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青,任"涉农"大学校长

学术   2025-02-04 21:02   北京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官网显示,王宏斌教授,已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宏斌简历
王宏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1999年、2005年在中山大学分别获理学学士、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9年曾在中山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任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此外,先后获得获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2008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7年)。
近年来围绕植物先天免疫与光合生理开展研究工作,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Cell Host & Microbe、PNAS、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等国际专业期刊。论文受广泛关注,入选ESI热点论文与ESI高被引论文,获F1000推荐,获选期刊封面文章、亮点论文、年度关注论文,多次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要闻”报道介绍。受邀担任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专家。
教育、工作经历
2019.09-至今 广州中医药大学 教授
2005-2019 中山大学 教授
1995-1999 中山大学 理学学士
1999-2005 中山大学 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
1. 叶绿体的逆境应答——光系统II的有效保护调控
叶绿体不仅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也是植物自身应答逆境的重要细胞器。植物叶绿体中的光系统通过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其自身也极易受到高光等外界胁迫的损伤,尤其是光系统II(PSII)。因此,光系统的有效保护对于植物光合产量的维持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团队在涉及PSII的生物发生调控、稳定性维持以及受损的PSII的快速修复循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PNAS,2018,Plant Physiology,2013,Cover Story;Plant Journal,2013,F1000 recommended;Plant Cell, 2014)。
2. 植物细胞的光合效率调控——光合金属元素稳态调控、色素优化提高光效新策略
植物对于光能的利用并不充分,如何有效的提高光合效率,对于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至关重要。团队在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Plant Physiology, 2016,亮点文章,F1000 recommended,Best of 2016: Top Topics in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叶绿体生物合成的调控(Plant Physiology, 2017)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植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依赖于众多金属元素的参与,铁是光合电子传递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植物需要对铁含量进行精细的动态平衡调控。团队在筛选叶绿体发育突变体时,发现两个转录因子可以协同调控铁稳态(Plant Cell, 2015)。揭示了植物铁稳态调控过程中,存在转录因子间的级联调控网络。
3. 细胞逆境初期感知——植物天然免疫识别与信号转导
长期以来,寻找植物细胞表面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相关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受体,是理解植物天然免疫反应的关键。团队研究发现了两个蛋白,具有识别细菌病原相关分子与真菌病原相关分子的双重功能,可引发水稻天然免疫反应(Cell Host & Microbe 2018,Plant Cell,2012,ESI hot papers & Highly cited papers;Plant Journal,2015)。进一步,发现细胞膜受体激酶OsCERK1参与将它们识别的信号向细胞内进行转导,并且细胞质受体样激酶RLCK176在该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作用(Plant Journal,2014)。
阅读相关:
Cell Reports |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院最新研究揭示核质基因组稳定性的协调机制!
Plant Cell | 植物病原细菌效应因子新功能!
Plant Physiology |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院研究人员揭示光信号调节光系统II功能机制 !
Cell Host & Microbe | 植物利用细菌获得真菌抗性!中山大学李剑峰课题组揭示植物免疫预警新机制!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植物微生物最前线
报道植物和微生物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