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学报》2024年第40卷第16期刊载了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谭丽丽、冯璞玉、刘德立、乔学瑾与李保国的论文——“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平原作物灌溉策略优化模拟”。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2301294)资助。
引文信息:谭丽丽,冯璞玉,刘德立,等. 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平原作物灌溉策略优化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24,40(16):84-93.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2189
研究目的:
定量化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农田水分利用和作物产量变化,并探究适应气候变化的灌溉策略对水资源紧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改进的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与CMIP6(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的大气环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相结合的方法,在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 SSP2-4.5和SSP5-8.5)下评估了未来时期(2041-2070年)海河平原实际蒸散量、灌溉量、地下水净使用量(net groundwater use, NGU)和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探究了未来气候情景中适宜的作物灌溉策略。
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1)与历史时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时期区域年实际蒸散量增加5.5%、年灌溉量和年地下水净使用量分别减少5.9%和25.8%。在SSP5-8.5情景下,年实际蒸散量的增幅最低,年灌溉量和年地下水净使用量的减幅最高。
2)相较于历史时期,未来时期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4.3%和6.5%,其中夏玉米产量增幅随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增强而降低。
3)在未来气候情景中,雨养夏玉米结合冬小麦拔节期进行灌溉(灌水定额为25 mm,根据自动灌溉系统确定灌水频率)或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该区地下水资源恢复。从确保粮食安全的视角,推荐雨养夏玉米与冬小麦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溉相结合。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水资源合理规划、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由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tcsae@tcsae.org
发布征集
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稿至我刊公众号,包括但不限于创新科研成果、科技写作技巧、书籍推介、优秀科技工作者介绍、科研团队招聘/招生、行业资讯以及相关活动等农业工程领域信息。
公众号文章投稿邮箱:abe-newmedia@tcsae.org
»» 点击 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