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骥老犹存万里心(节选)

美食   2024-11-29 11:20   辽宁  




2024年11月24日,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


2021年年初,叶嘉莹教授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称号。颁奖词这样写道: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

你是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被人们称作是“诗词的女儿”,她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她的生命也一直都与诗有关。


今特摘叶先生著作《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中《骥老犹存万里心》一节,以再次感受叶先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感谢她对中国古典诗词教育的奉献。




我对中华的古典诗词依然充满了热情,中国诗歌最大的作用就是兴发感动。

《周礼·春官》里说教育小孩子一开始就是读诗,读诗的程序就是兴、道、讽、诵。兴就是先要使小孩子对于诗歌有一种兴发感动,我觉得诗歌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使读者的心灵有一种感发可以兴起。而什么东西使你感发兴起呢?就是你所看到或经历过眼前身畔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使你感发兴起。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你们这些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好好读一读诗?那时候所谓的诗,还不像我们现在说的李白、杜甫,那时候所说的诗是《诗经》,诗三百篇。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兴,就是让你的内心有一种兴发感动。你看到外界的大自然的景物,你可以有一种感动。

辛弃疾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就是说万物都与我有共同的生命,你既然被大自然感动,那么人间的事物当然更会使我感动。

杜甫的诗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写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给你的感动。所以诗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给人感动。

《诗品·序》上说,春风春鸟,秋月秋蝉,都可以使你感动。至于人,死生离别、喜怒哀乐的感情,你都可以用诗歌来表达,所以诗可以兴。

在中国文化之传统中,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诗歌可以从作者到读者之间,不断传达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的不死的心灵。

我们作为现代人,虽然不一定要再学习写作旧诗,但是如果能够学会欣赏诗歌,则对于提升我们的性情品质,实在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的人。

我命运坎坷,饱经忧患,平生从来未曾萌生过任何成名成家的念头。我只是一个从幼年时代就对古典诗词产生了热爱,并且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的工作者。是古典诗词给了我谋生的工作能力,更是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的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与挫折。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火焰。

由于自知“老之已至”,我才如此急于想把自己所得之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的体会传给后来的年轻人。我曾在为《诗馨篇》一书所写的序中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一条绵延不已、感发之生命的长流。”我们一定要有青少年的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泳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

一个人的道路总有走完的一日,但作为中华文化珍贵宝藏的诗词之道路,则正有待于继起者的不断开发和拓展。只要我还能站在这里讲,我一定会继续讲下去。


(摘自叶嘉莹《沧海波澄》,中华书局)


每周一语


切实改变、踏实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经典荐读


诚乃做人之本,通为做事之基
点击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更多内容


诚通学苑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成长,诚通学苑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