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输送的爱心源源不断
国际志愿者日的诞生源于二战后世界的重建浪潮。在那个战火纷飞、家园破碎的年代,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不畏艰难,不计回报,以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为世界的复苏与重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正是这份大爱无疆的精神,促使联合国在1985年正式确立12月5日为“国际志愿人员日”,以此铭记志愿者的伟大贡献,并激励后世继续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汇聚点滴,成就大爱
国际志愿者日的核心目的,在于汇聚全球的力量,共同点亮希望的灯塔。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心灵的召唤。它鼓励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年龄大小,都能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环境保护、教育援助等各个领域中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各国政府及社会组织旨在提升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与参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的价值,感受其带来的改变,从而激发更多人投身其中,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精神的传承,社会的进步
志愿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生动诠释。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彰显,更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解决社会问题,更能够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队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它让我们明白,爱与希望是可以传递的,而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成为那个传递爱与希望的人。
贾潮江,1949年生人,来自河北省唐山市,是北京铁路局唐山车务段的一名退休职工。七十三岁的他,六十年的风雨兼程。从唐山玉田出发,步行、骑行、乘火车,八十万公里路,四十万人次理发,三十年守护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战士的风采。他带着一张简朴的凳子,一把岁月的推子,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还有那辆承载着梦想与坚持的脚蹬自行车,以平凡书写不凡,用坚持诠释雷锋精神,温暖了无数颗心。
从山东聊城走出的80后大学生,徐本禹完成了从山贫之子到支教“传火人”的身份转换,以爱为舟,渡人渡己。因曾被他人的伞所保护,选择在大三那年暑假,踏入“岩洞小学”,目睹艰辛,点燃助梦之火,以身点亮乡村求知之光。
徐立强,来自山东青岛的徐立强在2001年便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结下不解之缘。自此,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佳话就此展开:为这份挚爱事业,他毅然变卖价值八十万婚房,筹集资金,虽历经误解与困苦,却从未背弃生态保护之诺。
十五载春秋后,一位老人,以深情厚谊无偿赠予其二十载心血结晶——野生动植物科普资料。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责任的接力。于是,徐立强对野生动植物的爱,由热爱升华,化为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他誓守自然之美,护佑生灵之安。
2022级电子商务系本科生 刘浩宇
人是群居动物,个体生活在群体之中。这也是我做志愿服务的契机——我十分迷恋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至少在那一刻我是有价值的。且尝试过便一发而不可收:高铁站、学术论坛会场、马拉松赛事现场……当我把目光凝聚在鲜活个体上,我得以品读他们的故事,一窥众生百态,并力所能及给予帮助。于我,这不再是志愿服务经历,而是心灵的旅程。
PUBLIC SERVICE
202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井博萱
在陪伴残疾儿童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沟通不仅仅是说话,更多的是倾听和理解。通过用更简单、更直接的方式与孩子们交流,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同时,在了解他们的故事之后,我的同理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照顾儿童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感。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更有耐心地对待这些折翼的孩子们,以及如何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我更加感激自己所拥有的,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PUBLIC SERVICE
2024级物理与光电学院本科生 马欣欧
年轻的人们向往高山,期待河流,想看星辰大海更想看看世间浮光,做这些活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做过名人采访也在疫情期间做过帮保安大叔排查,更在志愿者峰会见识广阔的天空,他们让我看到的不光是百态人生,也是自己路、让我看清自己的热爱与期待。这些志愿活动一次又一次告诉我:我们与万物同行,星辰指引方向,云与光铺展成大地的模样。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PUBLIC SERVICE
志愿者们,以无私奉献之心,行走于世间,用行动温暖每一个角落。他们不求回报,只愿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与光明。作为爱与希望的使者,他们的身影或许平凡,但他们的故事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份子,只要心中有爱,行动有力,就能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强大力量。
让我们向每一位志愿者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与努力,愿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共同书写人间大爱的新篇章。
END
策划:达萨珍吉
图片:杨依凡 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字:陈婧怡 汤晟庭
音频:郗星卉
运营:杨欣怡
排版:王一飞
制图:敖怡晨
投稿请发送至:
huagongjzt@163.com
往
期
推
荐
关 注 我 们
关注“华工学生记者团”
发现更多华园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