出台多项举措,大力发展冬凌草、连翘、怀菊花等特色中药种植和加工产业,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中药科技园、冬凌草小镇。截至目前,济源冬凌草种植面积发展为2万余亩,惠及万余农户,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冬凌草产业体系。
济源冬凌草200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后又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中国最大的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济源成为全国冬凌草主产区,2023年正式获批筹建济源冬凌草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目前,济源冬凌草区域内保护区面积8.7万亩,全国市场覆盖率80%,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亿元。经过40余年的接力,冬凌草产业成长为河南省特色优势产业,成为黄河生态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见证。
一株小小的冬凌草,一端连着黄河流域的生态,一端连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济源加快科技赋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链条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冬凌草产业更是受到市场和广大种植户的热捧!
这不,田瑞昌刚到九里沟富民冬凌草专业合作社,就被种植户们围了起来。“冬天来了,冬凌草该怎样管理,来年才能长得更旺?”“刚扦插的草,如何才能根扎得快、苗出得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询问。看到大家的热乎劲儿,田瑞昌不慌不忙,清了一下嗓子,耐下心来一个个解答。
刚从基地回到合作社的王贵泽,又开始与工人们一道,忙着装运冬凌草鲜切片。年末岁尾,他计算着合作社一年来的收益,也用心谋划来年的更大发展。他说,冬凌草可以生长10—16年,可作为一项产业,却是没有止境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这支产业队伍中来,在奋斗中壮大我国的中医药事业。
刘全刚正在加快整理刚承包的土地,挖掘机在田野里来往穿梭,他准备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大干一番,将数万株冬凌草种苗赶在上冻前栽种完毕,所以必须与时间赛跑!

来源:济源日报

记者:付卫东 葛立新

通讯员:郭五军

文中图片为资料图


出品:济源传媒•新媒体


编辑:牛银苗   校对:武丽霞

审核:孟路平   冯华

终审:刘明

济源日报
政务、民生、热点。在这里,阅读济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