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鸡”被打假,老乡鸡硬刚的底气在哪?
财富
财经
2024-08-07 17:04
江苏
前不久,知名打假人王海把矛头对准了安徽第一餐饮连锁品牌——老乡鸡。他说,老乡鸡以“散养”为噱头骗了消费者十多年,原因是老乡鸡此前宣称“所有食材皆是自然生长180天以上日龄的优质散养鸡”。并发出了质问:“这十几年的非法收入是不是都应该没收?”8月6日,面对王海的质疑,老乡鸡选择了发文反向自曝:《请大家相信我们:老乡鸡不是散养鸡!》。在说明中,老乡鸡强调:鸡并非散养,请大家相信事实。“老乡鸡招牌菜肥西老母鸡汤每年热销3000多万份,这么多鸡全都散养是不现实的;无论是环保、能耗或是品质,这么大规模的散养也是不科学的。”先与本地农户合作,农户棚养100天,再由公司统一采购转运至老乡鸡自有养殖基地,全封闭式笼养80天。除了肥西老母鸡汤使用的是180天鸡,其他部分鸡肉食材为外采,也请大家“慎重选择”。在这份“自曝信”中,老乡鸡不仅大方承认自己的鸡不是“散养”,更是坦承:首先要知道的是,关于“散养”,中国从来就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在一些电商平台,很多养殖户都宣称,自己的鸡是“散养”的。在传统观点里,所谓“散养”就是原生态,鸡每天都放在林子里养,吃野生的虫草,自家种的稻米,无饲料喂养。肯德基的白羽鸡养殖已经在业内属于高标准,从孵化到出餐,只不过是45天的时间。我们传统认知里的“老母鸡”,基本需要半年以上的生长时间,有的甚至有2、3年,但这种鸡,一般都被农户自己消化了。原因是这样养鸡,根本不赚钱,也不可能大规模的养殖,期间还会受到瘟疫、生病的影响。有的是全程饲料喂养,一只鸡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笼子,白羽鸡就是这样。有的宣传自己是“走地鸡”、“散养鸡”,但实际上,不过是在养殖场里走几步,鸡爪子能碰到泥土。其实早在40多年前,老乡鸡创始人就是以养殖土鸡创业的。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最开始只养鸡,做“供应商”,由于是“散养”,鸡肉品质出众,在合肥地区口口相传,被大量酒店、居民订购,随后也萌生了开餐厅的想法。2003年,束从轩开始转型做快餐,当时的名字叫“肥西老母鸡”,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养鸡的本行,认为“自己养的鸡”更放心。但随着生意的火爆,分店越开越多,自家养的鸡,也不够用了。“用脚丫子算一下,1200家店面每店每天要不要吃100只鸡1200*100*180=21600000只,假设每一只鸡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活到180天就要两千多万库存……合肥街上全是鸡了。”所以大家也能看到,上一次老乡鸡说自己是“散养”,是在2012年,那时候老乡鸡确实是“散养”。但到了2014年后,老乡鸡再也没有宣传过自己是散养鸡。所以说,王海所谓的“打假”,其实是在用老乡鸡10多年前的广告来抠字眼。尽管不是“散养”,但老乡鸡坚持在核心产品上,严格控制“鸡”的标准——养足180天,不吃药。作为安徽第一餐饮连锁,老乡鸡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标准化”。曾经,老乡鸡在官方账号发布了《看完你还敢吃老乡鸡吗?》,搞出了一个 “震惊业界”的举动:公开内容长达677页、20万字,包含202个供应商明细、484个三卡追溯档案的《老乡鸡溯源报告》。公众可以在报告里找到老乡鸡所有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就像胖东来在商品标签上标出供应商一样。此外,老乡鸡的生产过程全是全玻璃透明,完全开放餐厅后厨,甚至还设置了实时监控的直播间,邀请广大网友“云监工”。可以说,能做到以上三点的中国连锁餐饮品牌,屈指可数。在餐饮行业,供应链和后厨一直是机密中的机密,是品牌商的核心赚钱秘诀,同时也是造成消费者不信任的主要原因。从菜品配料,到食材供应商明细、操作工艺……所有环节完全开源。我不知道为什么说老乡鸡那个蒸鸡蛋是科技和狠活,确实是真材实料,备菜的时候疯狂打鸡蛋打蛋器搅拌,然后再分到碗里蒸。鸡汤是农夫山泉炖出来的。不是鸡粉兑出来的,而且每天都得拍照……
可以说,正是被“打假”的老乡鸡,掀起了中国餐饮公开透明化的大幕和潮流。一个冷知识是:在中式快餐领域,能做到全产业链供应的餐饮企业,唯独老乡鸡。央视曾多次夸赞老乡鸡的卫生标准突出,在老乡鸡,你很难找到一处油污,很难在饭菜里吃出异物。很多人吃老乡鸡,并不是冲着“散养的鸡”去的,而是冲着“放心”去的。每个月,老乡鸡都会有定期的自查自纠报告,会主动曝光各大门店的问题,比如没清洗干净、操作不规范等。为了追求“食品安全零事故”,老乡鸡还会把顾客投诉的典型问题公布出来,告诉公众。同时,形成规范的整改制度,既要追责涉事门店,又要向客户诚挚道歉。也正是这种“自揭家丑”的行为,让老乡鸡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中国餐饮供给侧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式快餐品类行业内淘汰率极高,已关闭餐厅平均只存活508天。老乡鸡的核心价值,不在于鸡是否是“散养”,而是做餐饮是否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