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得到App,守望新教育
教育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理智变得更健全。
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一般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使人具备某种能力,比如考试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乃至于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能力、领导力等等。我们只是通过教育赋予孩子一种能力,这是我们很多人对教育的理解。
但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让人本身变得更完美、更强大,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理智变得更健全。这样一种主体性的、完善的教育,我觉得才是好的教育。
我是中文系的老师,在大学里教《诗经》。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会对《诗经》了解到什么程度?他会答出:《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305首诗,分风、雅、颂三类编排,还有三个艺术手法赋、比、兴……老师们把这些知识点编成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学生们回答出来了就过关了。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们能收获什么?他们只是知道了《诗经》是什么。孔子不是这样教的。比如他通过教授《诗经》,让一个人发生变化。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给了我们四个字:“兴、观、群、怨”——有情怀;有观察力、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兴、观、群、怨”这四种精神,就是我刚才讲的人的主体性。“兴”是唤醒,就是我们要让一个人通过教育被唤醒,要让他的内心充满生命力,产生渴望做事的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和抱负,培养他的家国情怀。这是教育的第一项功能。“观”,就是看,能够博览群书,理解艺术,理解人类文化史上的成果。一个人要提升阅读量,提升理解能力。“群”,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群体意识,要有对社区、国家负责的精神。“怨”,是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通过教育,能够把不同意见恰当地表达出来。教育有两大使命。第一个使命,就是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把人类历史上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传承文化”不是让人记住文化的知识,而是通过文化使人文明化。如果我们不传承人类的文化,人类的行为就没法文明化。所以,人不仅是生理学的产物,还是历史学的产物。我们的思维方式、灵魂里住着古人,住着孔子:如果问一个没有读过《论语》的小孩:你要做小人,还是做君子?他一定会选择做君子,不愿意做小人。这些价值观是怎么来的?就是通过教育,把文明“化”到人的灵魂和头脑中去。这也是教育从人类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具有的本质性的、最原始的使命。教育的第二个使命就是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技术,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今天的教育重点就在第二个层次:拓展知识的边界——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学者、专家、科学家,能够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增加新的知识,把新的科学和技术不断地推向进步,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改善人类生活的物理的空间。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是手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就是心灵的教育。手的教育能让人更有动手能力,而文化的教育能让心灵变得柔软、温暖、慈悲。孔子晚年,他家里的一条老狗死了。孔子跟子贡说,你把我的狗拿出去埋了,埋它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包好,不要直接把它亲土而葬,不要把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孔子还讲了中国历史上人对待动物的很文明的态度。他说:古人葬马用的是旧窗帘,用窗帘把马裹起来。葬狗用的是车盖,可能是把车盖反过来,把狗放在上面。我现在既没有车,也没有盖,那就拿我的席子吧。最后,他让子贡拿自己的一张席子,把那条狗一卷,然后一再地嘱咐子贡,不要让狗头被土直接埋着。通过这么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有多柔软;孔子在让子贡去葬一条狗,子贡如何受到很深的影响。在孔子的时代,教师可能还具有传授知识的职责,因为那个时候知识传播的渠道不是很多,载体也不是很多。比如孔子教《诗经》的时候,《诗经》是用竹简写的,没那么多地方摆放,而且《诗经》的成本很高,就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册。但在今天这个时代,知识传播的渠道这么丰富多彩,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在教学生知识的话,这个老师必然会被淘汰。那么,老师所起到的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价值的判断上引领学生。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老师?能“温故而知新”的人。这个“温故而知新”,一般理解就是掌握旧知识,还能掌握新知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温故”可以说是强调知识,“知新”不是强调知识。“知新”是能够对这个世界上层出不穷的新的事件做出正当的判断。所以,孔子的意思是,有知识且有判断力的人才能做老师。如果有学生问你:“老师,最近发生的某件事,你怎么判断?”老师要能对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做出判断。老师的观点未必是对的,但老师要问自己:我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的逻辑是什么?我的价值出发点是什么?老师的逻辑、价值观、价值的出发点一定要是对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就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了。但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素质教育。第一,知识不是素质,第二,技能不是素质。它们有助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但是本身不是素质。孔子曾经也意识到很多人是因为他知识多才觉得他厉害,他专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跟他的学生子贡讲,你是不是就认为我知识多?他的原话是:“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一听,说,对呀,你就是学了很多知识,所以我们都很崇拜你,拜你为老师。然后孔子说:“非也,吾道一以贯之。”他说,不是这样的,我是有判断力。知识多不代表素质高。但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基本的知识,知识很重要,它是这个世界的边界。你的知识到哪里,你的世界的边界就到哪里。但还要考虑一个要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无限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如果我们把学习知识理解为扩展生命的宽度的话,那我们生命的宽度有无限性,我们没有办法在无限性上较劲。还有一种叫生命的高度,高度就是人的判断力。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最核心的能力,不是他的知识宽度,而是他的判断力和精神高度。我们今天读《论语》的时候,把《论语》变成了填空题、知识化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仁”——仁义道德的“仁”,它不属于知识概念,它属于价值概念。但是我们今天的考试把它变成知识概念了,让学生解释这个名词概念。孔子在《论语》里跟他所有的弟子们讨论“仁”的时候,从来没有给它下过定义。学生们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给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孔子不是在下定义,这实际上就是在暗示我们,他所讲的“仁、忠、义、信、诚”都不是知识概念,而是价值概念。如果我们将来需要通过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来展现自己的精神高度的话,那么技能和知识都很重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这样的精神高度能够展示。比如弹钢琴,钢琴不仅是个技能,在你演奏的时候,钢琴所能体现的是你对音乐、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乃至于你通过这首曲子对整个人生的理解。同样的钢琴曲,为什么克莱德曼弹跟郎朗弹不一样?我们能不能用电脑弹出一样的东西来?绝对的技能上的完美可以通过电脑做出来,但为什么每个人弹得不一样?为什么你就达不到那个高度呢?如果一个人不去读很多书,对人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对世界没有慈悲,没有爱,没有这样的东西,弹多少遍也没有办法达到那个高度。技能只是展示精神高度的一个手段,如果没有精神高度,手段是没有东西可以展示的。什么是素质?孔子、孟子都已经讲了。孔子讲的素质,就是我们前面讨论的“兴、观、群、怨”。假如一个人有情怀、有判断力、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觉得他是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假如有两个学生,一个人做到了“兴、观、群、怨”四个字,另一个人会四样技能:会弹钢琴、会跳芭蕾、会打跆拳道、会书法,哪个人才是有素质的人?哪个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哪一个更有可能拥有更好的人生?在《生命摆渡人》中,那个送快递的小哥汪勇,他在技能层面没有特别出类拔萃,但是他在危难来临的时候,能够扛起那么大一摊事,那种情怀、能力、判断力、组织力,就“兴、观、群、怨”的感觉。实际上,素质就是“将来能不能扛事”。即使会那么多的技能,你能扛事吗?家庭的事情、国家的事情、社区的事情发生了以后,你能不能扛,有没有扛的意愿、能力,这才叫素质。除了孔子的“兴、观、群、怨”四个字可以解释素质,孟子讲的“四心”也可以解释什么是素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人有“四心”,“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慈悲心;“羞恶之心”就是知不知道是非、正义、对错;“辞让之心”就是知道不知道谦让;“是非之心”就是能不能判断善恶。
理想的教育,就是人类的教育在最初状态下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教育曾经有过的“高尚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高尚的内容”就是不要把教育变得太功利、太实用化。我们能不能更多地带领学生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有人觉得,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是让学生不面对现实吗?其实恰恰相反,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正好能培养他反观现实的能力,能把他的精神拔到一定的高度,能让他俯瞰人生,在一个高度上把人生看透。“高尚的内容”不是我们讨论一些高雅的问题,而是我们能不能脱离一些特别实用的、功利的、工具化的教育,更多地进行一些培养人自身思维能力的教育。人生是需要功利的,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只是我们生命中的底线,它不代表我们生命的高度,更不代表我们人生最终追求的那个理想的境界。所以教育首先要有“高尚的内容”。不光孔子的教育关注“高尚的内容”,古希腊的柏拉图学院也是这样。柏拉图学院也教几何学,它的教学核心可能就是数学,但是他们教数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去丈量土地,去搞财务运算,是为了让人的头脑建立一个架构,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在生活的具象上打滚。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让手拥有某种能力,“高尚的内容”能让你的头脑有更强的思维能力。有人说,这些是不是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老师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甚至没有把《论语》通读过一遍,那怎么才能施行这样的教育?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首先不是现在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现在有没有这个愿望。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老师都像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但我们能否有这个目标?很多时候,我们确定目标不是为了到达,而是为了出发。只要有这个目标在,我们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所以重要的是,老师有没有这个愿望。比如一本《论语》一共一万九千多个字,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至少是中文专业毕业的,要读一本《论语》对他来说,应该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所以关键是愿意不愿意。教育的理想状态,也不是每一步的结果都要达到理想的状态,问题是朝不朝这个理想的状态去努力。不是尽量达到这个目标,而是力所能及地把能力都发挥出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越来越好。我们是自己岗位的管理者,只有尽岗位管理之责任,才能收获尽责任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