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M (供应链管理协会) 刚刚发布了2025年供应链十大趋势报告,今年的趋势排名出现了显著变化。人工智能首次登顶,这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更反映了市场对智能决策支持的迫切需求。而全球贸易动态和地缘政治政策的大幅攀升至第二位,则凸显了当前供应链面临的外部压力。
然而,这些趋势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创新或流程优化。它们共同描绘出了一幅更大的图景:未来的供应链将是一个高度集成、智能化、韧性强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人才发展等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供应链的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的崛起令人瞩目,其影响力得分高达68.18,成为2025年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趋势。这种主导地位的确立并非偶然。在仓储环境中,AI驱动的机器人已经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不仅能执行常规的搬运任务,更能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实时调整作业策略,提升操作效率。正如IBM供应链咨询主管Mike Mowat指出:“AI不是来取代人类的决策,而是通过提供更智能的信息支持,增强人类的决策能力。”
与AI紧密相连的是大数据与高级分析,这一趋势的重要性得分为61.55,在十大趋势中排名第三。在汽车制造业,通过分析海量生产数据,企业能够优化生产计划,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显著减少库存积压。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言:“数据分析让我们能够'预见'未来,而不是被动应对。”这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的转变,标志着供应链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趋势的演变。2024年,数字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占据主导地位,其下涵盖了从物联网到自动化的广泛技术领域。而到了2025年,这个宏大的概念被解构为更具操作性的独立领域:人工智能(NO.1)、大数据分析(NO.3)、数字集成和连接(NO.7)等。正如ASCM研讨会上的讨论所揭示的,当被问及是否了解数字供应链时,所有与会者都举手赞同,但当被问及能否准确定义它时,却无人能够确切作答。
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特别能说明问题。领先零售商不再追求空泛的“全渠道”概念,而是专注于打造真正的无缝购物体验。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数据,预测消费者行为,优化库存配置,这些企业正在重新定义零售供应链的边界。
当这三大技术趋势交汇时,我们看到的是供应链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变。技术不再是独立的工具,而是深度嵌入供应链的神经系统。
在全球供应链的演进历程中,2025年将是风险管理与供应链韧性的分水岭。全球贸易动态与地缘政治政策从去年的边缘话题第十名跃升至第二位,获得了63.45的高分。这一显著变化背后,折射出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刻转变。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正在加速。正如US Cellular供应链高级经理Lucille Docter在专家讨论中指出:“企业对中国供应链的脆弱性认知显著提升,这推动了向墨西哥等替代市场的转移。”这种转移并非简单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是供应链战略的根本性重塑。企业不再单纯追求成本效益,而是将供应链韧性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航运业的案例特别能说明这一点。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影响全球航运通道,导致运输成本激增和延误加剧。面对这些挑战,领先企业开始采用多元化战略,通过建立备选航线、优化库存布局和加强预测能力来增强供应链韧性。这种转变标志着从单一效率导向向平衡效率与韧性的范式转换。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核心议题,其重要性得分达到61.45(NO.4)。在医疗保健行业,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数据保护,更直接影响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设备的完整性。领先的医疗机构正在实施严格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定期审计机制,这些措施不仅保护患者数据,更确保了供应链的运营连续性。
供应链的敏捷性和韧性建设(得分60.64)在电子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快速变化的技术进步和不可预测的需求模式,电子行业的供应链必须具备快速响应能力。通过利用AI、机器学习和物联网技术,这些企业改进了生产流程,提高了预测准确性,增强了供应链可视性。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指出:“在电子行业,敏捷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需。”
这种多维度的风险管理方法正在重塑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企业必须在效率、成本和韧性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这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更需要管理思维的根本转变。正如IBM的Mike Mowat强调:“关键不在于消除所有风险,而是建立能够快速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者需要具备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他们不仅要关注即时的运营效率,更要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技术、流程和人才,打造真正富有韧性的供应链网络。
在供应链管理走向2025的进程中,运营模式的转型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效率提升。这场变革涉及供应链的三个核心维度:可视性与可追溯性、战略采购与供应商管理、以及劳动力发展。这些趋势虽然排名相对靠后,但它们的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可视性和可追溯性的重要性(得分58.77)在制药和食品行业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在复杂的医药供应网络中,对产品从原料到终端的全程追踪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领先的制药企业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端到端的追溯系统,不仅确保产品真实性,更为整个供应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这种透明度带来的不仅是合规性的提升,更是对整个医药供应链的重新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战略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得分54.32)正在经历根本性的转变。正如荷兰应用科学大学高级讲师Armand van Oostrom指出:“供应商关系已经从简单的交易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制造业,这种转变表现得尤为明显。企业不再仅仅关注采购成本,而是更注重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先进制造企业通过优化供应商网络,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及时交付,同时将可持续采购和道德标准纳入供应商评估体系。
劳动力发展(得分52.23)可能是这些趋势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该行业面临着独特的人才挑战。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具备机器人和自动化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战略决策的复合型人才。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言:“在工业5.0时代,人机协作的本质不是替代,而是增强。”
这种转变对企业的培训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先企业正在构建持续学习的文化,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计划来培养员工的数字素养和分析能力。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组织模式,以适应人机协作的新范式。这不仅是技能的更新,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运营转型的成功关键在于这三个维度的协同。增强的可视性为战略采购提供决策支持,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则确保这些系统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正如US Cellular的专家在ASCM研讨会上强调的:“真正的转型不是某个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多个维度的协同进化。”
在这场转型中,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着眼于长期目标,又要确保短期可执行性。通过整合技术、流程和人才,打造真正现代化的供应链运营体系。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竞争力的重塑。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2025年,供应链管理者面临的不仅是单个趋势的应对,更是如何将这些趋势转化为实际竞争优势的挑战。ASCM的研究通过SCOR-DS模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趋势如何在实际运营中发挥作用。
在“统筹”(Orchestrate)环节,所有趋势都显示出显著影响。这并非巧合,而是反映了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IBM咨询主管Mike Mowat的观察特别深刻:“企业不应该孤立地看待这些趋势,而是要思考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来创造价值。”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企业建立跨职能的协作机制,确保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和人才发展能够协同推进。
行业差异化应用是另一个关键考量。制造业、医疗保健和零售业等不同领域都展现出独特的应用模式。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网络安全和可追溯性往往是首要考虑;而在零售业,客户体验和需求预测可能更为重要。这种差异化不是简单的优先级排序,而是深入思考后的战略选择。
构建转型路线图时,企业需要考虑三个关键维度:技术准备度、组织能力和外部环境。ASCM的研究显示,成功的转型往往始于小规模的试点项目,通过快速迭代和持续学习来扩大实施范围。正如一位受访专家指出:“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持续演进的旅程。”
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KPI体系正在向更全面的评估框架转变,整合了效率、韧性、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正如US Cellular的Lucille Docter强调:“我们需要建立能够反映长期价值创造的衡量标准,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效益。”
展望未来,供应链管理者需要培养“动态能力”——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机遇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果断的执行力。正如ASCM研究显示,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保持战术灵活性。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趋势的实施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演进的起点。企业需要建立持续学习和适应的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正如荷兰应用科学大学的Armand van Oostrom所言:”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变革中持续创新的组织。”
2024年AI领域十大关键发展趋势
卫华集团:“1+4+5”打造起重装备产业链数字化协同
AI Agent企业应用场景全解:30个智能体落地案例剖析 北京理工大学王爱民:数字化系统落地的沟通之道
鸿富锦精密电子数据要素驱动的柔性智能制造(体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