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每到圣诞前后,总会出现一大批“抵制圣诞”的声音,可是今年居然倒反天罡,出现了一大批“怎么没人抵制圣诞”的声音。
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比方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家的抵制已经很见成效,很多人已经不愿过圣诞、或者不敢过圣诞了?如果是这样,自然就不必再大张旗鼓地抵制。
当然,也要承认,今年一些大中城市的“圣诞氛围”,还是比较浓、比较热闹的,这也是事实。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部分人意识到了“抵制圣诞”的两个麻烦。
其中一个麻烦是,这事很双标。比如有些人,非常看不惯国人过圣诞,可是每当看到洋人过春节,他又特别自豪。这种行为实在是有点损害国际形象了。
另一个麻烦则更大,那就是当你把圣诞抵制没了,这种抵制的风潮却不会停止,于是我们就得从剩下的洋节里再找一个显眼包。找情人节吗?那要是情人节再没了呢?
要知道,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些实际上都是“洋节”——就连所谓“公元纪年”本身,也不过就是“西元纪年”嘛。抵制洋节,难道要把它们都抵制了?
就算咱狠狠心,真就把所有洋节都抵制了,其他洋玩意咋办?西装还穿不穿,外国车还开不开,键盘侠们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还用不用?
所以说,抵制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把握抵制的度。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度不好把握的时候,可能抵制的声音就会小一些。
▼
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大家不再抵制圣诞,那么过圣诞的人,会越来越多吗?恐怕会的。
这倒不是因为圣诞节真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而是因为它的“尴尬身份”,恰恰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好奇心。同时,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非正式地位,所以想过就过,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这样就比较自由,比较惬意。
反观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难道吸引力真就不如洋节吗?当然也不是。
可是,偏偏就有一部分“老一辈”(注意,这里说的是“一部分”,请勿对号入座),非要赋予传统节日太多的“意义”,导致这些节日看起来规矩大、程序多,总是充满了“你应该”“你必须”“你只能”,而从不问“你愿意”。
试问,哪个年轻人,忙忙活活一年,好容易等到假期,想休息休息,或者出去玩一玩的时候,却非要去拜访那些平时从不联系的亲戚,或者不得不接受长辈的说教啊?
如果不听,还要被骂“不孝”“不懂事”“数典忘祖”,这谁受得了?
当然,洋节未必就没有固定的规矩。但它们是洋节啊,咱国人不遵守那些规矩也没人数落啊,这样反衬之下,就显得传统节日似乎有点不吸引人了。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之所以抵制洋节的最初原因吧:怕洋节消解了传统节日的价值。
▼
所以,真正自信的人,固然不会害怕什么洋节,却应该认真考虑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否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行,而是因为我们曾长期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必须强调秩序、强调控制,从而导致传统文化中留下了一些不太适应当代社会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需要改一下。
当我们不再有那么多规矩、那么多说教、那么多“意义”的时候,当我们把自由、自在、自如还给传统节日的时候,当我们不再以自己的价值观强求别人的时候,或许就会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其实一点不比洋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