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 南京,满眼皆生态

政务   2025-01-17 14:15   江苏  

推开门,打开窗

 抬头看到“天空蓝”

 俯首可见“碧水清”

南京,满眼皆生态

⛰️☁️🍃🌊

全市优良天数比率85.8%,国省考断面水质100%优良,生态环境系统受理信访投诉同比下降29.6%……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南京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力推动的成果。

今天(1月17日)上午

南京市新闻发布会召开

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及工作开展情况

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哪些工作?

一起来看看吧

向左滑动图片查看下一页👈

·

·


回首2024

南京生态环境实现两“高”




















一是高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全市PM2.5浓度28.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个百分点,南京都市圈第1,连续5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85.8%,同比增加15个优良天,南京都市圈第2,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3,顺利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此外,多项指标刷新历史记录,优良天数比率、大气综合指数、PM10、NO2、CO等多个指标达到2013年新标准实施以来最优,臭氧指标达“十四五”以来最优。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连续6年优良比例保持100%。11个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和18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优良比例均保持100%。



二是高标准完成督察配合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的配合保障工作,各项整改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南京市高质量推动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入选生态环境部正面典型案例。与2022年第二轮央督相比,我市信访件总数减少3.6%,重点件减少14.3%,不满意件减少36.6%,重复件减少7.9%。2024年,我们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噪声扰民、餐饮油烟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受理信访投诉同比下降29.6%,环保民生福祉有力维护。



美丽南京建设

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岁序更迭,华章日新。回首2024年,全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美丽南京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狠抓源头减排
深入治气贯穿始终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以减碳和治污协同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为主线,我们紧盯“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大户减排,深化28家排放大户友好、深度减排,推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达A,进一步削减排放总量。我们全力推动治气项目落地见效,滚动生成1678个治气项目。聚焦VOCs全过程治理,指导企业累计安装低泄漏呼吸阀1734个。我们多举措推动移动源治理,推进淘汰国三柴油货车1159辆,淘汰国四柴油货车5739辆;强化用车大户环保门禁监管,累计完成283家重点企业门禁改造联网;全域禁用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我们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十达标”落实,持续开展道路积尘和裸土覆盖监测,全市国控点降尘量均值2.3吨/平方千米·月,同比改善11.5%。规范整治餐饮服务单位4011家,累计安装高效油烟净化器1829台套,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这一年,我们巩固治理成效

全域治水持之以恒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我们组织实施了水源保护、污染减排、生态修复、风险防控等四大类90余项重点工程。组织开展漆桥河双固桥、北十里长沟东支红山桥等重点断面溯源,实施秦淮河、滁河等主要河道调查及预警监测,持续开展重点国省考断面关联排涝泵站前池监测,全力保障水质达标。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流域内21家涉磷企业分级分类整治,太湖水质30年来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标准。开展石臼湖生态修复路径研究,联合安徽马鞍山市制定实施《石臼湖蓝藻水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共同维护石臼湖“天空之镜”美景。深入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质分类处理,建成运行新港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扩建工程。完成全市重点河湖的水生态调查与评估,长江、太湖、秦淮河、滁河、水阳江、石臼湖、固城湖各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过99%,全市域入河排污口已基本完成排查并初步建立底数清单。

这一年,我们擦亮绿色名片

生态修复持续推进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我们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南京老山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建设,建立9家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我们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的监管,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建成栖霞八卦洲污水处理厂、溧水方便水库饮用水源地陈墩库区、高淳桠溪街道污水处理厂3个生态安全缓冲区,江宁新济洲、浦口老山、六合金牛湖、溧水无想山、建邺江心洲5个“生态岛”试验区入围省试点项目。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南京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这一年,我们守好安全底线

筑牢屏障严防风险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我们不断强化土壤环境安全监管,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4%以上,达到省定目标。我们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完成20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50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确保“住得安心,种得放心”。我们加强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持续提升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推动建成400余个无废细胞,形成“无废实验室”“无废园区”等7个示范样本。我们完善辐射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60家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标准化建设评估。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有力应对滁河客水污染事件,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守牢环境风险底线。

这一年,我们提升现代化能力水平

服务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我们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和“重大项目环保服务保障八条措施”,对506个省、市重大项目全程开展环评指导服务,南京港规划、扬子扬巴轻烃项目、金陵石化高端日化、金陵亨斯迈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全市132家企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106家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家企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十四五”期间,全市已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19451吨、氨氮2885吨、VOCs5323吨、氮氧化物9182吨,前三种污染物已超额提前完成省定减排目标,而且有力支撑空气质量改善和优质重大项目落地。我们强化助企帮扶,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指导申报中央、省级专项资金项目103个,争取上级资金3.97亿元。积极指导企业申请省级绿色金融奖补资金,全年申请绿色债券贴息资金共计1898.05万元,南京首笔“环基贷”项目贷款资金1.5亿元顺利落地。我们持续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工作指南》《石化行业高架火炬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均为相关领域的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我们深入推进监管创新改革,“环评打捆审批”改革被市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评选为第二批创新应用场景。我们坚持科技赋能,构建“天空地”全覆盖的“智数化”生态环境智慧平台,强化非现场监管能力,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精准化和服务的高效化水平。


全市大气治理工作情况



克服了年初全国长时间、大范围跨年霾污染的不利影响,持续推动夏季臭氧攻坚战,打赢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保卫战,实现PM2.5浓度同比改善、全年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各项指标全面完成省定目标,全年优秀天数112天,首次超过100天,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进一步强化团结治气、合力攻坚机制

一是定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7年与各板块、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订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在内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局牵头制定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细化工作举措和治理任务,锚定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改善不放松。

二是定方案。市政府印发《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作为落实国务院第三轮大气治理重要性引导文件。方案明确2024年至2025年大气改善目标,细化9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89条工作清单,涉及36个部门和12个板块,全面推进我市大气污染物持续减排,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定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高频次调度大气治理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我局常态化发布大气环境质量数据,逐项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



进一步提升全域治理、深度减排成效

工业污染防治方面。紧盯重点行业。坚持一行一策、分类治理,完成包括铸造行业在内的第一批行业整治,2024年度创建绩效A级企业15家,B级企业39家,引领性企业3家,A级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推动实施汽车制造、包装印刷、玻璃钢、家具制造、建材、玻璃等第二批重点行业深度治理,207家企业对标对表实施整治提升。紧盯重点大户。指导全市钢铁、电力、水泥等排放大户实施友好减排,污染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完成燃煤电厂全负荷脱硝改造,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标;推动4家水泥企业和2家焦化企业全面启动超低排放改造。紧盯重点环节。聚焦氮氧化物、VOCs协同减排,在储罐治理、清洁原料替代等关键环节推动形成一批治气工程,已累计完成339台储罐深度治理改造,全市63家汽修企业完成全水性替代,形成VOCs减排量超2500吨/年,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减排任务。

移动源污染防治方面。在持续淘汰国三柴油货车基础上,联合交通部门通过设备更新补贴方式加快淘汰国四营运柴油货车。联合城管、建设、交通部门推广新能源货车,建成4支新能源重卡车队。会同公安部门印发《机动车排气污染联合执法现场查处工作规范(试行)》,联合查处超标车83辆、破坏污染控制装置12辆。提升重柴OBD在线监控、重点企业门禁改造联网、黑烟车抓拍等非现场监管手段,累计发现和整改问题3329个。

扬尘污染防治方面。全面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十达标”要求,持续开展道路积尘和裸土覆盖监测,提升道路保洁水平。联合建设、交通、水务、城管等部门开展6轮扬尘污染防治帮扶。将“十达标”纳入差别化管理工地条件,推动建设差别化管理工地398个。鼓励162个工地采取高效喷淋抑尘措施,提升降尘效果。

餐饮油烟治理方面。关注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聚焦“两大两集中”,推动餐饮油烟规范整治、提质升级,全市涉油烟投诉较2023年下降55%,让烟火气更清新。



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指导帮扶举措

资金支持方面,组织专场培训,对重点项目现场服务,“十四五”以来累计辅导企业申请国家和省市大气污染防治奖补项目42个,补助资金5.8亿元,减轻企业治污压力。

帮扶指导方面,先后对江宁、六合、高淳、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等区域开展大气专项帮扶,提升相关板块治气水平;对绩效评级企业进行专门指导,两钢四化首次全面达A,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制度建设方面,全国率先制定城市级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标准和石化行业火炬气监测标准,让全市设备管线密封点、火炬管理更高效。


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情况



年度60项水环境治理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2.3%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六年位列全省首位,并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顺利通过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5年

市水务局将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持续增强水环境基础设施“支撑力”。聚焦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城东、城北等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提标改造,基本完成江心洲污水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完成主城60公里污水管网修复改造,实施方家营大塘、南京南站等调蓄池新建改造工程,新增调蓄能力2.2万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8%。



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稳定性”。抓好干河沿暗涵、怡康河等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推进板桥河等跨界水体联治共保;强化河长巡河护河履职,优化调度和监管维护,全力保障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100%达优良、城市水体“消劣提质”任务100%完成、城市黑臭水体100%及时动态清零。



持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扎实做好各级督察交办涉水事项整改和常态化巡查检查,持续巩固整改成效;推进石臼湖、滁河等跨省界幸福河湖共建,推动城市建成区水体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密切关注媒体监督和12345投诉等老百姓身边的水污染、水环境问题,及时跟进整改和回应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水生态环境新期待。





答记者问环节

大家关心的那些问题

一起来看看~



 


问: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南京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青:

2025年,对于确保“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谋好篇至关重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目标是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十四五”规划目标,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主要工作思路为“四个统筹”:

一是统筹当前目标和长远规划。兼顾“十四五”目标完成和“十五五”全面谋划,既紧抓当前当年任务,又稳步推进“双碳”等中长期规划实施。

二是统筹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当好“裁判员”也做好“服务员”,帮扶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做到监管有力度、执法有精度、服务有温度。

三是统筹强本固基和创新添彩。既深入推进补短板的基础性工作,又打造出更多诸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天幕工地、秦淮河美丽河湖等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南京特色亮点。

四是统筹指标改善和群众满意。重点关注群众对身边环境质量的切身感受,让抽象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现为群众可见可感的生态环境福祉,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主要工作举措为“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环评承诺制审批等改革,强化非现场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助企帮扶。加快推进“两钢四化”存量减碳、增量近零、碳资源化。推进全国碳市场交易扩围,指导督促涉碳交易企业完成履约。

二是坚持巩固治理成效。强化VOCs全过程综合治理,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健全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推进长江入江支流治理,全力推进美丽河湖试点城市申报。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三是坚持强化底线思维。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转移过程信息化监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期保质整改到位。加强制度化成果运用,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有力解决“城市病”问题。

四是坚持全面综合施策。加强部门协力,实现全面融合、触角延伸。推广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积极争取各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推广绿色金融产品。持续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最广大的生态环保统一战线。


问:刚刚的发布内容中提到,南京生态环境部门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围绕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南京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宁晖:
为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2025年,我局将以服务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切实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为目标,以有效解决堵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重大项目服务。联合发改、工信等部门,建立各级各类重大项目服务清单,实施环评清单化管理,逐一建立服务信息卡。深化上下协同、提前介入、专班服务、绿色通道等机制,建立部门、园区、企业协调事项清单,专人负责,精准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二是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助力我市“426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智改数转”、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装备更新清洁原料替代等项目通过“先建后补”、“告知承诺”、“豁免环评”等措施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打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合拳。 
三是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大力宣传 “环保贷”“环保担”“环基贷”等绿色金融政策,指导并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低成本融资;继续组织“绿融金陵”政企银对接活动,邀请更多金融机构宣介绿色金融信贷产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四是优化环境执法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持续推进“非现场监管+精准执法”,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手段,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提醒、预警信息,助力企业提升自我管理水平、避免违法行为。


问: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水生态环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南京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南京市水务局水环境建设处处长张晓峰:

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河湖水环境质量,也关乎城市的安全韧性。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62座,总处理能力达350万吨/日。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扩能。秉持急用先行的原则,科学谋划布局,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完成城南、江宁城东等11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7万吨/日。下一步将加快推进主城城东、江宁谷里等污水厂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污水处理能力,预计至“十四五”末全市生活污水处理总规模可达368万吨/日。

二是改造提标。2023年省政府批准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水厂出水氨氮、总磷等指标执行新的更加严格的标准。对照新标准,全市共有城东、城北等32座污水厂需提标,目前已全部完成方案编制,正有序推进提标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以进一步提升污水厂处理效率,充分发挥其污染物减排效益,保障水环境安全。

三是打造标杆。围绕水质、节能、降碳、资源利用、环境优化、系统协调等指标,积极打造绿色低碳标杆厂,推动全市污水厂向更绿色、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2024年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以其“厂网河湖”一体化等方面的优良举措和实践应用,入选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目前,我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正按照绿色低碳标杆厂的标准实施扩建。


编辑:杨柳


空气质量预报

1月18日空气质量良-轻度污染
AQI范围95~115
首要污染物NO2
往期推荐: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小编来探会,听听代表们怎么说!


17日17时起,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策划:石勇张健
审核:王振坤、唐伟利
发布:沈茜煜

南京生态环境
来吧!让我们在美丽南京的共建共享中,有你的声音和身影、有你的支持和参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