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浦口段“春江十里”焕然一新、老山景区生物物种总数不断增加、水墨大埝旅游区成功上榜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按照“保护修复-生态培育-产业引领”的“三步走”战略,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治理,最大力度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让“生态美、景观美、家园美”成为浦口丰厚的“生态家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近年来,浦口区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政策、措施。浦口区开展了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整顿企业47家,拆除建筑物约13万平方米,清除水泥地坪、砂石地坪等150万平方米……在全面整改基础上,共投资约70亿元完成各类岸线保护修复项目38项,全面复绿、增绿。
浦口区严格执行“十年禁渔”各项政策,将渔民变为“长江江豚守护者”,实行“岸线长”负责制。目前长江浦口段长江江豚数量稳定在20头左右,年均观测到的长江江豚记录达2000头次。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浦口区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国家级重大修复工程),完成25个历史遗留矿山共192.7公顷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打造高旺河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包括17个生态治理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不只聚焦长江岸线,浦口区把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老山生态修复、全域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坚持保护与修复“两头抓”,擦亮了浦口的“生态名片”,处处尽显生态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浦口区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养多样化的生态产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坚持“改”的同时立足于“建”,浦口区在长江岸线先后建设了东龙山郊野公园、舟营公园、驷马河公园等体现造船工业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在滨江湿地大范围实施退养还湿工程,着力打造了三桥生态科普园、绿水湾湿地公园等一系列以湿地地貌为主要特色的郊野公园;在老山采取“养山育山”措施,依托废弃矿山市场化治理模式,打造亚洲最大综合室内乐园“龙之谷”和超五星酒店蜂巢酒店,推动文旅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度融合发展,在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同时,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修复和可持续利用。
全境增绿意,山水即美景。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生态基底,浦口区依托大都市近郊区位,创造性地推出“都市微度假”发展模式,率先建立文旅产业链长制,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入选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创成首批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获评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书法)艺术之乡,做强浦口“国字号”文旅矩阵。
近年来,浦口区开始向“新”出发,积极打造自然资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促使生态环境治理带来更多经济价值。
立足滨江生态优势,浦口区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在浦口高新区2.28平方公里核心区内打造无人机特色产业园和创新中心,以长江南京段98公里水域为辐射区,开展无人驾驶航空试点工作,陆续开发长江物流、森林消防、植被调查等多种应用场景,成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
聚焦“地标性产业高地”,浦口区优先把集成电路及其上下游产业安置在距离长江岸线7公里左右的地方。集成电路产业以华天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了“设计环节有集聚、制造环节有龙头、封测环节有影响、配套环节有支撑”的产业格局,浦口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围绕生态治理优势,浦口区充分激发土地资源价值,积极打造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针对农业特点,就近就便布局万亩中试孵化展示基地,以高程度开放共享支持绿色农企创新发展。目前,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已累计签约和注册农业高科技企业100多家,其中3家企业成果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文中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私信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来源:龙虎江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