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天下,名山事业。”这八个字蕴含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路径:一种是出仕立功,造福一方,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种是格物穷理,著书立说,让自己的学问流传后世。
古籍展示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将其深厚的思想追求、“术业专攻”上的精湛造诣,还有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社会责任感”,一起融入笔墨书香,那些深邃的精华、高远的意境、绝伦的审美……经过岁月沉淀、朝代更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着耀眼的波光。
今人把古人的著述谓之“典籍”。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统的文化和先贤的智慧。通过典籍,人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典籍是指1911年之前书写或刻印、排印、影印的书籍;或虽然出版时间在1911年之后,但作者生在晚清、写作基本完成于晚清的书籍。关于典籍的整理方式,包括点校本、校注本。严格意义上,影印本不是整理本。”福建师范大学博导陈庆元教授讲解道。
福建师范大学博导陈庆元教授
2024年8月31日,作为漳州古籍文献数学化回归与利用工作暨《漳州典藏》编纂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古籍展示在漳州闽南书院举办,陈庆元教授受邀在漳州闽南书院主讲《漳州古籍整理漫谈》,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
历代古籍调查涵盖:历代正史《经籍志》、历代地方志(省志、府志、县志、山志、海岛志、卫所志、寺庙志等)、 私家藏书目、 诗文别集、 历代笔记、 其他著作及国内国外图书馆等。
书目编制是典藏工程的关键,究竟如何编制?陈庆元教授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一,坚持按经、史、子、集四部编制,每一部下分若干类。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资料较为分散。其二,以时代为序、分县,以作者为单位排列。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注意书名、卷数、版本、作者(含里籍)等元素,并注明各书藏书单位或藏书之处。陈庆元教授表示,书目编制倾向以时代、县域、作者为单位排列。同时,他也在讲座中厘清了几个基本概念,比如:漳州,清代的漳州府,当今的漳州市;清代漳州府行政区划包括今厦门市海沧区部分;明海澄周起元(1571-1626)、清海澄邱炜萲(1874-1941),其出生地今属海沧区。
此次讲座以调查张燮著述为例,不仅介绍了方志纪载的张燮著作,而且列举了二十七种相关卷目,详实地介绍了各卷的情况。现今人们可以看到张燮写了200多卷书,事实上数量远不止这些。
方志纪载张燮著作
[康熙]《龙溪县志》卷八《文苑·张燮传》:“张燮,字绍和,廷榜之子。万历甲午举人,聪明敏慧,博极群书,结社芝山之麓,与蒋孟育、高克正、林茂桂、王志远、郑怀魁、陈翼飞称‘七才子’。与黄道周尤交好,道周尝云:文章不如张燮。一时远近巨公咸造庐式访。校书万石山房中,刻有《七十二家集文选》行世。”
[光绪]《漳州府志》卷二十九《张燮传》:“有手定《汉魏七十二家集》、《东西洋考》、《闽中记》、《群玉》、《霏云》二集行于世。”
陈庆元教授收集整理的张燮著作种类
1、[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三十八卷(参修);
2、[崇祯]《海澄县志》二十卷;
3、《东西洋考》十二卷;
4、《偶记》十卷;
5、《镜古录》三卷 ;
6、《采亹绪言》一卷 ;
7、《迩言原始》四卷;
8、《北游稿》一卷;
9、《舫斋诗》(卷数不详);
10、《初集诗草》(卷数不详);
11、《游泉诗》(卷数不详);
12、《藏真馆集》四卷;
13、《敝帚集》(卷数不详);
14、《霏云居集》五十四卷;
15、《霏云居续集》六十六卷;
16、《霏云居续集》六十六卷;
17、《群玉楼集》八十八卷 ;
18、《万石藁》(卷数不详,末刻);
19、辑《芝庭瑞应卷》;
20、辑校《七十二家集》三百四十六卷,附录七十二卷,天启刻本;
21、辑校《初唐四杰集》(卷数不详);
22、拟辑刻《唐贤七十二家集》(卷数不详);
23、辑选《清漳韵苑》(卷数不详);
24、拟纂《闽中艺文志》(卷数不详);
25、编张于垒《麟角集》诗二卷、文二卷;
26、补张于垒《山史》(卷数不详);
27、校订蒋孟育《恬庵遗稿》三十八卷。
去年,陈庆元教授曾在漳州闽南书院主讲一场题为《张燮创建中国“海学”的划时代意义》”的讲座,这位明末著名学者、闽中名士张燮,开“采访”先河,是古代最早的“记者”之一,并且汇集采访内容撰写《东西洋考》,他是跨越时空的“榜样”。
今年的这场讲座,让我们更加立体地看到张燮的形象。张燮著述很多,但是留存甚少,以至于我们只能从其朋友的诗作或集子里中了解他的情况。比如,张燮看到邻府刊行当地文人的诗文集,他不甘落后想出属于漳州的《清漳韵苑》;他的《舫斋诗》《藏真馆集》《霏云居集》等作品名称均取自家里的居处名号;明代很多人第一次去北京考试都会写记游文字,从张燮《北游稿》可见一斑。有趣的是,我们从典籍中可以看到张燮也写小说。此外,我们知道北魏郦道元曾著《水经注》,记载了全国1252条大小河流的情况,张燮的“神童儿子”张于垒年少立志要编“山记”,此种心志与气魄值得后人推崇与赞扬。
讲座现场
此外, 陈庆元教授还讲解了“邱炜萲著作调查(邱氏‘自志书单’)”等内容。典籍整理的重要性被具象化,今天的讲座也为我们了解典籍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此次讲座在古籍整理举隅部分,以《徐熥集校笺》为例,深度的古籍整理包括总目录、 前言、 凡例; 上编:《幔亭集》; 中编:《晋安风雅》; 下编:附录 ;一、徐熥传记; 二、哀祭诗文 ;三、序跋提要; 四、集评; 五、徐熥简谱;参考文献及后记。
讲座现场
其中,《幔亭集》有五种本子:一是寄存台北的原北平图书馆甲库藏本,简称甲库本,为点校的底本;二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缩微胶卷,简称缩微胶卷。三是郑振铎藏十六卷本,疑为崇祯补刻本。四是福建师范大学藏配钞本;刊刻部分称福建师大本,钞本部分称钞本。五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优秀的古籍整理,不仅要找好的底本,而且应建设一支古籍整理队伍。陈庆元教授介绍道,陈正统主编《张燮集》、郑晨寅等点校《黄道周集》、李竹深点校《东西洋考》、陈良武点校《榕村问业》、范丽琴点校《缉斋诗文稿》,漳州从事地方文献整理的专家教授还有:林继中、汤漳平、涂志伟、李阿山、萧庆伟、刘荣平、郭秋显、林大志、涂敏华、魏宁楠等。此外,闽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的漳州文献也很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漳州闽南书院山长叶明义
“陈教授的研究很广且很有深度,从古籍的概念、调查到书目编制方法,尤其是漳州先贤张燮的著述调查,非常用心,卓有成效。漳州古代典籍非常丰厚,可惜在明清之际损毁严重,存世有限。启动编纂《漳州典藏》,对保存漳州前贤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赓续漳州文脉,推动漳州的文化建设和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漳州闽南书院叶明义山长在讲座总结中说道。
古籍整理是文化探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古籍的整理,把源头梳理清楚,把典籍收集整理完整,既是对前贤的交代,也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代”的功业。
文/编辑 | 文霞
审核 | 洪奋强 郑晨寅
监制 | 叶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