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群展 “出门写生!”以及艺术家杨沛铿在中国内地的首场美术馆个展“软螺”于2024年10月27日在阿那亚艺术中心正式开幕。
出门写生!
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近些年,人们更加频繁地走向户外,重新探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此次展览将试图唤醒“写生”——这一人人皆可行动,却日渐僵化的方法——作为艺术创作本身,及其作为一种日常实践,激发个体创造力和面对现实的潜能。
以阿那亚在北戴河和金山岭的两处社区为出发点,此次展览汇集了5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纸本、影像、雕塑、声音和装置作品。其中,10位艺术家和4个艺术小组亲身来到这片或许看似平凡的华北平原末梢,以各自敏锐的洞见与充沛的生命力向外突围、向内开辟。他们不断拓展着写生的概念和媒介性,以及这一行动框架的当代意义。
至此,写生绝不仅限于技法的训练,它是转化具身经验的创作本身,是主体性建构的精神实践,更是一次既日常又勇敢的行动。
此次展览由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策划,与艺术家陈萧伊和策展助理高良娇共同组织。展览将持续至 2025 年 3 月 2 日。
参展艺术家(* 委任创作):
陈萧伊 *、黎朗 *、刘任 *、栾雪雁 *、那林呼 *、史国威 *、王俊 *、王音、徐晓晓、杨圆圆 *、张东辉 *、庄辉 *
艺术小组:
ONS 绘画小组 *(参与此次委任创作共 14 人)
李牧 x 知恩 x 张芳 *
张涵露 x 万青 x 欧飞鸿 *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 *(徐灿阳、杨堉、李君骁、朱惟希、王小艾、柴子瑞、张玥、李佳卿、邢梦萱、王誉霏、吴林泽、久野太阳、张云从龙、杨远、徐圣伦、朴相奎;指导教师:梁硕、吴尚聪)
写生作为创作
展览以在北戴河和金山岭的写生开启,展现了艺术家们如何持续地探索绘画语言。进入2展厅,栾雪雁、史国威和王俊的创作进一步超越了对客观现实的描绘,各自通过删减、叠加和涂抹等方法向我们呈现出他们切身感受到的真实。那林呼和央美雕塑三工则通过声音、雕塑和行为打破了传统写生的媒介限制,拓展了我们对于写生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理解。
栾雪雁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史国威,《遗产》,2024
激光银盐纸基、液体颜料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王俊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那林呼,《旅行日记》,2024
彩色有声录像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装置外形设计由声音艺术博物馆原创,经授权使用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ONS绘画小组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写生作为行动
无论是徐晓晓沿长城跨越中国北方的拍摄,还是央美雕塑三工在燕山河谷间的下乡写生课,又或是王俊重走赵望云塞上写生之路,这些创作在切身的行动中展开,彼此印证。张涵露x万青x欧飞鸿作为艺术小组的参展,又进一步打开了个体与集体创作之间的复杂张力。艺术家庄辉对写生作为一种生产机制展开反思,而黎朗则将镜头转向人与社会空间,激发了写生这一行动进行社会关切的潜力。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2024年春季下乡写生课习作展示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张涵露x万青x欧飞鸿,《五日谈》,2024
五频视频静帧和音频、墙绘、装置、视频、信件、摄影、纸板绘画
尺寸可变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庄辉,《祁连山系 - 15》,2016
单频影像(彩色、有声)
10 min.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黎朗,《北戴河·致大海》,2024
双屏录像
18:58 min.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写下生命
艺术家通过写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内心,他们不只是寄情于景,而是进行着更具主体性的自我建构。李牧x知恩x张芳一家人在金山岭脚下的村落驻留两月有余,生活即是写生;在晦暗之时穿越北方山脉,陈萧伊融入庞然时空捕捉另一种感知光谱;杨圆圆让一个被遗失的电影角色通过AI,如滴水成海般重构记忆;刘任以老舍的七言绝句为灵感,完成了一次以北戴河为情感纽带的再写生。
李牧x知恩x张芳,《长城下的植物》,2024
植物标本、绘画、影像、写作、照片、物件等
尺寸可变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现场图,“出门写生!”,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杨沛铿:软螺
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此次展览是杨沛铿在中国内地的首场美术馆个展“软螺”,展出了与 Gasworks(伦敦)和 Para Site(香港)共同委任的大型雕塑及7件全新创作。委任雕塑《滑捋捋的树》是伦敦汉普斯特德荒野中一棵橡树树干的等比例复制品,人们的不断摩擦使其倾倒,树皮也变得出奇光滑。作品由肥皂制成,散发着幽香,指向了夜间树林里幽会者之间充满了欲望与权力关系的场域。而肥皂与身体的触感关系又提示了亲密行为中的暧昧与身体性。在一旁的照片里,两根钟乳石柱在超越人类历史尺度的时间性中逐渐趋于交合,隐喻了情感关系中的试探、靠近与不可得。
现场图,杨沛铿,“Soft ground”,Gasworks(伦敦),2023
摄影:Andy Keate
© 杨沛铿
图片致谢艺术家
杨沛铿,《呼吸中的隐士》 ,2020
澳洲大香螺、共振扬声器、声音
57 × 27 × 27 cm
摄影:South Ho Siu Nam
© 杨沛铿
图片致谢艺术家
杨沛铿,《不远矣》,2020
收藏级艺术微喷
150 × 100 cm
© 杨沛铿
图片致谢艺术家
杨沛铿,《海岸看更(秦皇岛)》 ,2024
收藏级艺术微喷
60 × 40 cm
© 杨沛铿
图片致谢艺术家
萦绕耳畔的呼吸声来自作品《呼吸中的隐士》,它或许可以被看作艺术家对自己谨慎独行的创作状态的“自述”。更多的小海螺散落在四周展墙之上,它们善于潜伏,大都伴随着潮汐在海浪的掩护下现身,像极了某些社会少数边缘群体。橙黄色的幽光、渐变的墙漆与混入沙粒中的香气逐步对观众施以煤气灯效应般的心理作用,动摇其对自身主体性和所处时空的明确性。让我们就像“软螺”般卸下坚硬的防御外壳,柔软地随着艺术家进入一个介于公共与私密、藏匿与暴露之间的欲望空间。
现场图,“杨沛铿:软螺”,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日
摄影:孙诗
此次展览由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与策展助理蒋若禹共同组织。展览将于2024 年 10 月 27 日起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 2025 年 3 月 2 日。
此次展览与 Gasworks(伦敦)和 Para Site(香港)合作呈现。
图文致谢:阿那亚艺术中心
沈少民:将研究进行到底,吃进胃里的诗歌
市场水温如何?来自西岸艺博会15家画廊的观察
“卷”起艺术热浪的ART021 ,vip首日与20家画廊聊了聊
11月,上海的展览已经卷成这个level了(画廊篇)
调频至“上海时间”,11月展览氛围已拉满(美术馆篇)
上海、香港到纽约,20件王炸拍品能否为市场带来转机?
杜曦云:方力钧画中的世俗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