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当你越在乎一件事情,天花板也就在这个地方了|万字

文摘   2025-01-07 22:21   北京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甲辰年,丁丑月,丙子日,腊月初八,今天是腊八节,祝各位读者腊八节快乐。
之前在文章里记录了很多过去的事情,不少读者想了解从零到一的过程,当时也是别无选择或者说破釜沉舟,实际上逻辑也非常简单,但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任何故事,大家去听,都要结合当时的环境,还有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才会更能感同身受,也可以和自己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只能参考里面的一些逻辑了。
其实,就像昨天的文章所说,任何事情能够记录下来,都是别人思考的一个降维版和压缩版,就像一个人旅游一天,回来写一个游记,他是通过经历映射成一个文字形式,但是读者从这个文字是无法完全感受他的旅游体验的,而且需要读者有足够的升维能力,就是从低维把文字拔高,就是以前语文说的阅读理解,或者开阔思维的想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不同的人读出来,脑子里就是不同的画面,悟性低的人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甚至不会思考和想象,悟性高的人头脑中就会是一个非常美妙的画面。
但是,真正亲历者那种立体感受,耳边的声音,空气的味道,感受的清风,看到的风景,还有他当下此时此刻的心境,是别人很难通过几个字完全体会的。
这是遗憾的事情,也是微妙的事情,因为感悟强的人,会在平淡的日子里总结出规律和心得,悟性强的人会把这种文字进行升华和思考,反而可能收获更多。
所以,早年间过的就是一无所有的日子,这种日子是现在无法想象的,甚至过去的每一幅画面,在现在的人看来都是无法理解的。
之前我记录在寒冬躲在外面过夜,真的有人后面留言说:“不敢苟同,为什么不去酒店呢?任何时代都有酒店。”
说句不好听的,能在墙根找个地方睡觉,没人哄我走,在那个时候都应该感到庆幸,很早之前,去哪里都需要介绍信的,虽然后来取消了,但是我们这种外出闯荡的,说得好听是谋求发展,说得一般就是讨饭,说得难听点叫做盲流,如果不知道这是什么的,回去和老人聊聊他们应该都知道。
还是说得好听点吧,就是以前农村的劳动力,想去城市里谋求发展的那么一批人。
生活条件很是艰苦,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火车,然后是自行车,还有马车,我还记得以前在北方农村,让老乡用马车载我一程的日子,那个马拉着车,边走边摆动大尾巴,一扭一扭的,其实好像也不是马,应该是骡子,就是马和驴杂交出来的一个品种,现在都少见了。
骡分为马骡和驴骡,前者为公驴和母马的后代,后者为公马和母驴的后代,高度不育,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家里有骡子或者驴,有时候自己都舍不得吃油条,会给驴吃两根,因为油条这东西抗饿,有劲儿,我之前也记录过。
所以,现在的人,其实不需要那么抗饿,也不干力气活,多吃油条反而会长肉,因为消耗不掉那么多的热量,都是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候,我能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贩夫走卒,我还不如人家,他们还守家在地,能有家人和亲戚照顾,我是只身一人背井离乡。
所以我从零开始,并不是想着一夜暴富,这种想法从来没有,即使到今天,我也没什么一夜暴富的想法,当时我想的就是下一餐饭在哪里,怎么能赚点钱。
老孟这些朋友,都是我第一次去北京认识的,他们最后开出租,开饭店做什么的都有,我们也是在早年间结下了友谊,虽然后来的路不同了,但是每每想起曾经的日子,也是非常珍惜。
人是要讲感情的,所谓的重情重义,可能在别人的眼中不过如此,但是我觉得人这一生很多都带不走,而这些回忆,是不会再有的了。
好,就是这么一个天崩的开局,就是这么一无所有的开始,几十年前崔健有一首歌叫做《一无所有》,里面有一句歌词叫做:“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有真挚的感情的,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情侣之间,那时候没有要房要车的,大家都是军大衣破背心,谁也不嘲笑谁,也挺好的。
其实,现在也是有那种重情义的人,需要碰,遇到了就是好运。
当年的地痞混混,有个癖好现在都无法理解,就是抢帽子和大衣,现在想一想有什么好抢的,网上几十块钱买好几个,但是物质匮乏的时候,那就是个宝贝,甚至戴出去都洋洋得意。
走街串巷的时候,看到小孩儿就在家门口站着,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就是给别人看呢,等着别人夸夸,挺有趣的一段回忆。
为什么我说没有经历的人无法理解,就像我们孩子现在是无法理解什么是旱厕的,他从小就坐马桶,我跟他说旱厕他就难以想象。
记得早年间,北方的农村也不叫旱厕,叫茅房,我喜欢冬天进去,因为都冻上了,夏天进去一趟都捏着鼻子,但是捏着鼻子有时候就会不得已张开嘴大口呼吸,那苍蝇多的,都有可能飞进去一只,但是想一想就恶心,你想想这个苍蝇刚刚在哪里驻足,就不免觉得反胃。
我以前上茅房的时候,喜欢抬头看天,因为周围没法看,都是苍蝇和满地的那个啥,向下也没法看,那里面太多蠕动的小动物,可能现在的人都见不到了,那玩意叫蛆。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印象太深刻了,每每回忆那个年代,就不由自主想到那时候吃什么,住什么,还有茅房,可见普通人对于这些是多么印象深刻。
说到这里,真的是手贱,去百度了一下,给的介绍是这样的。
蛆,双翅目环裂亚目昆虫。由于头部及口器极度退化,故称无头幼虫。特别是蝇蛆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含有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并且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

那时候很多时候都饿肚子,真的是认知差和信息差,完全不知道这个东西居然适口性好,但是我也是有底线的,就是饿昏过去,也100%会放过这些可爱的蛋白质。
我今天发了个状态,有个人回复说:“外国有个贝爷是荒野求生的,号称食物链的顶端,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是小意思。”
所以,大家当纪录片去看,当药材去看,当故事去看就好了,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了。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价值交换,就是用你有的换你想要的,早年间的闯荡,也是基于这个自己认识到或者说悟到的规律。
然后,再结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避免自己的劣势,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无论在求职,在感情,在交友,在生意等等,都是如此。
其实,投资也符合这个规律,不就是用自己有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资产么?反过来,那些发行资产的,就是用自己创造的资产,去换别人手里的钱,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公司里,有的员工是能力强,有的是任劳任怨,有的员工是忠心,有的员工是有客户资源,大家都是用自己用的,换一个岗位。
1、用你有的,换你想要的。
2、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最开始到时候,我肯定没有本金,火车票都花光了所有,所以我的劣势就是没有本金,没有人脉,没有资源,人生地不熟,这就是现状。
同时,我有什么呢?我有时间,我有头脑,我有口才善于表达,我能吃苦还不在乎面子。
就像上面所说的,早年间不可能有什么求职岗位,我能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贩夫走卒,所以先安顿下来,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大家记住一点,当你只有自己的时候,没用本金和人脉,最好的糊口方法就是两个,一个是手艺,一个是做销售。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帮别人卖东西,因为很多卖东西的人都不太会吆喝,有些就是当地人还抹不开面子,我反正无所谓,只要有人卖东西,我就跟对方商量,我帮你卖吧,赚口饭钱。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门道,有时候大家互相有个竞争,反而会更好卖,尤其是吆喝起来特别有意思,有时候我就拿过一些货在那个对面卖,顾客也不知道是一家的。
一般我都找面善好沟通,而且不太会吆喝的人去商量,毕竟互相补足短板,他不善言辞不好卖,我又没什么本金。
这个模式,后来遍地都是,应聘销售的人,不就是在帮单位卖东西么,无论是保险,还是房子,亦或者电器等等。
只不过在早些年,人们都很错愕,因为没有人这么玩的,我也是迫于无奈,但是好在我帮别人卖,也都在眼皮子底下,他们也不担心什么,久而久之这些人觉得我有能力还实在,大家也相处的不错。
后来,有了本金和积累,就开始自己倒腾,主要以水果为主,因为就地取材,让我当时去南方找货源,肯定不现实,北方有北方的产品。
信息差不用差太多,地域差也不用差太远,有时候从一个村子到镇子里,就能卖上价格,就能赚点。
在创业初期,有两件事情很重要:
一个是坚定信念,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微调但是不能质疑自己,因为我的方法和规律都是从人性的角度思考的,只要对方是人,就大差不差。
另一个是多次尝试,就像扔硬币,是有概率的,扔了三次都是反面,就放弃的人,他就认为永远扔不到正面,其实每一次销售的机会,都是新的客户,每次沟通渠道的机会,都是新的合作伙伴,总有机会建立合作的。
其实,求职,找对象,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自身条件如果不是那么过硬,肯定会破壁,别放弃就行,只要频率增加,总有机会命中,这是概率论里教我们的方法。
就是遇到合适的机会是百分之一,换句话说尝试一百次就差不多了,没用信念和悲观者看到的是那99次失败,但是如果你在闯荡的阶段在一无所有的阶段,最好关注那一次有成果的时候,这样就会有动力和耐力了。
其实,我这一路走来,都还挺顺利,无论是帮别人卖货,还是后来自己走街串巷卖水果,亦或者自己开店,然后放弃一切去南方发展,都算做的挺好的。
因为我内心都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和想法,那就是:我一定不止于此。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甚至我在自己身上,还有其他人的身上反复印证了多次,几乎都是成立的。
那就是,一个人在什么阶段的财富,情感,职场上战战兢兢,患得患失,他的天花板就在这里了。
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很多人能力跟不上,即使放到更大的天花板也是受罪,就像我曾经打的比喻,如果让我父母去做公司董事长,他们不会快乐,也无法胜任,都难受。
但是,这条规律是真理,那就是越不在乎结果的人,越无所谓的人,就越会继续往上走。
就像打通关游戏,如果一个人连第一关都紧张兮兮,难如登天,那后面的关卡设计,就不是给他准备的。
所以,如果有五万块进股市,每天亏一两千还在难受的人,他在市场的财富就是1-10万这个级别。
如果一个人,和一个极其一般的异性谈恋爱,还要死要活陷进去,那么这个人的异性天花板就是这个水平。
小诺斩断和渣男的姻缘,她才能活出更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遇到未来更好的缘分,当她释怀的那一刻,天花板就抬高了。
再比如一个人对职场的工作患得患失,就怕被这个单位给裁掉,那么他的职场最高光,大概率就在这里了。
当然,人是可以进步的,随着阅历能力增长,或者经历过大起大落,天花板也会成长。
但是不要妄想自己既战战兢兢在意结果,又不调整心态增加见识阅历和能力,最终天花板越来越高,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昨天还为了几毛钱跟卖菜的面红耳赤砍价,过几天就在生意场投资几个亿不眨眼,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都匹配不上。
越不在乎结果的人,说明他是高处的视角看当下,所以能驾驭当前,战战兢兢的人已经身处其中了,所以很难走出去这个天花板。
当然,这种不在乎并不是装出来的, 而是真正发自内心,或者源于实力的,这一点也很重要。
就像踢足球,我不相信巴西对阵其他弱旅会紧张,他们根本不在乎,反而会正常发挥。
同理,如果有一个人有几千万,他拿30万来市场里,他不会被市场左右心情的,相反可能会更理智面对波动,最后赚钱反而是大概率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加杠杆了,借钱了,或者家里只有30万还等着给孩子交学费呢,把这种钱放进来,恕我直言,他肯定战战兢兢不好驾驭,除非他是个天才,或者一路坦途,才有可能。
从零到一其实不难,因为目标也低,就是想吃饱饭而已,而且自己根本不在乎货卖的怎么样,因为自己的天花板根本也不在这里,所以就很云淡风轻,没什么好输的,也没什么在乎的。
正是因为这个心态,反而我卖的是很好的,我也懒得糊弄人算计人,什么缺斤短两,什么以次充好,在我这里都不存在,有些水果被鸟啄了个洞,我都摆在旁边不卖,或者留着自己吃,也不想坑别人。
所以,久而久之,小买卖也做的有模有样,反而同行看着不高兴,不过我既然知道自己的未来不在这里,也不会与人结怨,我都是经常买点吃的,遇到一起摆摊卖东西的,我就直接给,大家也就释然了。
他当你是眼中钉,结果你甩手给他塞一个驴肉火烧,他顿了顿,眼光变得柔和,心里想:“这人有点东西啊,这是哥们儿啊,惭愧。”
随后咬一口驴肉火烧,这人心里还得想:“真香,白来的,更香!”
说实话,就是因为不在乎,我才能和这些人打成一片,如果一个驴肉火烧就让我心疼要命,我也做不出这种事儿,背井离乡也难混下去。
当然, 这些大家可以当故事听,毕竟很少有人遇到我当年的情况,也不需要缓和什么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别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就是一件事情你很在乎结果,很在意得失,就不要勉强自己,说明这个事情和你当下是匹配的,给予别人你也会难过的,因为并非不在乎,也没有看开。
就像一个孩子拿着一个玩具,这个时候别的孩子也想玩,有的孩子会很不愿意给,也许在家长眼里人际关系重要,不就是个玩具么,但是在孩子眼中不知道什么是人际关系,他当时的能力匹配的认知就是玩具更重要,这个没有好坏对错,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来就好。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是一个头部电商的企业家的演讲,他从小出身贫苦,但最终考到了人大,还创办了那么大的企业,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还有很多可以符合上升发展的规律。
当然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猜到了他是哪个企业家,老钟曾经看到这个人的信息说将来这小伙子能当首富,后来好像他也没当上过首富,不过财富也是扶摇直上,名列前茅,我对老钟的眼光深信不疑,所以对于这个企业家就关注比较多。
记得我曾经在文章里,也写过他描述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别的同学就是在旁边如何影响他,都不会让他分心,他每堂课都能聚精会神,眼睛里只有老师。
大家看看,有些人真的是从小都不一样,这些也未必就是家长教的,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有些人,天生就是来做大事的,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来报恩的。
那个演讲里,他讲述了自己从农村考到了人大,还有在学校做兼职,后来在中关村开店,最终创办企业的一路选择和坚持。
因为家里穷,考上大学的他带着村民给凑的76个鸡蛋和500元钱,这就是他的全部。
1993 年,因宿舍里同学担心就业和找对象问题,他决定自学计算机编程,之后开启了兼职的工作,这是一个新鲜的技术,所以物以稀为贵。
1995年, 他大三时花了 24600 块钱买了摩托罗拉大哥大手机,从这里就能看出,他并没有战战兢兢去攒着钱,而是大手一挥在90年代就花了几万块买了大哥大。
说明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未来不止于此,所以他还有更大的成就。
他有个梦想,就是开连锁饭店,大学期间在北京的一家餐厅看着老板转让,进门就问老板多少钱转让,老板看了一眼是个学生,都没认真说:“24万。”
他说:“下午我给你拿钱。”
老板当时都吃惊了问:“你就不讲讲价么?”
他说:“我看中的东西不需要砍价。”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员工特别好,花钱安排宿舍,工资都翻倍,还给每个人买了西铁城的手表,当时的手表几百块,如果放到现在值几万块了。
我再和大家对比下,95年的24万,可以在北京很好的地段买一套三居,如果对比现在的房价,应该是1000万左右,当然,这也得益于这些年房价的一路上行。
可是不管怎么说24万去盘一个店,在当时对于一个学生的他来说,也不是小数目,给员工的福利和工资也是远超同行。
还是说明一点,他内心笃定自己的未来不止于此,所以从这开始,他还有更大的成就。
还是上面那个规律,一个人越不在乎结果,他就还会有更大的成就,一个人越战战兢兢,说明他的天花板就在这里了,当然这种都是发自内心和实力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再后来,饭店的前台和厨子谈恋爱了,采购也一直虚报价格,所以这个饭店一直亏损。
他知道这件事后,和这些员工谈了一次话,最后饭店也没有转让出去,直接留给了这些人,说随便他们怎么经营吧,直接拱手相送了。
虽然当初的他肯定也很受伤,但是能做到这种转身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大家一定要看别人的长处,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成就,绝对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再后来,他去一家企业里工作,整个的工作状态还有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企业里肯定是一路坦途,但是最终还是辞职了,还是因为不在乎这个工作,他知道自己的未来不止于此。
他说过一句话,就是你发现一个行业很混乱的时候,你一定要进去,因为这个就是机会。
有这个感慨,就是因为当初在中关村卖电子产品,全都是假货,他只卖正品,对方要不要发票都要开发票,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当时很多都是婚纱摄影楼的老板来买电脑,还要刻VCD,只有他耐心去教对方,有时候一教就是几个小时。
最后,赚了钱的老板都是从他这买电脑的,因为其他老板买回去不会用,他的口碑就越来越好。
在非典的时候,别人要求员工必须去店铺,他要求员工都不要去身体第一,也正是这个阶段,开始了网上卖货的思路。
最开始没有网站,就在各大论坛写帖子,最后有个版主给他背书说这个店我买过很不错,有的网友就通过邮局汇款的方式开始购买,那时候没用网银,之恶能通过邮局汇款,还有邮局发货。
后面,还有三个选择节点,就是面对选择线下还是线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精力有限,没法兼顾,所以就要舍弃。
第一次是当时95%的利润来自线下门店,但是他选择了经营线上,也正是这一次很多老员工觉得看不到希望,就离开了。
第二次是和投资人之间,他想做全品类,而不只是数码产品,投资人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如果做全品类风险很大,但是最终他坚持了自己,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倍的回报。
第三次,就是他发现很多投诉都是关于物流的,所以决定自建物流体系,这个过程也是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抉择,最终也是力排众议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找到了投资方。
如果我在一个进步的阶段,我看人总会看到别人的闪光点,会看到他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不是抱怨时代的不公,单纯认为别人只是运气好,甚至因为一点点的无关紧要问题,去否定一切。
因为我明白,只有看到别人的好,才能学到别人的能耐,到处不敢苟同,就是自大的表现,最终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当初那个饭店的几十万,直接让他崩溃掉,就不会有后来的发展和故事了,而正因为他没有战战兢兢患得患失去经营一个饭店,所以无论失败还是成果,他都有能力去创造更大的成就。
但是,我也必须再次强调一下,每个人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魄力,所以不能过于勉强自己。
因为我太明白人和人最大的区别都是内在,而内核的不同,很多事情是模仿不来的。
有心的读者,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有所感悟,也能知道规律和一些经验,然后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很多家庭里,夫妻会因为琐碎的事情争吵,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争吵说明双方很极限了,家庭的日子,也就过程这样了。
因为如果家庭关系还在驾轻就熟的阶段,很多事情就包容了,还会有更高的天花板。
后来,我也经历过去西北丢货的事情,还有期货失败,这两次的失败让我知道自己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并没有当年卖水果的那种不止于此的心态了。
所以,也就看开了很多事情,在自己能驾驭的范围内去做事,也认识到作为普通人,很多事情也是有天花板的,丢货和期货失败,那种冷彻骨髓的感受,我就明白了,自己的天花板就在这里,也不想寻求突破了,就在这个范围内做事即可,再多自己就承载不了。
后来,即使生意也算是可以,亚军大哥也是一再叮嘱说就这么点能耐就吃这点饭即可,说白了就是知进退了。
交换和平衡,交换获得价值,平衡获得长久,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很多,都是一个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过程。
所以,必须要放弃和舍弃一些,才能获得一些,就像上面的故事里,如果线下和线上都做,肯定是首尾不能兼顾。
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想过一段安宁的生活,那就离开以前的生意离开以前的事业,这就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弃了短视频的吸引,才能不熬夜早点入睡。舍弃了美食的诱惑,才能获得更健康的身体。舍弃了外面的灯红酒绿,才能获得陪伴家人的时间。
人生,就是取舍,就是平衡,就是交换,没有人总是好,人总有放弃的心态,才能获得一些,你只有在不战战兢兢下,才能获得更多。
其实,人有时候不必斤斤计较,更不用机关算计,如果一个人在哪里计较了,说明他就值这个钱了,天花板就在这里了。
之前,我曾经说过,作为普通人,低于100元的东西你闭着眼买,这点主还做不了了,那还能成什么事。
超过一万块的都别花,回去琢磨三天再做决定。
但是很多人都弄反了,一点小钱斤斤计较,到了大钱反而拿不定主意,头脑一热就投出去或者花出去,最后还后悔。
我觉得,就是把脑子和精力都用在小钱上面了,到大钱就脑子就不够用了,当然我也不是说一万块就是大钱,只是打个比喻,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就行。
其实,人很多日常时候,就是100元以下的事情,或者大气点的人可以给自己的额度增大到500或者1000,就是在这个数值下的开销不要纠结,你会发现你的人生特别清爽,90%的烦恼都没了,还会节省很多精力和时间。
因为事情就是这样,你在多大的地方纠结,你的天花板就在哪里,人就那么多精力,花在这里,就会在别的地方欠缺。
这篇文章,写了近万字,本来是一万五千字,但是很多早年间特别具体做买卖的细节,我犹豫一二还是删掉了,毕竟那时候有些事情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合理,也是避免一些无谓的争论。
今天没干别的,除了吃饭,就是在书房断断续续写这篇文章,我觉得在回忆和记录的过程中,自己收获也是很大的,很多思绪又浮现在了眼前,很多思考又重新整理了一下。
很多时候,说人要有格局,其实就是为了天花板的上限,这些事情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会应验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2025年是新的开始,希望大家能披荆斩棘,潇洒一些,在保证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把自己的天花板尽量提高一些,让自己更为舒适快乐。
祝福各位读者,腊八节快乐。
过了腊八就是年
本文收录于:《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Ⅱ》

雪球花甲老头
记录生活,分享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