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大豆酱替代粪便送检化验

文摘   2025-01-13 18:00   重庆  

来源:检验医学网 部分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健康证,全称“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从事食品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餐饮行业、饮用水行业、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等特定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证件有效期为一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外卖员、厨师、服务员、保姆、月嫂等从业人员,每年都要进行至少一次的相关传染病筛查并办理健康证。


然而,在健康证的检查、检测及办理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给钱就办”、“不做体检就能办健康证”、“体检不合格也可以花钱买证”。针对这些检测乱象,央视新闻记者特此进行了独家调查。



健康证办理 乱象频出


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众多声称能“协助”办理健康证的从业者,这一现象清晰地反映出健康证的申办流程已逐渐演变成一条高效且成熟的作业链。



不核对体检者身份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到河北石家庄一位网名为“源源健康证”的健康证办理人员,她表示他们有体检车,可以约定地点体检。


在进行健康证体检的体检车现场,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胸透设备操作人员,还是负责采血和信息登记的工作人员,全程都没有核对过体检者的身份。


记者与另一名年龄相差15岁,着装和发型完全不同的同事交换了身份证和体检资料进行健康证体检。在各项体检环节中,工作人员都未核对体检者身份,对于记者主动递交的身份证,也没有进行核对。


图源:央视新闻



体检项目“缺斤少两”

按照河北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技术规范,健康证体检主要包括询问既往史、体征检查、X线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微生物检查(粪便检查)五个体检项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健康证体检不仅存在着不核对体检者身份的问题,这些体检机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失询问既往史和体征检查环节的情况。



检验流程不规范,检验结果不真实

除了在体检项目上“缺斤少两”,记者还发现一些健康证体检机构存在病原微生物检查(粪便检查)流程不规范的问题。


记者用明显区别于粪便的大豆酱替代粪便样本送检。三天后,记者收到了两张真实有效的健康证。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仅完成了胸透和抽血两个项目,甚至没有提交粪便样本,同样在三天后收到了一张健康证。


图源:央视新闻



给钱就办?花钱即买

一名办理健康证的业务员表示‍不需要去医院、不需要做任何检查‍,只需要交纳90元体检费,就可以办理健康证。


而事实果真如此,记者只交纳了90元体检费,没有被询问既往史、没有做针对皮肤病的体征检查、没有做针对肠道传染病的粪便检查,甚至没有做针对活动性肺结核的X线检查,没有做针对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查,三天后也收到了一张盖有食品人员健康检查合格专用章的健康证。



大豆酱的“锅”,检验人该背吗?


2007年,有记者假冒患者,伪造“尿痛”病史,并以茶水冒充尿液送到10家医院进行检验。结果,6家医院不同程度地从送检的茶水中检测出白细胞、红细胞、胆红素或蛋白阳性,结合主诉诊断为尿路感染,部分医生还为其开出了消炎药方。


2024年,云南昭通警方发布消息,当地一男子为了“吸粉”,带着摄影人员,拍摄了自己到昭通市某医院做尿检并喝下待检“尿液”(实为饮料)的全过程。通过剪辑后,袁某将视频发布到两个短视频平台,迅速引起大量网民浏览、关注。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起事件经过媒体、网络发酵,在医患关系颇为敏感的当时,迅速引发广大关注,检验科医务人员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现如今,继“绿茶验尿”后又出现了“大豆酱便检”事件。


所有检验人都知道,检验结果只对样本负责,那这些“锅”检验人就真的该背吗?


检验人A

说多少遍了,检验结果只对样本负责!不管你送的这是什么,测出来有或者是没有,都只能代表这份样本有或是没有!

检验人B

这是嫌我们还不够忙的节奏吗?!作为被检者你不应该对你所提供的标本和身份的真实性负责吗?

就像病史,个别患者及其家属会刻意隐瞒,等到检验结果异常你去问他时,他才会告诉你以前得过什么病、做过什么手术、吃过什么药!

检验人C

再这样发展下去,大小便采集就该叫患者当着检验人的面取样了...

检验人D

目前的“全方位”监督已经对医务人员提出超宇宙的要求了...


那你呢,作为一名检验人,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 会议推荐

医械信息服务
发布医疗器械领域相关资讯(行业/企业新闻、优选书籍、会议/会展/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