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最好的方式,也许结果并不如人意,尽量把路走宽

文摘   2024-12-20 23:05   北京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甲辰年,丙子月,戊午日,冬月二十。
早上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聊了很多,孩子越来越大,沟通表达能力也与日俱增,甚至能模仿老师的语气和神态,那认真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孩子说,班里有个同学说话紧张,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这个孩子就说:“这这这,那那那,额额额。”
随后,孩子模仿老师的语气说:“你坐下吧,以后我再也不叫你回答了。”
看着孩子稚气阳光的脸庞,感觉一切都是清新的,就像曾经自己多年前经历过的童年,这个孩子我从襁褓时候开始带,回老家躲口罩的时候,才两岁多,也是走路都不稳的年纪。
现在一晃这么大了,穿着校服像个大孩子,也难怪,这一晃从开始决定回老家,到后来回北京,这一晃也五年的时间了。
记得在老家的那段时间,眼前身前都是老家的那点事儿,平时记录生活,有些关于妹夫的,有些关于村里人的,还有蓝姑娘第一次给我做的那个凉茶。
即使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也不得不承认,时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五年虽然不长,但人生也没有多少个五年,好在我还是很珍惜时间,没有荒废和虚度,过着自己想要的安静生活。
那几年在老家生活,还遇到一件事情,是同村的一位长辈,家里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孩子都比我要小一些但早就成家立业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女。
但是,论到孝顺,就感觉特别不够,三个人比来比去的,谁都不想多付出,都想拉一个平均值,三兄弟谁也不服谁,虽然一奶同胞,但是到后来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其实,关于这种情况,我倒是有一个思路记录一下,当时我就明白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对方的家庭已经成型,也就只能这样了。
很多人生了老二老三,最担心忽视老大的感受,怕老大失落受委屈,这还是比较为孩子着想的父母。
然后,等到孩子大了,比如两个三个儿子,父母都会把自己的积蓄和财产平均分配,然后给每个儿子一份。
在我个人的看法,这种分配方式是比较不合理的,不是说分配的比例不合理,而是分配的方式不合理。
这件事儿,就不该父母来分,无论怎么样父母都是不被理解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会认为自己是吃亏的那一方。
最后即使父母自己都一无所有了,这些孩子也不是很满足,甚至都觉得自己吃亏,所以感情就疏远了。
我的方法是,一定要树立老大在家里的威信,而这要在老二和老三很小的时候就打下基础,让老大去带弟弟妹妹,也要给老大一定的资源和分配权。
比如好吃的,全都给老大,至于老大怎么分配,那是他的自由,他如果想独吞,弟弟妹妹就看着就行了,如果老大想平分,那么三个人一人一份,如果老大想多留点或者少留点,父母不要干预。
当然,这种必须从小培养,像我老家的那个长辈家里的三个孩子,已经没有这个基础了,因为已经岁数很大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大在弟弟妹妹心中是有威信的,而他作为老大也会以身作则照顾弟弟妹妹,最终的分配比例,大概率也是每人一份,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三个孩子都满意,更没有人怨恨父母,甚至对父母还都比较孝顺友好。
同样的分配结果,但是不同的人分配,效果天壤之别,而且三兄弟或者三兄妹如果以老大为核心的话,最终是一个很团结的家族,不会分崩离析。
很多父母都要求老大让着弟弟妹妹,其实这反而让老大有逆反心态,甚至觉得自己失宠了,弟弟妹妹在宠爱中长大,甚至还觉得哥哥姐姐抢了自己的东西,这都是父母在引导时候的策略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老大没出息怎么办?
我觉得都是从孩子长起来,有没有出息也不是一言断定的,但是如果父母偏爱溺爱小的,反而可能会让老大更容易没什么出息。
再说了,都是普通人家,有什么出息不出息的,过去的皇族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说白了,身为老大,就是有优势。
古代封建社会之中,皇太子是皇帝的法定继承人,通常由皇帝的嫡长子担任,称为太子或皇太子。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自商周时期开始,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太子或世子。到了汉朝,只有皇帝的嫡长子才能称为太子或皇太子。
嫡长子,就是古代皇帝和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甚至有说法是立嫡以长不以贤。
难道现在的普通人家还比古代的皇族更有家产么,有什么出息不出息的,不用担心这些,给老大更多的分配权,他在那个位置上会成长更快的。
我们也不用一味否定过去的一些传统,某种角度来说这是血脉里的压制,老大15岁,老二11岁,你非要老大去听老二的,这就是倒反天罡,从血脉和过往经历来说都不行,老大心想:“凭什么啊,他小屁孩时候,我还照顾他,现在让我听老二的?”
但是,反过来就会顺畅很多,如果老二听老大的,问题就不会很大,至少从道德伦理与孩子们的心理,都是好接受的。
我知道很多读者都有二胎或者三孩,不妨多给老大一点空间,这样对于家庭,甚至将来孩子们成家之后的大家族,都会是有利的。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从来都和我说的是:“两个妹妹照顾好。”
而我也一直觉得自己的肩上有这个担子,所以这两个妹妹我从小就呵护着,一直到她们长大结婚,现在也一把年纪了。
但是,令我感动的是,母亲在最后生病的时候,第一次跟两个妹妹说了这样的话:“你们大哥照顾你们俩一辈子,他将来身体要是不好,你们俩得想着照顾下你大哥。”
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事情,我知道自己也用不到妹妹们,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一直让我担着家里的重担,但是他们心里也是心疼我的。
很多家长里短的小事,其实最见真情,也最需要处理得当。
大家记住一个我多年总结的经验,那就是在任何场景下,AA和平均分配都不是最好的方法,一定要有取舍,就像人也不能头和脚一样重。
你认为最好的方式,也许结果并不如人意,甚至可能会更糟糕。
三个朋友开公司,看似最合理的每人三分之一股份,这就是后患无穷的埋雷,将来根本没有决策力,内耗就能把这个公司搞垮。
情侣或朋友之间出去AA制,看似最公平,其实也是最伤感情的。
早年间做生意,也避免不了有时候搭伙,比如大家一起凑钱进点货什么的,或者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拿货垫款的事情,我从来不会主动去分配利润。
我都是让对方决定,如果对方比我年纪大,我就会说:“大哥,承蒙您照顾,您辈分在这,您来决定。”
如果对方比我年纪小,我会说:“兄弟,这买卖一路辛苦,利润在这,你先拿。”
有的人会推脱,但是大多数的人,也就半推半就拿了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其实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任何人多拿,大多数的结果都是五五开,对方拿一半,然后给我留一半。
我通常的做法是,再从自己那一半里,拿出一部分给到对方,肯定第一时间对方是拒绝的,但是我还是会给出去。
也正因如此,早些年做买卖,我的人缘是最好的,也是最长久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次,是大家兄弟们之间因为分利润而不可开交。
其实,这也是心理学,对方分的比例,其实他们内心已经可以接受了,然后再多给人一些,这就是出乎预期,别人就会开心,关系就近了,合作也就会愉快,下一次人家还会有机会想到我。
有人说,舍不得怎么办?就想自己赚的多。
其实,还是那句话,钱在人上,钱是人的主人,人在钱上,人是钱的主人。
在早年间创业阶段,你是想多赚钱,还是想把路走宽,总是要去取舍。
而且,那个时候也没多少钱,但是做事的方式合理,人缘好,人脉资源就是几何式往上涨。
当然,还是那句话跟着自己的心来,如果真的特别看重利益,那么也别为难自己了,每个人的做事方式不同,我只是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方法,大家当作一种参考,没必要认同。
其实,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也印证了那句你眼中的别人才是自己,就是你怎么对待身边的人,怎么看待身边的人,得到的回应应该是类似的,你捶别人一拳头,别人大概率也会回一拳头,即使遇到有素质的人,不回打,他也会远离你。
如果你对别人好,别人大概率也是对你好,即使遇到那些对你没有反馈的人,其实他们内心也明白,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回应罢了。就像你在电梯间,对别人报以微笑,对方下意识也是微笑回应的。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更无法确定任何事情都是100%,但是人总是做一个大概率就可以了,不要盯着细枝末节去计较,模糊的正确就好了,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今天收到很多读者的生日祝福,感谢大家。
再过一个小时,就到冬至了,又大了一岁。
时间真的是过得太快了,珍惜生活和时间,怎么都不为过。
提前祝福大家冬至快乐。
晚安,各位读者。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Ⅱ》

雪球花甲老头
记录生活,分享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