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 otoño
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图源http://www.historyshistories.com/rome-life-in-ancient-rome.html
城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出现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城市往往随文明的兴起而不断扩张并受到重视,也会随文明的衰亡而走向没落并遭到废弃。罗马城在罗马从共和转向帝制的过程中,规模和城中建设得到巨大发展,俨然成为“地中海的璀璨明珠”“世界之城”,但当帝制罗马从神坛倒下后,罗马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作为首都的资格。关于城市的描述和研究几乎和城市的历史一样古老,维特鲁威曾完成著名的《建筑十书》,其中不少内容是以罗马城为参考系,约翰·马拉拉斯则在《编年史》中对君士坦丁堡穷尽笔墨,以彰显这座城市的伟大以及对它的崇敬,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尽管如此,对城市的探讨上升为一种史学门类却是近几十年的事,城市的特殊性与史学研究的后现代趋势决定城市必然会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史学家们在社会文化史思潮的影响下,对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挖掘与总结,从城市的过去中摸索历史的侧面以及王朝兴衰规律,在城市的时间轴线上编织史学书写新领域和新方法。《新史学》第二十一辑围绕“城市史与现代学术”主题,设置“城市史与城市研究”“现代学术”“光启学术”三个栏目,精选21篇文章,探讨城市史及其与现代学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开学第一课
「READING」
摘要集合
从封闭空间到开放空间——中世纪罗马的城市空间改造
朱明
摘 要:罗马的城市空间在中世纪出现了重大的变迁,可以从中看出其政治、社会的变化。中世纪中期,罗马城为众多权贵家族所控制,他们改变了古罗马的城市形态。这些家族占据不同的区域,建造起塔楼和堡垒,相互之间冲突不断,使得罗马城市空间表现出支离破碎的情况。到中世纪晚期,随着教皇权力的增强,教皇逐渐取代了各个家族划地而治的局面,并进而改造城市空间,塑造出了一种更为统一、宏大的城市面貌。通过道路、建筑、景观的改变,罗马城成为凸显教皇权力的场所,而此前的家族势力的影响则逐渐减弱。罗马城市的这种空间转型,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权力结构变动的表征。
关键词:中世纪、罗马、家族、教皇、权力、城市空间
百年战争与英国城市经济格局的演变
——以大雅茅斯为例
周东辰
摘 要:发生于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不仅在宏观层面上改变了英法两国的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在微观层面对英法两国经济社会特别是中世纪时期英国东南海岸城市发展的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之前,大雅茅斯曾经作为中世纪时期英国最为重要的渔业产地,和东盎格利亚地区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战争之后的大雅茅斯却在14世纪期间开始衰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百年战争在这一时期对于英国经济社会层面的影响。虽然大雅茅斯在后来的工业革命中也试图重新崛起,但历史不再光顾它了。
关键词:英国、中世纪城市、百年战争、大雅茅斯
近代柏林城市人口的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徐继承
摘 要:近代以来柏林城市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人口自然增长、外来移民以及合并行政区带来的人口增长成为柏林城市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外来移民是柏林城市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柏林城市人口的增长与柏林经济增长及其中心地位形成、德意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柏林城市人口的变化也促进了城市规模扩大、德国城市体系变迁、区域经济优化。
关键词:柏林、城市人口、社会经济
秋
天
otoño
文化记忆与城市建设:德国汉堡仓库城的开发利用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张思嘉 常玲玲
美国早期环保运动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环境的改变
刘晓卉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源保护运动和自然保护运动是美国现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场环境保护运动,学界大都认为这场运动是围绕荒野和自然而展开的,城市并未进入环境主义者的视野。实际上,这一时期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并不逊色于荒野乡村。在早期环保精神的影响下,人们对城市的物理环境进行了改造:人们以管理自然的方式管理城市,在科学精神和技术手段指导下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使混乱低效的城市生活朝着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城市公园纷纷建成,人们成功地在城市中保留了有益于人类身心的自然空间。这时期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改良和塑造闪烁着资源保护主义和自然保护主义精神的光芒。早期环保运动所宣扬的精神都在城市环境的改造中有明显体现,自早期环保运动兴起之初,关注环境的人们对城市的关怀就从未缺失过。
关键词:美国、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城市环境
融入与记忆:二战后德国城镇化浪潮中的“被驱逐者”——以巴伐利亚的“难民城镇”为例
王琼颖
摘 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尤其是在德国南部联邦州巴伐利亚,出现了一批以1945/1946以后进入德国的中东欧被驱逐德意志人为主体居民的新型基层行政区——“难民城镇”。这些背井离乡的东欧被驱逐德意志人融入德国和建立新家园,开始新生活的经历与(联邦)德国二战后的经济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难民城镇”兴起、发展的时间节点又与战后巴伐利亚的高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几乎同步,这就使得“难民城镇”这一特殊的城镇发展模式在德国(尤其是巴伐利亚)当代史书写中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与政治意义。
关键词:“被驱逐者”、“难民城镇”、巴伐利亚、城镇化进程、家园记忆
秋
天
otoño
摘 要:纽约市作为美国商业与金融中心,在其繁华的另一面却有着下东区、哈莱姆和莫特海文等全美最出名的贫民区。纽约对贫民区治理在时间和方式上都极具代表性。在时间上,纽约是全美最早对贫民区进行治理的城市,治理时间从19世纪50年代持续至今。在方式上,从公共住房建设到城市更新运动,再到社区保护计划,其治理方式曾作为美国城市贫民区治理的典范而受到联邦政府推崇。通过对纽约贫民区治理的考察研究,了解其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而为我国城市发展与管理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民区、治理历程、经验与教训、纽约市
摘 要: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的《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正式出版;1902年,此书再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理论开始展现于人们的面前。霍华德提出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与乡村的美好相结合,构建新型城市,营造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这一理论对城市规划学界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百余年间,学者们关于田园城市的理论争论不休,褒贬不一。本文将霍华德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相结合进行分析,分析田园城市理论的源起,以辨析人们对于这一理论的误解和质疑。
关键词: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源起、城市规划、质疑辨析
第三空间:城市史书写的一维
——基于城市文学与空间记忆的考察
苏喜庆
摘 要:爱德华·索亚基于他的三元辩证法,发现了第三空间。他对第三空间特性的阐释和理解,为书写全球化的建城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本文从城市第三空间的他者化倾向、扩散性特征等角度,考察了中国文学中对城市空间的独特观照,发现城市书写不仅描绘着空间沿革的进程,而且对城市第三空间保持着密切的同构关系,承载着重构空间的文化意义。城市文学中书写的“第三化”空间,也被赋予了自行解码和编码的能力,具备了阅知时空、历史、社会、生活、精神、观念等的潜力。城市的色调、层次、角落,都市人的身份、性别、精神,城市社会中的权力、生态、伦理,它们既是城市发展进程的见证,也是文学进行第三空间描摹的文化符号,它们共同完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充实了城市的文化内涵,重构了一个扩散型的都市空间。
关键词:第三空间、爱德华·索亚、城市文学、城市史、空间生产
秋
天
otoño
公共空间与人物雕像的空间意象研究
——李平书铜像个案
黄健美 徐磊青
摘 要:近代上海公共空间中的历史人物雕塑属于纪念性雕塑,它们与特定的公共空间相结合,产生特殊的空间意象,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文以李平书铜像为例,细述其空间变迁的经历,从铸立铜像的出资者、同意竖立铜像的国民政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上海市邑庙区文化局等不同身份和角度,解读这三种主体分别寄予铜像的不尽相同的历史文化内涵,或者说他们引导下的李平书铜像参与塑造的空间意象是不同的。空间意象是指对物质空间的主体感受,这种主体感受因为其主观性而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它也受到外在社会力量的引导下在某一时间段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共性,也随着历史变迁而变迁。因此,尽管是同一个雕像,然而随着时间、情感联结、空间等因素的变迁,其参与塑造的空间意象也在发生变迁。
关键词:公共空间、空间意象、李平书铜像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活用模式探讨
——以古城开封为例
王运良
摘 要: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在今天时时引发热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经典论述成为新时期历史保护利用与继承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开封历史悠久却发展曲折,遗产丰富而受损严重,但在不断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宜居性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依然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这不仅是其文化旅游型城市定位的根本基础,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基于此,针对留存程度各不相同的历史元素及文化遗产,开封古城区呈现出了多样的保护与活用模式,其中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形神兼备”的实践、“历史要素”的组合实属可圈可点,或许能为国内外类似城市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城市遗产、保护与活用模式、古城开封、形神兼备、历史要素
在过去的几百年内,从詹姆斯·哈维·罗宾逊(James Harvey Robinson)的新史学到过去二十或三十年的“新文化史”,许多社会和文化史家一直在呼吁一种新史学路径,这种路径使“英雄豪杰”以及普通人,男人、妇女和儿童,战役和政治争论以及日常活动都能获得一席之地。然而正如本文将要揭示的那样,所有这些要求在18世纪业已被提出,而且一些学者对此做出了建设性回应。下面,我的目的是讨论这种古老的“新史学”的兴起,强调这场运动的国际性,它在英语世界与休谟(Hume)、罗伯逊(Robertson)和吉本(Gibbon)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也包括杰出的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学者。我将首先思考18世纪的新史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什么,我将关注他们对“风俗”和社会“体系”的关切。我努力将这个社会—文化史路径重置于其从启蒙运动到女性读者的兴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
秋
天
otoño
失去的典范:从哥廷根到柏林
〔英〕彼得·伯克 刘耀春 译
正如卡尔·曼海姆(Karl Manheim)很久前指出的,竞争的观念对于理解思想文化史的成效丝毫不亚于经济史。个体之间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但还有不同风格之间的竞争——如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之间的竞争——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竞争,如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宇宙体系之间的竞争。当然,正是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曾研究过的哥白尼体系激发了他备受热议的典范(paradigm)观念。
欧洲中心论和艺术史?温克尔曼之前的世界史和艺术史
〔美〕托马斯·达科斯塔·考夫曼 刘君 译
以开放性著称的阿姆斯特丹,是重新思考欧洲中心论和艺术史学(historiography of art)这个恼人的问题的好地方。虽然甚至谴责“欧洲中心论”的人也注意到这个术语的难以界定性,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描绘它的一些征象。大多数欧洲艺术史机构的教学大纲中都缺乏非欧洲艺术,这似乎是这样一个过程的确切标志,即一些艺术呈现被永久记忆,而另一些则被驱逐到其他领域,若非被彻底遗忘的话。一些修正主义艺术史家开始遵循其他领域批评家的榜样,批评晚近艺术史著作表达或含蓄地隐含了一些认为非西方艺术无法与西方艺术相提并论的设想,并抨击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艺术史更赤裸裸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预设。其他一些作者则将这种批评扩展至启蒙运动时期(如今常常是冷嘲热讽的对象),甚至更早时期。
柯林武德与奥克肖特:历史学与理念论
〔英〕狄奥诺 张小忠 译
秋
天
otoño
阐释旨在直面现实时创造困惑——海登·怀特与雷恩德·罗根的对话
〔美〕海登·怀特 〔挪威〕雷恩德·罗根 张小忠 译
摘 要:访谈追踪了海登·怀特的学术源流和近年对历史哲学的再思考,尤其探讨了崇高、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现代性事件、历史学家的责任等论题;由此,访谈一方面从存在主义的视角阐释人类生存困境及其选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历史书写与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的关系。此外,怀特还论述了客观性与个体救赎的关联,阐释了历史解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批判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某些症候;最终倡导历史研究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关键词:海登·怀特、历史哲学、历史编纂学、现代主义、崇高、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
客观就是正义吗?——尼采对兰克客观史学的质疑
闫伟
赦罪书的解构——16世纪法国赦罪档案引发的思考
游丽诗
秋
天
otoño
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国际经济交往体系述略
关键词: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国际经济交往体系
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艺术
〔英〕F. E. 阿德科克 金春岚 译
序 言:我是在1939年5月做这些讲座的,虽然是在欧洲爆发战争(二战)之前写成的,但是我不打算修正已经完成的内容,不打算修改大战爆发前就有先见之明,或掩盖我们对战争的愤慨之情。现在对我而言,在奥伯林(Oberlin)学院的日子是弥足珍贵的;很荣幸做马丁讲座的教授,这段经历也是让我乐而忘忧了。在此,我想对那些助我达成此行的朋友深表感激;对那些助我检查部分卷章的朋友深表谢意,尤其是查尔斯沃斯先生(Mr. Charlesworth)、拉斯特教授(prof. Last)和西姆先生(Mr. Syme)。毫无疑问,我从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中受益良多。此外,罗德教授也帮助检阅了部分索引,对此我真是感激不尽。
摘 要:1872年,一批德国学者——包括几位著名的“讲坛社会主义者”——在艾森那赫(Eisenach)召集社会各界代表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社会问题研讨会,次年成立了著名的“社会政策协会”(Verein fir Sozialpolitik)。会议的目的是促使政府立法改善工人阶级的恶劣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温和的社会改良解决德国当时激烈的阶级冲突。其后,经过社会政策协会多年努力,俾斯麦政府自1883年起,陆续颁布了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规,从而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现代社会保障系统。
本文由德国经济学家希尔特布兰特撰写,收入了古斯塔夫·施穆勒为艾森那赫会议所作的开幕讲话,介绍了会议的缘起、指导思想、目的和议题。这是一篇研究德国历史、经济史和经济学思想史的重要文献。
《新史学》为半年刊,每年6月、12月见刊,投稿邮箱:ch68@shnu.edu.cn,竭诚欢迎各界人士赐稿;文中注释从简,若欲查看完整注释,敬请订阅本刊。
编者:陶万勇
校对:范夏薇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