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起,集采耗材结算方式有变

文摘   2025-01-27 18:00   重庆  

湖南将对集采耗材施行新结算方式,人工晶体为首批产品。

01

2月1日起

结算方式改变

日前,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医保基金直接结算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医用耗材货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于2025年2月1日起开展集采中选耗材产品医保基金直接结算。《通知》所依据的文件为《关于实施医保基金直接结算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医药货款的通知》(湘医保发〔2023〕36号)。(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图片来源:湖南省医保局

《通知》明确,2月1日起将开展集采中选耗材产品医保基金直接结算。首批直接结算集采中选耗材为“人工晶体类”。后续将根据各批次集采执行文件要求,将相关医用耗材产品纳入直接结算。

根据湖南省医保局此前发布的“湘医保发〔2023〕36号”文件,本通知的实施范围为全省各级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采购的国家、省际联盟、省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中选产品货款,均应纳入医保基金直接结算范围。不属于集中带量采购的医药货款仍由医疗机构按规定与医药企业自行结算(已全面开展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药货款试点的地区除外)。

结算原则如下:

1.属地管理,分级结算。医药货款实行属地管理分级结算。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企业或配送企业(以下简称“医药企业”)向开展业务的医疗机构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提供银行结算账户,用于接收医药结算货款。省级医保经办机构负责长沙城区部省属医疗机构的医药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医保经办机构负责属地医疗机构的医药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

2.统一流程,阳光结算。各医疗机构在医保招采系统采购的集采医药货款,按月由医保经办机构通过医保招采系统“医药货款结算管理”直接与医药企业进行结算,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户拨付。

3.协议管理,厘清责任。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应与医疗机构书面签订《医药货款委托结算协议》并上传至医保招采系统。

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曾提到,集采中选药品耗材的及时结款,对于改善医药采购环境、稳定生产配送企业预期、保障集采药品耗材供应具有积极作用。换言之,通过医保基金直接结算,企业与医院有望达成共赢局面。

02

2026年

落地所有统筹地区

据了解,药品、医用耗材配送后“难结款、求结款”是困扰医药企业的一大难点、痛点,而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是解决该难点的有效举措之一。事实上,全国有多个地区早早便开始试点集采药品耗材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2024年7月19日,国家医保局还曾在《医保基金直接结算赋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文中,点赞内蒙古、江西、广西等地医保部门采取的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举措。

2024年10月,海南医保局开始执行《海南省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医药货款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从集中采购药品、医用耗材和创新药械着手,在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直接结算工作;同时选取文昌市作为试点,其辖区内的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非集中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纳入直接结算范围,总结经验适时全省推行。

2025年1月1日,安徽开始实行医保基金结算改革新模式。实施即时结算后,医保基金拨付时限由通常60天左右压缩至1天。1月15日,河南郑州市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功能模块上线运行,30家参与“三结算”改革试点的定点医药机构均实现结算业务“当日申报、当日拨付”。此外,福建厦门20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均已接入即时结算系统,全面实现医药机构及医保基金即时结算两个“全覆盖”……

国家医保局曾提到,医保基金省级统一支付和即时结算改革实施以来,海南省统一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用211.49亿元。此外,据估算,仅内蒙古、江西、广西三地,平均每年就能为配送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2.5亿元。

总体来看,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大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这也足以证明,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对企业长期发展有着良性影响,同时也能进一步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03

结语

1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要求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在做好医保基金预付的同时,充分考虑定点医药机构需求和能力,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2025年,集采耗材直接结算、即时结算将进一步铺开,医药机构资金周转效率也将再次加速。






▲文章来源:药智医械

· 会议推荐

医械信息服务
发布医疗器械领域相关资讯(行业/企业新闻、优选书籍、会议/会展/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