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闻日报】制造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科技   2024-12-24 18:37   山西  


12月24日

星期二

  •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 2024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至85.6

  •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 知识产权产出活跃,占总量11%

  • 制造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 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内蒙古探索实践“以点带链、以链促面”数字化转型模式

  • 辽宁省已建成省级5G工厂65家,涵盖了装备制造、钢铁、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近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到457.41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17.99%,呈迅猛增长态势。从产业分类来看,我国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数量达216.69万家、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数量达196.25万家、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数量为23.63万家、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0.82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分别增长17.60%、19.64%、16.70%和8.92%。

2024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至85.6


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2024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6;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高到81.3和81.4,首次进入“满意”区间。我国获得国际认可的校准测量能力达到1958项,位居世界前列。获得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达到5.3万余家。“三品一特”(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其中,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2%,畜禽肉、水产品、蔬菜等品类合格率进一步提升。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 知识产权产出活跃,占总量11%


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工作进展。会上提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产出活跃。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2.74万项,户均22.3项,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发明专利密度领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千名研发人员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64项,每亿元研发费用产生的发明专利数量72.7项;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


制造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第53号公告,正式宣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数字化场景第1部分:架构与图谱》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该标准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整体数字化转型问题,引导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供需两侧凝聚共识、统一话语,从场景切入沿产业链构建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一图”),分析、识别、解构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四类数字化要素清单(“四清单”),明确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法和关键要点,以“一图四清单”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内蒙古探索实践

“以点带链、以链促面”数字化转型模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始终坚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积极探索并实践“以点带链、以链促面”的数字化转型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自治区制造业企业在提质、增效、降本、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关键指标也稳步提升。此次遴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旨在进一步引导数字化要素向制造业企业集聚,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技术保障,构建起完善的转型技术供给和服务支撑体系。同时,这也是做优做强自治区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带动智改数转等融合性数字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



辽宁省已建成省级5G工厂65家,
涵盖了装备制造、钢铁、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


据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发布信息显示,2024年,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方面,辽宁省取得了丰硕成果。沈阳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并打造了多个标杆应用项目。目前,全省已累计建设省级5G工厂65家,涵盖了装备制造、钢铁、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通过5G技术实现了无人作业、多设备协调、智能巡检等功能,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治安保卫水平。同时,中国联通(大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辽宁)智算集群等创新载体的建成落地,也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注|我|们
我们是创新的搬运工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ENI经济和信息化网
互联网大潮下的经济和信息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