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一作!四川农业大学在植物学top期刊(IF=6.1)发表论文,在高温胁迫对苦荞花器官发育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学术   2025-02-02 17:49   北京  

近日,由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琦教授领衔的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团队在高温胁迫对苦荞花器官发育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成果以“Impact of Heat Stress on the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rtary Buckwheat Flowers, and Its Transcriptomic Analysis”为题,发表于生物学二区TOP期刊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6.1)。该研究论文以赵海霞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刘李松与已毕业硕士生李力为共同第一作者。

苦荞是富含黄酮的药食两用假谷物,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在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高温胁迫可导致苦荞花粉育性降低、结实率减少和籽粒灌浆不足,已成为影响苦荞产量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该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了高温胁迫下苦荞花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发现高温胁迫会造成苦荞雄蕊异常缩短、雌蕊过度伸长和花粉活力降低,以及柱头可授性减弱等不利影响(图1)。高温胁迫导致苦荞花中的ROS水平显著增加,进而诱导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以缓解氧化损伤。此外,RNA-seq和WGCNA分析发现,IAA、GA和JA等激素信号通路对高温胁迫下苦荞花器官发育具有潜在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明确了外源JA可有效恢复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显著减轻高温胁迫对花器官的不利影响(图2)。


图1 高温胁迫对苦荞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图2 外源JA缓解高温胁迫对苦荞花器官的不利影响

该研究得到了四川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合作项目(2024YFHZ0202)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81942825000634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植物微生物最前线
报道植物和微生物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