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为什么能在多个领域里面大展拳脚?原因就在于,他愿意去接触新的知识,并尝试深入学习。比如,他原本学的是政治学,却不局限于政治学,他选修了统计学,当他刚接触到计算机的时候,就对这样的设备非常着迷,对所有有关计算机器的信息,哪怕是只言片语,都特别上心。他还自学了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的新书《博弈论和经济学行为》,在后来还与冯·诺依曼建立了联系,与他的交流促进了西蒙在计算机领域的研究。
以下几种“干扰”,可以激发你的学习潜力。
(1)新知识的干扰。我们作为学生,学知识是我们的基本任务。我们不仅要学习课内的知识,也应该去接触课外的新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课内的教材出发,由旧的知识往新的、深的知识去发展。
但是我们特别要注意,不能频繁地、碎片化地去接触所谓的“新知识”,这等于是过分、频繁地干扰,并不利于我们的学习。比如作者遇到过一个学生,他说他很喜欢物理,到处去查阅一些关于物理的高级名词,涉及“黑洞”“量子力学”“时空扭曲”等,经常拿这些名词去向其他同学炫耀,甚至贬低其他同学对这些知识的不懂。然而,他自己对这些知识连一知半解都达不到,不过是去炫耀。
这些碎片知识并没有帮助他建立一个关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这种干扰其实是过分频繁且肤浅的,对他物理的学习甚至是有害的。
对新的知识不应该浅尝辄止,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获得一定的成绩。西蒙也是如此,他并不是说这个领域随便研究一下,马上跳到另外一个领域。他自己的说法是他对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是深入的、尽全力的,甚至是偏执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2)学习方法的干扰。每过一个阶段,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效果,也可以去了解新的学习方法。比如本书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呈现。但是不需要时刻考虑新的学习方法,因为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让人比较满意的学习方法,过分追求学习方法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那到底该什么时候去接触新的学习方法呢?同样地,要从中度干扰去考虑,也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阶段,比如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一次学习方法,让这些新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次“干扰”,让学习在这样中等频率的干扰下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深度。
(3)学习动力的干扰。管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鲶鱼效应”:鲶鱼是一种较大体型的鱼类,并会以小鱼为食,在一个水池里面放入一只鲶鱼,在鲶鱼的搅动下,池子里面的小鱼会激烈地活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提高小鱼生存的能力。
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的激情可能会减弱,变得没有动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刺激,刺激的方法之一是找到一个竞争者,也就是“鲶鱼”,这个鲶鱼最好看上去比你强,但实际上你觉得也就那样,给自己打个鸡血、喝个鸡汤,决心超过他,激情和动力就来了。
刺激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找到榜样,人类是最具模仿力的生物,榜样能给人带来深不可测的力量。
一种榜样是未曾见过,但是名声斐然的人物,比如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和思想常常能感染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传记、影视剧作品,来了解和学习他们的品质,激励我们在学习上勇往直前。
另一种榜样可能很多同学还没遇到,但是一旦遇到了,就会意识到其力量的强大。这种榜样叫身边的榜样,你见过他们,甚至与他们共同生活过,近距离观察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处事方式。他们散发的魅力无可抵挡。他们仿佛是从书本、影视剧里走出来的人物,但是带来的震撼却远远大于任何书籍与影视剧。你被深深吸引,好似遇到人生导师,你的世界突然变大了,你总想模仿甚至超越他们。
南非国父曼德拉也被称为最伟大的南非人。他童年生活在一个小村落,直到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才被接到摄政王的王宫居住,见到了摄政王。他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心理状态:“一个新世界忽然展现在我的面前······在那个时刻,我看到生活可能会给我带来比当棍战冠军更好的前程。”当时的摄政王成为他的榜样,直到多年以后曼德拉成为南非总统,摄政王的品格力量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他。
这种身边的榜样有时候可遇不可求,如果有,则应该珍惜,努力向他们学习;如果没有,则可以多去接触优秀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去观察和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你也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当然,要警惕消极的坏的榜样,有的人通过威慑、惩罚、逼迫让你觉得他很强大,这种人实际不优秀,只不过是利用你的恐惧,应该远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