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领衔策划——机械创新设计(ICMD2023)丨JME特邀专辑(中)

学术   2024-11-09 17:02   北京  

提示点击上方"机械工程学报"关注我吧

专辑导读


产品设计是高端装备设计制造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是高端装备研发的开始,更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源泉。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5G等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装备设计技术的深刻变革进一步添加了强劲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设计,尤其是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高端装备设计具有多目标、多变量、多学科复杂耦合的特点,任意设计参数的变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随着高端装备研发从设计阶段延伸到全寿命周期,装备数字孪生、智能运维、人机共融、预测性维护等新方向和新技术逐步成为高端装备设计与研发亟待突破的难点。因此,高端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复杂设备的集成设计、多学科仿真、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等成为国内外高端装备设计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成为推动装备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突破口

为了探讨和分享这一领域的学术前沿和已有成果,中国机械工程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和《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特邀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河北工业大学韩旭教授、天津大学顾佩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洪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高亮教授担任客座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刘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宝童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宋学官教授浙江大学胡伟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肖蜜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张德权教授担任客座编辑,共同策划出版“机械创新设计(ICMD2023)”专栏,广邀本领域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科研实践,介绍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学科发展脉络及面临的挑战,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传播的同时,吸引更多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参与,不断推动装备设计领域发展共收录论文29篇,本期推送中间10。专已于《机械工程学报》2024年13期正式出版



客座专家团队


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理事长,中国图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先后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青年图形科技跨世纪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新世纪重点培养人才”、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CIMS主题设计自动化专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科技部十五863先进个人”、“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和称号。提出了多品种大批量定制设计技术、多性能数字化样机设计技术和多参数分析与匹配设计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韩旭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现任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复杂装备先进设计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工程应用研究,系统地开展了“装备高性能设计与精细模拟”研究。主持包括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连续10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兼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总理事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和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等。任《ASME-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和《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计算力学华人联合会计算力学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顾佩华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院长、机械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设计与制造研究和教学工作,建立了可适应设计方法、研发了多材料和多过程3D打印技术等智能制造技术,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和授权多个专利

  


高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基础青年基金获得者;199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1982年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工程学院做高访;1995年至1999年在燕山大学任教授,从2000年到2004年任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和校长, 2009年至2013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技术进步奖、美国ASME达芬奇设计发明奖、国家六部委颁发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先进个人奖、冬奥“滑雪六足机器人”被遴选参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成就展,并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洪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自动化分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轮值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科研与教学工作,科研成果获多项国家与省部级奖

  


高亮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IET Fellow,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分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智能优化与机器学习方法在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等研究,尤其是智能设计与智能调度的研究上

出版专著15部(其中英文专著5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600余篇,Web of Science被引2.1万次,H-index 72,(Google被引3.1万次,H-index 90)。2020年至今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授权发明专利5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5年度,排名第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2年度,排名第2)、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2013年度和2022年度,均排名第1)、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23年度,排名第1),其它省部级一等奖2项。担任IET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和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期刊共同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期刊副主编等。


  


刘宇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装备可靠性评估、维护决策与优化、不确定性下的产品设计方法。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防基础科研核科学挑战专题等。当选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ISEAM) Fellow,连续8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国际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教学奖(IISE QCRE Teaching Award)、邓稼先青年科技奖、中国运筹学会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部级科技奖进步二等奖4项。担任工业与系统工程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ISE Transactions副主编、可靠性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副主编、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编委、Engineering Optimization顾问编委、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传动)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


  


李宝童1982年出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长期从事复杂装备热流结构拓扑优化领域的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核能、兵器领域多型尖端装备的承载结构设计研发。先后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排名第一)、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二)、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排名第三)、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四)、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排名第二)


  


宋学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多学科耦合建模与优化设计、装备数字孪生,主持开发了数据驱动的云端优化设计软件DADOS(www.dados.com.cn)

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3部。论文总引用5000余次,H指数39,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2020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排7)、2021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2)、2022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1),2023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2),2024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1),及ASME PVP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论文奖励10余项。

任机械设计TOP期刊ASME《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副主编、优化TOP期刊《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编辑、《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编委 。被WCSMO-15、ASME JMD Webinar等邀请做大会主题/主旨报告10余次。


  


胡伟飞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浙江大学学士、韩国汉阳大学硕士、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博士后(本硕博及博后均为机械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风能,担任相关领域国际权威期刊《Wind Energy Science》副主编、《Wind Energy》编委、《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pecial Equipment》编委,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Springer英文著作2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二等级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1项,入选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共同发布的全球2%顶尖科学家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机械工程与运载领域),2020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肖蜜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湖北省杰青、湖北省青拔,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2023与2024年),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结构跨尺度拓扑优化设计、超材料设计、数据驱动的结构智能设计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教育部联合基金等1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在Nat. Commun.、Adv. Mater.、Mat. Sci. Eng. 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8篇、热点论文3篇、封面/封底论文3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23年,排2)、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0年,排3),国际会议ICIDM 2018/ICMD 2023最佳论文奖、ICCES 2023杰出青年学者奖


  


张德权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复杂机电装备可靠性设计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基础加强项目专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论文引用2000余次,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青年委员、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委会委员,《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计算力学学报》和《工程设计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01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

引用格式: 胡伟飞, 廖家乐, 郭云飞, 鄢继铨, 李光, 岳海峰, 谭建荣.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141-153

论文亮点:

  • 创新性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PBTRA),通过将偏微分方程融入神经网络的训练损失函数中,从而减少传统时变可靠性分析对实验样本的依赖,显著降低了计算成本;

  • 动态采样训练策略: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采样点分布,并结合区域响应权重的动态采样训练策略,解决了传统PINN在训练过程中收敛缓慢和模型欠拟合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和响应计算精度

  • 方法验证与优越性:文章通过案例测试对PBTRA方法与传统TRA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PBTRA在精度和效率方面表现优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141

02

基于工程损伤理论的高温装备可靠性评估与运维管理

引用格式: 张显程, 谷行行, 刘宇, 王润梓, 宋鲁凯, 谢里阳, 赵丙峰, 夏侯唐凡, 李勇, 孙莉, 温建锋, 涂善东. 基于工程损伤理论的高温装备可靠性评估与运维管理[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154-172.

论文亮点:

  • 高温装备可靠性问题的复杂性:高温复杂装备由众多零部件构成,不同部件的失效模式及其耦合关系给可靠性评估带来了挑战。此外,服役载荷工况复杂且多变,关键部件在多损伤作用下的性能退化具有不确定性,增加了装备运维管理的难度

  • 基于工程损伤理论的研究框架:文章以工程损伤理论为基础,对高温装备的可靠性评估和运维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当前研究进展与挑战:总结了高温装备可靠性研究的分析流程、主要研究手段、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154

03

考虑客户满意度的带缓冲串行系统维护决策

引用格式綦法群, 胡琴, 张桉铭, 王茜莎, 黄洪钟. 考虑客户满意度的带缓冲串行系统维护决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173-181.

论文亮点:

  • 客户满意度驱动的维护建模:提出了一种维护建模方法,将客户满意度纳入串行生产系统中,通过量化客户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时间的要求,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产能、以及服务水平

  • 基于设备状态的质量损失模型:建立了一个设备状态驱动的产品质量损失模型,分析设备退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质量维护阈值离散质量损失过程,以优化系统维护策略

  • 优化维护策略的经济效益:基于最大化订单利润的目标,制定了预防性维护阈值和质量维护阈值的最优解,案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在提高维护策略有效性和可行性方面具备优势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173

04

考虑载荷及强度不确定性的结构安全系数精细化设计方法

引用格式郝鹏, 杨浩, 陈发鑫, 曾耀祥, 王明杰, 王博. 考虑载荷及强度不确定性的结构安全系数精细化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182-192.

论文亮点:

  • 结构安全系数精细化设计方法:针对传统安全系数设计过于依赖经验导致结构设计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细化设计方法,通过可靠性方法优化框架,量化失效概率与安全系数的关系,以更精确地应对多源不确定性

  • 单变量降维和Kriging模型应用:采用单变量降维法进行安全系数修正,结合精细化Kriging模型构建关心域,实现安全系数区间的高效、精准估计,有效平衡了结构轻量化与可靠性需求

  • 方法验证与适用性:通过数学算例和航天加筋筒壳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证明了其在复杂工程环境中的应用潜力和适用性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182

05

变工况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疲劳剥落故障演化加速试验载荷谱研究

引用格式: 林文广, 刘晓东, 肖人彬. 文本挖掘与专利数据协同驱动的产品功能扩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56-70.

论文亮点:

  • 疲劳剥落故障演化加速试验载荷谱的研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加速寿命试验载荷谱制定方法,通过分析变工况条件下的疲劳剥落故障演化机理,以确保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实际载荷条件下的轴承失效过程

  •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动态模拟:采用拟动力学模型结合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轴承滚道表面疲劳剥落的故障演化仿真模型,并通过动态模拟接触参数、裂纹扩展速度和方向,实现故障演化过程的精准模拟;

  • 载荷谱的可行性验证:基于疲劳剥落故障演化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加速因子为1.5的变工况载荷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载荷谱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有效逼近轴承的实际疲劳剥落故障特性,为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加速试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193

06

基于内嵌物理信息与注意力机制BiLSTM神经网络的臂架系统疲劳损伤预测模型

引用格式: 付玲, 佘玲娟, 颜镀镭, 张鹏, 龙湘云. 基于内嵌物理信息与注意力机制BiLSTM神经网络的臂架系统疲劳损伤预测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05-215.

论文亮点:

  • 深度学习结合物理信息的疲劳损伤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嵌物理信息和注意力机制的BiLSTM神经网络模型,将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克服了输入信号与疲劳损伤之间的高精度映射难题,提高了预测精度;

  • 物理引导损失函数的创新:引入了全新的物理引导损失函数,将物理信息直接嵌入模型训练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模型在疲劳损伤预测方面的性能

  • 模型的高精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对臂架系统的疲劳损伤进行高精度预测,为工程机械结构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205

07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设计研究综述

引用格式: 余隋怀, 王鹏超, 王磊, 初建杰, 敖卿, 侯幸刚.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设计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16-234.

论文亮点:

  • 知识驱动的产品设计过程:产品设计是一个知识演化过程,借助知识工程,通过知识挖掘、表示、检索、推送和重用,推动设计系统智能化,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 知识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针对产品设计中的挑战,提出了基于知识工程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复杂知识推理和转化问题提供了支持

  • 新兴技术对知识工程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工程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其在推动智能化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216

08

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三维CAD软件质量综合评价

引用格式: 程锦, 吕昊, 刘振宇, 谭建荣. 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三维CAD软件质量综合评价[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35-246.

论文亮点:

  • 多源不确定性的三维CAD软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三维CAD软件的综合评价方法,考虑不同类型质量指标的多源不确定性,以更准确地评估软件质量

  • 创新的自减逆向云发生器和拓展区间数表征方法:针对性能指标和易用性指标的不同数据特性,创新提出了自减逆向云发生器以细分性能不确定性,并基于拓展区间数表征易用性中的主观不确定性,提升了模型对不同指标数据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 可信度加权的云模型统一表征:基于云模型统一表征各类质量指标,结合可信度变权求和方法,最终生成可靠的三维CAD软件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确保了评价的可信性和全面性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235

09

考虑滚柱偏斜的行星滚柱丝杠载荷分布计算方法

引用格式: 付晓军, 徐烨, 刘更, 李欣, 马尚君. 考虑滚柱偏斜的行星滚柱丝杠载荷分布计算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47-256.

论文亮点:

  • 滚柱偏斜对螺纹承载不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行星滚柱丝杠载荷分布计算方法,针对滚柱偏斜引起的螺纹牙承载不均问题,改进了传统假设行平行轴线的静力学模型,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工作状态

  • 静力学模型与刚度矩阵的改进:建立了考虑滚柱相对螺母与丝杠偏斜的静力学模型,推导了包含螺纹牙啮合状态变化的刚度矩阵和平衡方程,开发了多载荷步求解流程,为准确评估载荷分布奠定了基础

  • 偏斜角对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滚柱偏斜角φq和ψq对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影响显著,合适的φq可改善载荷分布,而ψq过大(|ψq|>1.0')会导致严重脱啮现象,且最大受力达理想状态的3倍,指出了在设计中控制偏斜角的重要性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247

10

面向多级循环再利用需求的产品易拆解交互式设计与知识推送研究

引用格式: 鲍宏, 高翼飞, 万超, 刘志峰, 朱利斌, 王政. 面向多级循环再利用需求的产品易拆解交互式设计与知识推送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57-267.

论文亮点:

  • 面向多级循环再利用的易拆解设计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易拆解设计过程框架,针对产品的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构建了以多级循环再利用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流程,提高了产品在循环再利用方面的效率和实用性

  • 模块化结构与设计-评价交互模型:通过零部件结构聚类,形成易拆解模块化结构,并设计了适用于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评价交互模型和易拆解性评价体系,增强了设计过程中多级循环再利用需求的考虑

  • 知识推送策略与系统验证:针对多级循环再利用需求提出了设计知识推送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了系统开发并通过洗碗机设计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绿色、低碳、经济性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持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原文 


阅读全文: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3.257









责任编辑:杜蔚杰
责任校对:张   强
审      核:张   强


JME学院简介

JME学院是由《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18年创建,以关注、陪伴青年学者成长为宗旨,努力探索学术传播服务新模式。首任院长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监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两刊主编宋天虎。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添加小助理-暖暖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学院官方群!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JME学院视频号~


寻觅合作伙伴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感谢关注我们!我们《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将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学术媒体



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领衔策划——智能网联汽车丨JME特邀专辑(上)
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领衔策划——智能网联汽车丨JME特邀专辑(中)
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领衔策划——智能网联汽车丨JME特邀专辑(下)
青岛理工、中石油(华东)、南航、上交大和大连理工联合策划——多场赋能高性能加工丨JME特邀专辑(上)
青岛理工、中石油(华东)、南航、上交大和大连理工联合策划——多场赋能高性能加工丨JME特邀专辑(中)
多位院士领衔重磅综述丨制造工艺与装备专栏(创刊70周年纪念专辑)
多位院士领衔重磅综述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栏(创刊70周年纪念专辑)
多位院士领衔重磅综述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栏(创刊70周年纪念专辑)
国防科大、上交大、华科大和西交大联合策划——高性能超精密制造丨JME特邀专栏
北理工、中科大和清华联合策划——动力电池安全应用技术丨JME特邀专栏(上)
北理工、中科大和清华联合策划——动力电池安全应用技术丨JME特邀专栏(下)
北航、浙大、西安交大和太原理工联合策划——智能液压元件及系统基础技术丨JME特邀专栏(上)
北航、浙大、西安交大和太原理工联合策划——智能液压元件及系统基础技术丨JME特邀专栏(下)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题目及要转载的公众号ID以获取授权!

微信投稿、转载等:

联系人:暖暖

电话: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网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哟


机械工程学报
稿件查询,过刊浏览,机械领域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