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李华北:用镜头讲述精彩故事

政务   2024-11-19 20:38   新疆  

视频制作:杜仪↑

“人们常说摄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好的场景可遇不可求,错过就没有了,但的体会是,摄影也是没有遗憾的艺术,没有拍下来的美好画面并未消失,它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成为推动我不断学习向上的力量。”李华北与师市摄影家协会的成员们分享拍摄心得时说。

李华北在调试无人机。王若瑾 摄

李华北是六师融媒体中心记者部副主任、师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他踏入新闻媒体行业,从田间地头到边境线上、再到企业生产一线……14年的坚守,沉淀出很多优秀作品,其新闻摄影作品多次刊登在全国各大媒体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李华北牢记初心使命,扎根基层的坚守;也是他爱党、爱国、敬业的体现。

李华北赶往拍摄现场。王若瑾 摄

“在新闻现场,才能获取更多鲜活的素材;扎根基层,才能与职工群众贴心交流;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亲眼目睹,才能挖掘到新闻‘富矿’,才能不断拍摄出富有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这是李华北的深刻感受。

艺术创作只有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才更有美感。在拍摄《风雪巡边》这组作品时的场景让李华北记忆犹新。

李华北(左一)采访北塔山牧场护边员

“今年1月份,我在北塔山牧场中蒙边境拍摄护边员的工作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上我们同吃同住同工作。由于海拔高,山上煮的面条都是夹生的,生活环境艰苦。我和护边员们冒着风雪巡逻,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工作状态。那种经历,真让人难以忘怀。”李华北表示,沉浸式采访才能把护边员的事迹拍摄好、报道好。

在李华北看来,拍摄《风雪巡边》的过程,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采访中,他不仅从太多平凡人身上感受到了不平凡的事迹,更在感动中升华着对自我的认识。

李华北(左二)采访北塔山牧场护边员

“新闻摄影要想在新闻报道中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在拍摄时要打提前量,预判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李华北说。

2022年8月25日,首批37台“兵团造”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交付八师石河子市客户。李华北提前蹲守在采棉机即将途经的甘莫公路旁,用相机记录了采棉机交付客户时的典型瞬间,并第一时间将拍摄《首批“兵团造”采棉机走向市场》图文报道推发至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纷纷转发,展现了兵团在农机装备制造业上取得的新突破,让广大棉花种植户了解到国产采棉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提振了国产装备制造业信心。

李华北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王若瑾 摄

随着科技的进步,航拍作为一种新兴的摄影方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航拍也为李华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让他的作品从此拥有了不一样的视角。从地面到空中,从局部到全景,航拍带来的不仅仅是拍摄角度的变化,更是观察世界方式的革新。在李华北的航拍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城市的繁华与变迁,自然的辽阔与壮美,人文的细腻与温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摄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

李华北在操控无人机进行飞行拍摄。王若瑾 摄

“每一次航拍,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飞翔。航拍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李华北说。

正是这份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航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也越来越多。

2023年9月28日,李华北(左三)在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的水稻田里采访。

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师市举办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摄影展,通过一幅幅图片来反映师市的变迁。李华北参展的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的照片不仅具有新闻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记忆。

在李华北眼中,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除了专业知识,还要有洞悉事物的灵感,才能捕捉到瞬间的惊人之美,才能拍摄出吸引人、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多年扎根基层的拍摄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拍摄经验。

14年的坚守与付出,李华北用镜头记录着师市变化的点点滴滴,他的摄影作品也成为受众了解师市发展变迁的珍贵资料。李华北用镜头记录历史、反映民生,用镜头为时代立传、为人民画像,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摄影作品反映社会的变迁,传递着人间的真情。

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

全媒体记者:王若瑾 杜仪
编   辑:鲍   飞
一   审:鲍   飞 
二   审:孔德华
终   审:张   
投稿邮箱:2172413502@qq.com
热线电话:0994—5805522

五家渠TV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2199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2420006,提供六师要闻和精品资讯,讲好六师故事、传播好六师声音、塑造好六师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