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拜读焦作市政协推出的一套卷轶浩繁、记述焦作乡村文化的巨著——《乡村记忆》,这部充满温情的书籍,是怀川大地历史的胎记,朴素的衣着,文化的徽章。当读到《沁阳市卷》“沧海桑田校尉营”一文时,该村石板与石笔的制作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勾起了岁月的记忆,于是便有了该文的题目。
石板与石笔的回味
文/温小国
看到这个题目,对于今日之中青年来说是否有些诧异,石板、石笔是什么东东呀?不急,让笔者慢慢道来。
石板、石笔是40、50甚至60后这几代人少年时学习的必备用具。在建国之初的物资匮乏年代,这一风靡大半个中国的学习用具,就出自豫西北太行山南麓,“太行八陉”中太行陉出口处的一个古老村落——校尉营。那里有我国最古老的古邘国防洪工程——古岭,有孔子的车辙印,有古驿道和茶马古道,是出入晋豫的主要通道之一。
据校尉营村史载:该村村民多为大明兵丁的后裔,青壮年以挑担为生,沿着山脊走羊肠坂道,与晋人进行货物交换。将一担担“怀货”挑进大山,换回山西的煤炭、铁货,校尉营人就这样一代代艰难地在这里繁衍生息。
一个偶然发现,改写了村民们的生活轨迹。
相传,该村有一位落第秀才,在太行山采药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山中有种软石料,因其既软又白,就在青石板上写诗抒情,字迹清晰且久不褪色。于是,秀才随即请人采来几块软石,用锯把软石锯成块,然后再锯成条,这便是“石笔”的雏形。后来,有人用石笔教孩子练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省钱,又实用。
用石笔教孩子练字的事情一经传开,村民们竞相效仿,都想方设法到山上弄些软石回来,锯成石笔让孩子们练字。于是乎“星火燎原”,需求量大增。精明的校尉营村民从开始的沿街叫卖,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到将石笔走出怀川,最后辐射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石板是石笔的配套产品。聪慧的校尉营村民,把软石锯成板块,再用刨刀将两个面刮平,把石板坯块放在土窑里加盖麦秸用文火慢烧,三五天后,板块就变成了黑色。出窑后镶上木框,一块石板即告成功。石板与石笔的完美结合,更让学童们爱不释手,因其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经济与社会效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板、石笔由大队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那时的校尉营村几乎家家都在做石笔生意,男人锯石笔,小孩数石笔,妇女捆石笔。高峰时日产石笔达4万余把(1把即一捆、20支),产值近万元(当时的价格),产品远销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内蒙等地。
(石笔)
笔者是1962年上的小学,那时国家刚从三年自然之害中走出来,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上学时纸张是消费不起的,一般只有在考试时才会用到纸张。平时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全靠石板和石笔。这一学习必备文具,基本要用到初小毕业。
那时国家仅普及初小教育,小学分为两个阶段:一至四年级为初小,五、六年级为高小。如果考不上高小,也就只能辍学了。
当年使用的石板一般长20厘米、宽12厘米左右、厚度在0.5厘米左右。一般还要外加一幅木框,以防止摔坏和磨损。有的还要在木框的一个长边钻两个孔,穿上绳子,这样便于携带或手提。买不起带框石板的家庭,就只好用“光石板”块了,它便宜两毛钱,其实更易破损。石笔则长短、粗细不一,它是一种比篆刻用的石料软得多的白色滑石,用小刀稍加刻削,即可在石板上写出很小、很清晰的字。一块石板的两面能写出不少字来。
在石板上写满字后,可以随时擦掉。爱干净的女生在石板上带一小块擦布,可把经老师检查过的字迹擦得干干净净,既干净又省力。男孩子可就“浪荡”多了,嫌麻烦,写过后就用袖口或吐点唾沫随便一擦,时间一长,个个的袖口都是铮亮乌黑,手也变成了“黑炭锤”。尤其是天热的时候,不小心再擦擦汗,放学时会变成“小花脸”。
上课的时候,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学生照着在石板上写。当教室鸦雀无声时,你能听到石笔与石板碰撞的嗒、嗒嗒声,好似一支优美动听的交响曲。有时老师在黑板上出几个造句或几道算术题,学生在石板上作完后,将石板摞在讲台桌子上,待老师批改打上分数,再把石板分发给学生。不仅是语文、算术题用石板完成,就连美术画画等也是在石板上完成的。
依稀记得,在四年级以前基本用的全是石板,直至四年级才开始用铅笔、蘸笔,用上了5分钱一张的白纸,一张白纸可裁割32页装订成的作业本。但石板仍未离开,依旧作为演草、练习之用。
未上学前,家里就有一块石板,那是姐姐、哥哥他们用过的,很是光亮。母亲却从来不让我碰,以备上学后使用。学前会认、会写的几百个字,都是母亲用小树枝写在地上,让我照着比划练就的。
上学后,背上了书包,用上了姐、哥用过的石板。只可惜没过多久,就被我给“报销”(摔碎)了。新买的石板不一定会和旧木框相合,那就只好用不带框的石板了,因为带框的要比不带框的贵约2毛钱。也许是小时候比较调皮的缘故,打碎石板成了“常态”。每打烂一块石板就少不得挨一次揍,或是罚跪,或是屁股上挨数下父亲的厚鞋底。要知道,那时买一块石板需要一个壮劳力两三天的劳动付出,一个劳动日的报酬在年终结算时也就值一毛多钱。
有时“家无分文”是当时农村家庭的普遍现象,日常生活靠的是“鸡屁股银行”,一枚鸡蛋可以到供销社卖5分钱,换回点食盐和生活必需品。买一块石板就需要几个鸡蛋钱。当家里的鸡蛋不够时,就需要等待,这时写字就要用石板碎片了。这就是挨揍的原因。石板打碎的多了,难免引起“大家”的愤怒,姐姐找来一个旧纸箱,命令我必须把打烂的碎片捡回来保存,以示警醒。待到三年级以后基本不用石板时,将我打碎的石板拼起来,竟达到28个。这一数字成了童年时姐姐、哥哥“挖苦”我多年的话题。
岁月如梭,倏忽间与石板、石笔已别去快一个甲子了,那可是我们这代人低碳生活的见证呀。
沧海桑田,人生如梦境。随着社会的进步,60年代后,石板与石笔逐渐减少,而今已完全消失。偶尔坐在电脑前敲字的我,看到石板与石笔的起源,不由又想起儿时的往事,感到既温馨又怅惘。天地玄黄,人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多少事值得我们叹息回味啊!
2024年11月
(石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温小国,河南省武陟县人,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焦作黄河河务局局长、河南黄河设计院院长、河南黄河河务局副总工程师等职,2016年退休。一直从事黄沁河修防管理与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出版专著4部,在人民黄河、黄河黄土黄种人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作者往期作品链接:
《涛声里的梦》
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1、关于投稿:文学作品,均可。作者简介,得有。个人美照,随你。
2、投稿邮箱:1061201688@qq.com ,投稿前关注《涛声里的梦》公众号。
3、声明:只发作者原创作品,内容积极向上,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涛声里的梦》文学主编——相 茹
《涛声里的梦》责任编辑——小敏儿
《涛声里的梦》责任编辑——小象象
《涛声里的梦》美术编辑——小珂珂
《涛声里的梦》文字校对——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