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初中生,是每个家长都会经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孩子们正在从儿童逐渐过渡到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初中阶段也是孩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们,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
初中生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并定期检查和调整。大量事实证明,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承受能力、实际的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建议可以以他特别关注的某项物质性的奖励为切入点,将孩子的需求化整为零成阶段性的小目标。
一个合格的目标需要符合“SMART”原则,才是一个切实可行及合乎规范的目标:
S(Specific具体的):目标是具体的,而不是模糊的。比如,要学好语文,就是一个模糊的目标,而期末争取语文在原有水平上再提高10分,这就是一个具体目标。
M(Measurable可度量的):目标是可以用数字来量化的。比如,每天背两首古诗词、每天写一篇日记等等。
A(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非超出能力范围不可实现的。比如,孩子各科成绩明明在班上只是中下程度,家长却要求孩子在一个月之内就进入班上前三名,这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
R(Relevant相关性):目标要和自己的整体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关联性,达成这个目标对某些事物具有推动作用。比如,为了提高硬笔书法水平,每天坚持练字20分钟。
T(Time-bound有时限):目标具有明显的期限。比如,每周看一本书。
很多人在树立目标时,总是习惯于从大的方面入手,却缺乏对细节的考量,因此也就无法量化操作和执行。了解了“SMART”原则,我们知道可以让孩子学会把大目标合理地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小目标自然要比大目标更能获得成功,这样孩子就能不断从成功中获得自信心,再一步步地向着大目标前进,最终完美实现目标。
家教有方
亲子成长
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是教育他们的重要前提。家长需要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支持和建议。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主动与家长沟通,关注孩子的想法和状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进行引导式教育。引导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生活中,孩子关注的热点新闻和事件上,让孩子在自然的沟通状态中达到教育目的。
另外,家长在教育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沟通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言出必果,强调目标导向。
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无不对孩子产生影响。例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些家长爱睡懒觉,导致孩子上学会出现迟到和旷课的现象,有些家长认识不到这些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孩子。再如,电子产品的影响,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爱刷手机,打游戏,孩子由刚开始的好奇到久而久之的迷恋,作业懒得做,学习没兴趣,脾气暴躁,这些行为引起了家长的注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数还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教有方
亲子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可能会面临许多心理上的困惑和挑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倾听、鼓励、引导等方式,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工作学习间隙,多陪伴孩子,并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对待孩子的疑问或过失,必须做到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在家长与孩子直接建立了良好的信任,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尊重,才能让孩子身心愉悦的健康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童年时期没有父母的陪伴,犹如小树生长没有了阳光雨露。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内向,极易产生自卑情绪。
总之,家有初中生,教育有方法。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有能力的初中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