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在兹——探寻“孔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文摘   2024-09-30 23:35   福建  
点击蓝字  欢迎关注我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作为儒家学派经典著作《论语》的开篇,这则千古名言为我们揭示,早在2500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谆谆教导弟子如何在学习与人际交往中构建“幸福力”,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传道授业。《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对后世影响深远。





今年适逢孔子诞辰 2575 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漳州闽南书院特别策划专题讲座,邀请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闽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漳州闽南书院副院长郑晨寅,主讲《孔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郑晨寅教授通过溯源“六经”、周公与周礼、《论语》与孔子思想的关系,重点梳理出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再以“学”(教)、“中”(庸)、“仁”(礼)三组关键词,来阐释孔子思想的主要内涵;最后介绍传统文化(孔子思想)的两次“被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孔子思想的价值与“新五常”,继而提出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郑晨寅教授





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

儒家文化中的“六经”一般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六部经典著作(如果不计《乐经》则称”五经“),其不仅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孔子用来教育弟子的教材,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关于“六经”,《庄子·天下篇》记载了一则非常有名的论断,“《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 》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集,共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另有说法为311篇)。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尚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献的汇编,包含了上古至先秦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记载。它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有重要意义。

《礼记》:是秦汉时期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载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它对后世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古代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探讨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被誉为东方智慧的象征。

《乐经》: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现已失传。据说《乐经》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

《春秋》:是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和文学领域有重要地位。



这些经典著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历代学者研究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孔子是一位圣人和文化传承者,是唯一一个不是诸侯却被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入“世家”的人。“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这是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可以从中看出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梳理孔子与周公、周礼的关系可知,孔子是殷商的后裔,他在比较、损益三代之礼后,认同周礼、发扬周礼,原因在于周朝主张的政治观点和礼乐制度契合他的认知。“周公制礼在于巩固邦本,孔子复礼在于修己安人。”郑晨寅教授曾在 《孔子研究》发表过一篇题为《“周孔”与“周孔之道”述论》的论文,可参考。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涵


探寻孔子思想的内涵需要从《论语》入手。郑晨寅教授用了三个关键词来阐释:

 一是“学”(教)。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学”字在《论语》中共出现六十四处。学的镜像是教,孔子在教,而学生在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最终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孔子认为学习能改变人的气质和内心世界,使人性越来越醇厚、质朴、和谐。因此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丰富性,不仅学习文献、知识,还学习行动和实践,从而不断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孔子非常重视“成人”之教、因材施教、启发善诱。《论语》中的“成人”强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yuē)不忘平生之言“,这才是成人之道。而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比如“子路比较鲁莽,我让他学会克制;冉有性格犹豫,我需要激励他。”

二是“中”(庸)。中庸之道源于上古传说中的尧舜,孔子继承了尧舜及众多上古先贤的智慧,还继承商周“中和”传统,提出“中庸”。从尧舜延续到孔子,再到曾子、子思和孟子,脉络上下相连,可谓“孔门传授心法”。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德。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只有表面,没有内在,也不能只有内在,没有表面。两者结合,才是中道的精神。

比如,《诗经》“关雎篇,孔子认为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钟鼓琴瑟,欢乐而不失礼仪;辗转反侧,思念而不过于感伤,这正是一种中和之美。弟子描述老师模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虽然看似矛盾,但是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师者的生动形象,这也是一种中庸之美。

讲座现场

三是仁(礼)。孔子将商周的“天命”与“人本”发展为“仁”的学说。“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他鼓励人们行善积德,关心他人的利益和幸福。他教导弟子们通过内在之敬恕和外在之礼来求得仁。例如,当仲弓问仁时,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樊迟问仁时,他直接解释说:“爱人”。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规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他主张“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要求,并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准则。这看上去似乎对己过于严苛,但实际上是尊重别人的权利与自由。孔子的仁礼思想共同构成了其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文化、伦理和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理性、德性,其思想价值可以作为世界的普世价值。“仁义礼智信”(五常)源于孔子,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准则,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仁义礼智信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人文气息,比如《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故有‘仁者爱人’、‘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博爱’并不是哪种文化的专利。”郑晨寅教授说道:“探寻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取决于我们想过怎样的生活。可以探讨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与人类的普遍价值相结合,重塑‘新五常’:仁——平等博爱;义——公平正义;礼——和敬自立;智——求知崇真;信——诚信守法。”


讲座现场


漳州地处东海之滨的闽南“金三角”,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漳州人积极传承和发扬儒学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人文气息。

“邹鲁”是春秋时邹国和鲁国的并称,因孟子生于邹,孔子生于鲁,后世以“邹鲁”指文教昌盛之地、礼仪之邦。漳州被称为“海滨邹鲁”,这一美誉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脉传承。

曾在漳州担任过知州、儒学集大成者、理学的代表人物朱子,晚年有一幅自画像,他为画像题语:“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遗矩,唯暗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朱子认为,在礼法的场域中从容不迫,在仁义的领域中深入探究,这是其心中所向往的,但能力却达不到这种境界,铭记着先师的格言,遵循着前辈们的遗训,只能默默地每天努力修炼自己,或许这样才能接近于实现这些教诲。

朱子自画像


南宋时期的漳州学者、一介布衣陈淳,感佩朱子师训以至终身,大力撰写蒙学教材、办学塾,积极对故里民风民俗进行匡正。他对朱子学的研究、弘扬与践行,使他以布衣而跻身《宋史·道学传》,其后更入祀孔庙。



武夷山朱熹园陈淳塑像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以“漳南战役”,在漳州建立其人生的第一事功。强调知行合一,将孔子的仁义之道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做到言行一致、内外相济。因为其事功卓著及对孔子思想的创新发展,王阳明也得以入祀孔庙。


王阳明画像


漳州历史上的另外一位先贤黄道周,被称为明末大儒、一代完人。黄道周学识渊博,兼综理学、经学,尤长于《易》;他道德高尚,风骨凛然,为天下所重,抗清就义后也入祀孔庙。


黄道周画像


漳州人注重文化传承,通过各种方式将儒家文化和闽南文化代代相传。以先贤为师,为了礼敬在漳州大地留下深刻文化印记的朱子、陈淳、王阳明、黄道周四位“儒学宗师”,漳州四贤馆于2023年开馆。该馆位于漳州古城文庙对面,展示了四位儒学宗师的生平事迹及他们与漳州的不解之缘。这四位先贤在儒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对漳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漳州古城内、文庙旁,闽南书院在焉。文庙、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闽南书院”是近百年来漳州第一个公办书院,它的成立对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与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才,推动两岸书院文化交流有重大意义。书院自成立以来,多次举办朱子、陈淳、黄道周等专题讲座。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漳州闽南书院叶明义院长受邀参加在曲阜尼山圣境大讲堂举行的“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交流活动,并在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纪念孔子诞辰之际,无论是到曲阜“朝圣”交流,还是在漳州溯源文脉,皆有助于加深对孔子思想的认知,从而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支持,为漳州市的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漳州闽南书院


孔子思想深邃而广博,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认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斯文在兹。理解孔子的思想,需要回到《论语》,这是一条最直接、最可靠的道路;返本开新,我们每个人都是传薪者,追寻内心的那一缕光。


END


漳州闽南书院


文/编辑 | 文霞

审核 | 洪奋强  郑晨寅  赖松青 

监制 | 叶明义


漳州闽南书院
“漳州闽南书院”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集展示、讲学、教育、研究、宣传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宣传文化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