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再大的机缘,也要从小事做起,稳扎稳打才能长久

文摘   2025-01-26 23:03   北京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昨天一个留言说:“寿老,您这两天公号长文分享的年化4%以上的套利方法很受用,不过我年轻,财富积累阶段,这一年感觉做什么都难,春节后准备投奔老乡了,他说在外面某个地方那边做买卖挺容易的,我这种没什么背景学历的人,一个月也能有四五万。
我说:“好像你这样的值十几万呢。”
他说:“我这么值钱么?难道老乡吃回扣了?”
我说:“这十几万是一次性的买卖价格,也不是给你的。”
我个人觉得,出去旅游都没问题,但是抱着这种心态,必败。
知己知彼,连知己和基本常识都没有,还是先在安全边际高的地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而且我说一个月十几万他都信了,可见对于自己实际情况,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
这些年,我特别喜欢读书,但我也不强求别人读书,虽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但我依然觉得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爱好即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看对自己的收获了。
之所以爱读书,是因为我在此之中获益颇多,而我又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有时候一点点的事情,我就能浮想联翩,把事情和思路脉络理清楚。
而在这个过程,我就会不断打磨自己的思维体系,身体可能会越来越衰老,但是脑子绝对和身体不一样。
60岁的人,可能筋骨不如年轻人,但是脑子不一定不灵光。
但是,脑子这个东西,也要不断思考,不用就生锈,即使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如果闭塞愚昧,那么也不会因为年轻,而更加的有智慧,相反更像一头力气比较大的倔驴。
读书,尤其是古代的经典著作,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更是无数作者凝练一生的辉煌思想,多么难能可贵,人类的文明之所以传承,之所以进步,这和文字的功劳可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文字,很多错都要后人试错一遍,很多经验都要重新积累,这是很大的代价和无用功。
当然,人性除外,对于有悟性的人,依然可以在文字中读出人性,为自己所用,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在人性方面的事情,都要亲历亲为。
我承认很多文字,里面因为诸多原因,被改掉或者被藏起来,但是没办法,在有限的资源下去开拓吧,毕竟咱们还有头脑,还能发挥扩展的能力。
曾经,我看到一句话,叫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对我的触动就很大,这句话其实出自《红楼梦》。
这本奇书真的没有高估,甚至都有些低估,能写出这个著作的曹雪芹,真的不是一般人。
即使放到今天,就这么一本书,养活了多少研究红楼梦的专家。
如果能都进去,你就能体会到那种妙哉。
比如对于人性的把把握,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复杂,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和立体感,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以王熙凤为例,她精明能干,将贾府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但同时又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放高利贷、弄权铁槛寺等情节都体现出她性格中的贪婪与狠毒。
曹雪芹通过这些生动的人物,深入挖掘人性的幽微之处,让读者对人性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知识,如饮食文化、医药知识、园林建筑、戏曲艺术等。对贾府饮食的描写,从精致的菜品到独特的烹饪方法,展现出古代贵族的饮食讲究;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及药方的记载,体现了中医知识的专业性,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之前文章记录过:“机关算计太聪明,枉送了卿卿性命”,这就是形容王熙凤的。
而上面那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其实是《红楼梦》里对于晴雯的介绍,原文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所以,学海无涯,一部《红楼梦》就够普通人研究一辈子,更何况浩如烟海的无数经典文化,所以书要读厚,也要读薄,在这里面一定有能够通往内心豁达的大道。
之前有位读者说:“我有一个比喻,比如那些古典文化都是稻谷,小麦,但是对我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没法吸收。是您通过辛苦的付出,把这些小麦稻谷高粱,做成了煎饼,做成了稀饭,让我这样的人能够很好的吸收。”
我觉得也是蛮有意义的,很多著作里都有不一样的人生和智慧,能通过自己的文章让大家深入浅出的理解,也是不错的。
正好兴趣在这里,也有时间和积累,我就可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古圣先贤的智慧,结合自己的经验,记录和分享一番。
其实,为什么我对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深有感触呢?
上面那个要听老乡出去一个月赚四五万,如果他懂这八个字的价值,就会重新规划自己的出路和人生。
心就是欲望,命就是当下的实际情况。
这是我很多年前就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少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想到,这两点之间的差距,就是幸福感,就是偏离度,就是一个人应该时刻警醒的事情。
心比天高,心是欲望,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人的低欲望有三种,一种是天生低欲望的人,一种是用智慧克制,一种是被现实压制,当然欲望也分很多种,也许一个人在这里没有欲望,在那里有欲望。
举个例子,比如色欲,有的人天生就对异性不感兴趣,他们就少了这部分的烦恼,也有的人知道这里面的规律,看开了就没有什么想法了,也有的人是被道德枷锁困住等等。
欲望要适度,完全没有不好,一飞冲天也不好,这个适度原则,可以参考后半句话:命比纸薄。
这里上下文的命,更多的是一个承载力,也就是实际情况,是需要考虑的现状。
还拿那个做比喻吧,古代的皇帝,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羡慕后宫佳丽三千,但是看不到古代帝王业只有俩肾。
这还别提,什么过去后宫干政,宦官当道,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自古皇上可不是好当的,普通人就羡慕他在闺房中那点事,但没想到他喝口水都怕有人放砒霜,枕边人有几个一条心的呢?
说的有点远了,主要就是讲欲望和当下情况的结合,欲望过大对于自身承载不了的事情,就会让自己走上不好的路,就像上面那个读者,在哪里工作都没错,出去工作也没错。
从熟悉环境开始,如果出去了,先从服务员,配送员等最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起,然后慢慢熟悉当地文化,积累经验和人脉,不断向上进步,一步一个台阶,这才是欲望和自身实际情况的结合。
如果自己啥也不行,任何资源和人脉都没有,脑子只有一个事情就是一个月赚五万,那结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路走偏了,就是因为欲望过大,而自己情况很一般,又眼高手低,最后走上了歪路。
欲望谁没有呢,但是不切实际的欲望,只能消耗自己心力,既要相信未来,也要看好自己手里的牌,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早年间,我背井离乡来到北京,那时候不好听点就叫盲流,注意可不是流氓,就是农村劳动力进京谋生。
我是有分配工作的,但是相信有更好的天空,所以就自己闯荡了,那我面对的就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一个人都不认识,好在我这个人不是一无是处,那就可以了。
在早年间来的人,可不是都走的是正路,偷啊,抢啊的,可不少,因为这些来钱快,而且也不像现在管的严,到处都是监控什么的。
所以,大家看,欲望太满,现状太惨,就容易走歪路,这条路一旦走上去,就是不归路,没有人再愿意稳扎稳打了。
但是我很庆幸自己读过那些书,还有父母对我朴素的教诲,即使认为广阔天地,也从最小的买卖做起,一步一个台阶做起来。
从老孟这些最早的朋友开始打交道,从最基础积累,认识能认识的小圈子,而不是妄念去结交达官显贵,没到那个能力,别说空有欲望,就是摆在面前也接不住。
在投资里面也是如此,很多人想的是短期多少倍,实则不会多想一步,然后呢?没成就抱怨,成了就会有更大的欲望,如果和自己根基脱离太远,摔倒是迟早的事情。
我早年间失败,在西部丢过货,那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稳扎稳打上来之后,给我一下子重新洗牌了。
再说期货,也是从资本市场赚了很久的钱,然后一朝洗牌归零。
我觉得,这种情况更像渡劫失败,就是一个小兔子小树苗,稳扎稳打修炼,最后有些道行之后,渡劫的时候被天雷劈死了。
但是我从没做过,还是小白兔的时候就一步飞仙的美梦,至少曾经从自己小白兔的角度出发,能做什么,能怎么做好,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渡劫失败就是命了,无所谓了。
现在我连渡劫也不会经历了,到什么位置,有多大能耐,就到此为止吧,反正吃喝也用不了多少。
我反而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洞悉古圣先贤的智慧,沉浸在文字和古今中外的故事之中。
五谷杂粮养身,智慧养神,七情六欲伤心。

小诺在春节前想做个头发,年前约了好几天理发店都说人太多了.
蓝姑娘说:“要不我给你弄?”
小诺说:“这个不用了,我要烫发,还是得有设备。”
随后,她说了句很有哲理的话:“牛什么牛,节前我高攀不起你们,节后你们高攀不起我,二月二龙抬头之前,都没人理发了,到时会岂不是请我去?哼。”
其实,她也道出了一个本质,就像投资,抢什么抢呢,如果看准了一个标的,也许错过了抢的那个阶段, 然后冷落下来,才会有更好的性价比,当然可能趋势也变了,但是后面不还有龙抬头呢么?到时候你提前埋伏了,就不用和那些理发的再抢了。
今日五九,也是冬至后的第五个九天。
古谣有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就是规律,现在抢的多紧,后面弃得也就多急,也是规律。
晚安,各位读者。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Ⅱ》

雪球花甲老头
记录生活,分享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