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今天写了一条状态,想在自己有精力和心力的情况下,写下一些记录,如果能帮到一些读者,也是一件好事。
在未来三年吧,我会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里,把股、汇、债、期、货币、贵金属、美金等产品的关系和规律梳理清楚,记录分享。
萧条时候有萧条时候赚钱的方法,蓬勃时候有蓬勃时候的方法,上面很多产品都是对冲或者此消彼长的。
没赚钱,单论方法而言,可能就是没有思路,选择错了不适合的品种,就像寒冬腊月穿了一件泳裤出门。
债,从国债,企业债,可转债等方面都会讲出来。
期,会从螺纹钢,橡胶,大豆,棉花都记录下一些自己多年的感受
你会发现,股市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就像一条马路,股市只是其中的一辆车而已。
股市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唯一,普通人赚钱也不需要多么恢弘的大赛道,我知道有的人就做一只票或者一个细分的ETF,就能实现财富的增值。
这就像武侠世界,用什么兵器,修习什么秘籍,要看每个人的悟性,机缘,能力和习惯。
当然,也未必能写得多好,也未必有多少人能理解,看缘分和悟性吧。
了解了这些不同市场的产品,你就能应对自如了,凡事就将就一个应对。
个人感悟而已,尽力分享,留给有需要的人,不敢苟同的就别看了。
这些规律就像寒暑交替,应该能用很多年。
大家要知道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同,所以必然有些观点是第一次看到,我觉得以兼听则明的心态,可能会更好,如果吸收了为自己所用,对于自己来说是很好的成长,如果实在不好理解,那就当一个故事看或者忽视即可。
市面上有很多书籍,为了博眼球,会忽视个体的因素,一般都是只要如何如何,必然如何如何。
但是,我写文章,经常说的一点就是,每个人要因人而异,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很多方法有效,只是针对某一批人,并不是所有人,这一点必然要注意,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但是要看用这个方法的人。
用笔能答出满分的试卷,终点不在笔,而在持笔的人。很多方法,都要结合人的因素,如果不考虑这个,那就是空谈。
所以,我没办法保证一个方法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如果我介绍的多一点,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可能就会找到适合的路。
说实话,很多人只在乎方法,而不在乎自己实际情况,他们认为投资就是买与卖那么简单,开飞机的方法就是告诉所有人,有几个能上手就开呢?是方法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呢?
对于投资,自己实际情况如何,心态如何,资金如何,买什么,什么逻辑,什么时候卖,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这都是把书读厚的阶段,最后消化内化,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一条适合的路。
而我的方法,就是给大家一种思路和参考,肯定有人适合,也有人不适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投资里,很多逻辑是必然成立的,只不过绝对多数人过于看重眼前,而忽视了最本质的逻辑和规律,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慢半拍,最后节奏一错,心态都乱了。
1、关于价值和价格。
肯定是有必然的关系,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短期和长期,而是围绕价值的波动,如果有耐心,一定要在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而高于的时候卖出。
说来简单的一句话,其实需要很多逆人性的事情,所以了解品种的全面性就很重要,当你看到的一些产品高估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低估。
最明显的,人民币升值的时候,美元就跌,美元升值时候,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就跌,很多都是对冲的,你完全可以选择在当时的那个刹那,低于价值的东西。
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不少人抱怨所有的公司都高高在上,我当时就发了个状态,大意是说肯定不可能都高高在上,因为即使在一个市场里也有防御性品种和进攻性品种,科技类相关的涨的好,那么银行石油等高股息的就弱,后面很多品种都低于了九月底的价格,总有低估的,只不过大多数人看不到罢了。
2、供需关系。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考虑供需关系,这是导致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原因,物以稀为贵,而真正的执行力,应该是在紧缺的时候卖出去,而不是追进去,而买的时候应该是价格便宜的时候,中间交给时间。
当然,供需关系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有实际的真实需求,也有一些情绪上的紧张兮兮,无论哪一样,都应该在别人抢的时候卖出去,而卖出的点,要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判断,没有人能卖到最高点,都是一个大概,你可以根据情绪指数判断。
我先就拿期货,简单举例来说:
当期货品种的供给大幅增加,超过市场需求时,库存积压,卖方为了出售商品,会降低价格,导致期货价格下跌。比如,若某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且气候适宜,产量远超预期,而需求端没有相应增长,大豆期货价格通常会下降。
当市场对某期货品种需求旺盛,但供应不足时,买方为获取商品,愿意出更高价格,推动期货价格上升。例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对锂矿的需求激增,而锂矿的开采和供应增长相对缓慢,碳酸锂期货价格就会上涨。
再比如燃料油,冬季因取暖需求增加,价格可能上涨;夏季需求相对减少,价格可能疲软。
一些期货品种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其价格走势会相互影响。例如,大豆、豆粕和豆油之间存在紧密的产业链关系,大豆作为原料,其价格变动会影响豆粕和豆油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它们的价格。一般来说,大豆价格上涨,会带动豆粕和豆油价格上升。
期货价格与宏观经济指标紧密相关。例如,利率上升,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影响生产和投资,进而对期货市场整体产生下行压力;汇率波动会影响商品的进出口成本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相关期货品种价格。如人民币升值,对于进口依赖型的期货品种,如大豆(我国大量进口大豆),其进口成本降低,期货价格可能受到一定抑制。
就单拿期货来说也可以互相对冲组合,就像股市里不同的品种互相起伏一样。
可以不要将资金集中于单一期货品种,通过投资多种不同的期货品种,降低因某一品种突发不利因素导致的重大损失。例如,同时关注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不同板块的品种,当农产品市场受气候影响波动较大时,其他板块可能相对稳定,平衡整体投资风险,有条件的投资者可考虑参与国内外不同期货市场的交易,进一步分散风险。
3、讲究应对。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普通人不怕错失机会,而是怕在最重要的点失败,市场里的机会永远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科技不行高股息肯定好,大盘不行贵金属就会好,债市不行股市就会好,都是跷跷板出现的。
需要的是耐心和执行力,甚至是排除市场和乌合之众干扰的能力,甚至需要一点点虚心学习与不断调整纠错的能力。
在这个市场里,有很多小的技巧,比如有的人真的会在分红前一天买入,美其名曰吃了个分红,结果第二天就卖掉了,最后发现分红是到了,市值变少了,就是因为不知道公司会除息除权,甚至不知道分红是要交税的,一来一回就亏了。
很多这些细小的经验,如果要列出来,能列出来无数条,比如月底,季度末,年底可以盯着逆回购,这时候利息比较高,再比如早盘冲高和拉尾盘的一些规律。
所有的规律,都不是100%的,都只是一个大概率,经验丰富的人,会避免掉自己知道的小概率,但是如果遇到了小概率,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坚持,自己感受下。
很多人看不起一年10%,看不起一年5%,其实真正成熟的投资者,会知道这两个数字,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如果一个人能稳定在这里,说明他有了自己的体系,而遇到高收益机会的时候,他也会切换过去。
即使如巴菲特,也是各种公司之间,现金和资产之间,不断切换。
任何低门槛的事情,就必须要有超乎常人的坚持和忍耐,因为最终肯定是要分出个胜负,低门槛,高收益,简单,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可能三角。
所谓财不入急门,说的是稳扎稳打去做一件成熟的事情,而并非全靠运气的那种天降横财,如果求稳,那就要打磨自己的交易体系,不断在实践中练习。
投篮球简单么?唱一首歌简单么?主持一场节目简单么?
但是高水平的人和没入门的人,简直是天壤之别,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耐心,坚持,相信,琢磨,练习,不断纠正自己的体系,反正任何事情都是一个过程,结果也不一定在遥远的哪里,把心态放平,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就好。
之前,有不少读者让我分享某个方法,其实我尝试了几次不太好发出来,现在尽量精炼简单的说下逻辑,大家听听就好了。
这个方法,也是一个读者跟我分享的,她说小诺可以用这个方法,应该比QD要高,也算是人家研究的成果,虽然我以前也是知道可以这么操作,但是自己却没坚持做过,记录下希望能帮到一些有需要的人吧。
现在利率往下走,定期可能也就3年封闭的也就2%,如果是这个利率,确实不太吸引人,大家也只知道现在是鼓励消费的。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不同产品之间的特性,然后进行收益的最大化,可能说出来大家不屑一顾,但是积少成多一年下来绝对也不错,就像很多人的闲钱都放在证券的余额,其实做做逆回购也有一些利息的,这就是习惯问题,当然如果真的不在乎也就无妨了,毕竟有时候我自己也懒得做,还有个方法,就是开通个券商的闲钱理财,就会自动把余额进行利用了。
好,比如在等待的时候,你的资金闲置,放在银行的app里,存定期灵活性差也就2%,如果存货币基金现在好像就1.4%,那么放到逆回购平均下来年化每天也有1.8%左右吧,毕竟逆回购在月底,季度末,还有年底都奇高。
逆回购周一到周四,可以收盘买逆回购,周四是给三天的利息,周五回到账户可用而不可取,截止到现在从周一到周五早上,是给了6天的利息。
周五白天,买入场内的货币基金,是那种申赎方式的,这种产品有很多,买卖净值不变,周五买周一赎回,给三天的利息。
也就是被人七天利息,你是九天利息。
每天逆回购早上都会回到账户可用,这个时候可以买入货币型T+0的产品,或者国债,这部分就需要实操能力了,一般来说保持胜率没问题。
我最近用一个闲置账户转入了一百万,偶尔做了几次,发现挺简单的的,唯一失败的一次,还是最后一次不想做了,要去接孩子放学直接赎回了。
当然,这个方法也不是非要学,我就是记录一下,我估计可能会有人会操作,但也需要一些技术和耐心,能掌握好,也需要时间的。
其实逻辑就是,利用逆回购+申赎货币基金赚9天利息,然后利用盘中资金可用根据自己的能耐,在交易型货币基金或者国债上面做T,水平低的时候利用货币基金做T就好。
我有时候会用国债做T,就上面那个账户,收益会多点,做了几次T出个大几千的利润,也算可以了,只是试试看方法而已。
反正九天利息+每天的T,一年水平一般的也能到4%吧,当然也许我乐观了,但是如果我自己做,我估计能到7%以上保守去说,得看每个人操作的水平了。
说实话,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上面那个小测试,也是为了负责的心态自己试试看,但是如果对于有时间的人可以琢磨琢磨,方法摆在这里,能不能成,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好了,转眼也写了四五千字,其实投资也好,做生意也罢,或者开厂子开店开公司,都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说一万小时定律,但上手也有个过程和适应的阶段,大家不必想的那么复杂畏难,但也要付出心血研究,有面临考验的心理准备,不能觉得不流汗就当奥运冠军了,没有那样的好事。
反正,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分享记录一些方法和经验,至于效果几何,就看大家每个人的路了,还是那句话,也可以就当故事听听,可以不学这个方法,别回头做T亏钱了再来骂人,大过年的,是不是,讲点良心的。
今晚和老孟聊了几句,他老伴的事情,这几个月他也没缓过来,世事无常,珍惜当下就行,钱多少算多,成就多少算大呢?
还不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看看书,散散步而已。
晚安,各位读者。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