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国|明清故道最后一段堤防之形成

文摘   2024-12-15 21:48   河南  



点上面蓝字关注吧!    

明清故道最后一段堤防之形成

文/温小国


历史上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下游河道的迁徙就像一把扇子,以位于武陟县的沁河口为轴,在华北大平原南北摆动,南抵江淮,北达天津,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从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算起,至民国27年(1938年)郑州花园口扒口止的2106年间,黄河有380年决溢达1590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重大改道达6次之多(见下图)。

黄河重大改道示意图

最早记述黄河流路的当属《尚书禹贡》了,人们习惯把它称作“禹河”。禹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海”。它说明:禹河是汇洛水东流,经大伾山折向北流。《尔雅》郑玄云:大伾在修武、武德(今武陟)之界。数千年来,由于大伾山的阻挡,黄河一直经武陟、获嘉向东北行。直至明正统十三年(1488年)才形成后来的的“明清河道”,行河300余年。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兰考东大坝险工)处决口,这是黄河的最后一次大改道,在此由东南流改向东北流入渤海,形成今天的流路。由于决口后河流溯源冲刷,形成目前沁河口至铜瓦厢河段的高滩,业内人士把这段河道称为“明清故道”。该河段是国家防总明确的确保堤段,足以显示其对黄河防洪的重要。


“明清故道”最上端的沁河口以下,沁河口至詹店一段的堤防却并非始于明代,而是始于清。明至清康熙时期,这里是一个敞开的“缺口”,成为“古阳堤”与黄河大堤间防御大洪水时的“蓄滞洪区”。为什么在清雍正初要把这一缺口封堵形成今天的堤防呢?这便是今天要讨论的内容。欲弄清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先说一下沁河与卫河(古时亦称御河),一条是黄河的支流,一条是黄河的支津。

(一)

黄河始终是沁河的归宿。明代实行治黄必须保运的国策,为保证京杭运河的水量,沁河曾数度在徐州入黄以济运。这也是“有明一代徐州一带土人将沁河称为黄河”的原因所在。黄河洪水与沁河洪水的发生相关密切,今人将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发生的洪水称为黄河的“下大洪水”,“黄沁并溢”造成的灾害屡见史册。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北决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抵东昌,冲张秋,溃寿张,坏运道,东入海”;南决荥阳孙家渡,漫流原武,经开封、通许等,过颍州入淮。沁河入卫流路淤塞,复随黄河由孙家渡南流。此次决口,震动朝廷,“徐、吕益胶浅,且自临清以南,运道艰阻”,漕运困难。朝廷“务令水归河槽”,疏浚了从黑羊山到徐州的黄河故道。《明史沁河卷》载:行人王晏言:“开岗头置闸,分沁水,使南入黄,北达卫。遇涨则闭闸,漕可永无患。”并下督漕都御史王竑等覆实以闻。


卫河的名称在历史上数经演变。从曹孟德开白沟,到隋炀帝开永济渠,直至隋唐大运河变为京杭大运河,它仍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沁河一直是卫河的重要水源。尽管沁河时而“助黄为虐”,时而“淤塞卫道”,但当政者依然对它不离不弃,让它时而济黄,时而济卫,沁河成了“香饽饽”。

 

(黄沁卫关系示意图)

辛未(1931年)《武陟县志》载:“……沁性善徙,往由詹家店入河,去县四十余里。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水大涨,自南贾直入于河。”即现在的沁河入黄位置。


当年,沁河在木栾店莲花池、金圪垱决口,新乡、获嘉尽被淹没。万历十六年(1588年),总河潘季驯请筑沁河石堤(险工、护岸),他在《申明河南修守疏》中如是说:“沁河……至武陟而与黄河合,其湍急之势不下黄河,两河交并,其势益甚,而武陟县之莲花池、金圪垱,其最冲射要害之处也!去岁沁从此决,新乡、获嘉一带俱为鱼鳖,今幸堵塞,筑有埽坝矣!但系浮沙,恐难久持,且城内有商民辏集之处,烟㸑(cuàn)不下千余,以堤为命,关系不小。查得最险之处,仅四百余丈,甃之以石,方为可久。……此堤一成,百年永赖矣!”沁河在武陟县城处急转南下与黄河会。

(二)

河出孟津,在邙山与清风岭的夹持下前行。骤然宽阔的河床使建瓴之势出山的河水,在南北间不停地摆动,冲刷着其“约束者”,宽大的邙山日趋后退,瘦小的清风岭在不停地圮毁抢护,均失去了原有的“身态”。


在孟津至黄河铁桥约百公里的黄河从中游向下游过度河段内,有伊洛河、蟒河、沁河等数条黄河的一级支流汇入,造床运动剧烈。西汉至今,右岸的邙山已经被黄河侧蚀掉数千米。有证可考:刘、项之争时的著名粮仓“敖仓”,现已在的河床之中。有关孟津县城的迁移,张含英先生在《视察黄河杂记》中如是说:“据传孟津古城在今城北二十五里,今城距河南岸约五里,黄河身逐渐南滚,故于嘉靖三年(1524年)避河迁此,证诸汉陵,亦属可信。陵今已临水,最为危险,断非建陵初意所能料及”。“又同治十二年(1873年)孟津铁谢寨坍岸三四百丈,逼光武陵,相距仅二十弓(五尺为一弓)。大约孟津以下,如非有连山阻隔,河道或徙南,或徙北,是常见的事”。左岸的孟州城在宋代后期已圮毁,不得不在金代搬迁至今孟州城;温县城的命运亦如此,古温县城亦在黄河滩中。古时的清风岭上寺庙众多,如今已变成了单薄的孟州至武陟黄河左堤。


清人墨守明人成规——治河必须顾运。《清史稿河渠志》载:“至荥阳以东,地皆平衍,惟赖堤防为之限。”张含英将清代治河概括为:“有清一代,皆遵潘季驯遗教,靳辅奉之尤谨。虽渐觉仅有堤防不足以治河,但无敢持异议者;即减坝分导之法,以未能实行,不得已而专趋防险之一途,故河防之名辞,尤盛于清朝也。”明中期以后,黄河又一次进入躁动期,下游灾害愈加频繁,位于中下游结合部的武陟河段首当其冲。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八月,黄沁并涨,河决武陟县之詹家店、马营口、魏家口等处。大溜北泻,直冲滑县、长垣、东明,经开州习城村入山东境,濮州、范县、寿张堤岸多溃。若不及时堵塞,黄河将面临着东南流改向东北流的局面,直接威胁着京杭运河和卫河的安全。


康熙帝自即位起就十分重视治河,将“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事书在金殿柱子上以示警醒。在这场洪水之前不久,康熙帝亲临黄河,巡幸江、浙、河、陕。所到之处均可行舟,惟在孟津渡河时,因淤沙致使龙舟不能直渡,不得不委折而行。巡视中的康大帝似乎对此次决口有预感?洪水发生后,即发谕旨:“……彼时朕即虑及沙淤流滞堤岸必致冲决。今据报黄河冲决流入沁河,自直隶长垣县至山东等处。若今冬即行筑塞,可保无虞。倘不能堵筑坚固,自决处以下黄河势分沙塞河,水陡长,则堤岸之危非此则彼矣。朕知之最为明切,不可轻视。钦此!”


当年河总赵世显对孟津之沙淤流滞,詹店之虚松引溜未曾加祥。张鹏翮面奉上谕:(赵世显)但以广筑挑坝为得策,不为远虑。四十余年之安澜,至此忽发大水,大难因循废弛,于足迹不经之地,岂得为非人事哉。把这次灾难归咎于管理者的失职了。


在康熙帝的敦促下,一场堵复缺口的战役拉开了。


欲说古黄河,须树立“三维”概念,既要有平面思维,更要有时间轴。在叙述这场“战役”时,我们不妨先把时间穿越到300年前。尽管黄河在这一过渡段内不断南北游荡,但那时的河道不似今河道,河道宽度窄且偏北。邙山主要由黄土夹沙壤土和壤土组成,一般高出黄河枯水位30~170米,由于山脚长期受河水冲击,不断淘刷滑塌。广武山相继崩塌,山势失去控制,大河逐渐南移。远的不说,到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元史·五行志》)。


元至清的300年间,广武山还在继续坍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河南段堤防连年漫溢,堤外无宣泄之路,饬阿桂等查看,可否就势建减水坝,俾大汛时有所分洩。阿桂等覆称:“……今查豫省堤工,荥泽、郑州境内土质尚坚,距广武山甚近,堤头至山脚一千四百余丈,其无堤之处,遇黄河水势长至一丈以外,即由山脚漫滩,归入贾鲁河下注。”乾隆年间河堤距邙山还有4.6公里。100年后的光绪十五年(1889年),河督吴大澂奏称:广武山一带“因被黄流冲刷,三十余年来,塌去山根九里之遥”。30余年塌去“九里之遥”,即4.5公里,说明邙山坍塌速度之快,对大河形势变化影响之大。时至今日,该断面的河床宽度已达10公里之多。


彼时,大河在广武、官庄峪坐湾,致沙嘴日长,挑流北出,直冲詹店、马营一带。赵世显欲筑坝挑河于大溜行经之地,称之为未雨绸缪之计(筑坝等河),然溜所不及;后又开引河以杀其势,设想以一举手之劳而平河怒,可延数世。可事与愿违,“乃苟且就功冀,幸一日之安。筑詹店之新冲塞,马营之暴流,卒至溃败莫收,患延数年,使黄运交受其病。”


康熙六十年九月,巡抚杨宗义塞詹店决口,总河赵世显建坝,李先锋庄(今李庄村)都御史牛钮、侍读齐苏勒传奉:“圣训:在钉船帮支河(沁河)口两岸卷埽堵筑”


康熙帝不仅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在战术上对黄河的认识亦有独到之处。于是,于十一月十二日合龙,南坝尾接筑子堰,李先锋庄亦于是日合龙,马营口于二十九日合龙。


陈鹏年于康熙六十年陪同宰相张英巡查南北黄河堤防,时值马营正处于抢护紧急阶段,遂以代理河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陈鹏年升任总河,署理河道。正月,凌水骤涨,漫决钉船帮至秦厂子堰与新筑月堤,水直逼马营口,马营口复决,下灌张秋,奔注大清河。


黄河河床的特征是“槽高、滩低、堤根凹”,形成横比降。这是因平时水行中泓,遇涨漫滩而出,水落仍自归槽,漫后近岸之滩必淤高数尺,堤根反成清水。故遇有异涨上滩,势必形成建瓴之势,山涌而来至堤根成河。


马营一带地势低洼,虽有引河导流但不能畅出,导致了凌汛复决。于是,陈鹏年在广武山下的王家沟开引河,在沁口东建挑水坝以扼水势,又于马营口筑月堤一道,自决口东荥泽大堤至詹家店新筑堤头止,又筑荥泽大堤以为遥堤,于十二月将决口堵塞。


六月初四日夜,沁水暴溢,又决秦厂,冲塌秦家厂(今秦厂村)南北坝台边埽二十余丈。钉船帮大坝抢筑将成,逾日复陷四十余丈,就这样屡筑屡决,此塞彼开,震荡不已。至九月,秦家厂南坝甫合,又决北坝尾。大溜归马营口,漫开八丈,幸底埽未动,至十二月塞讫。凌汛水积坝尾后,堤漫水复开,后立抢筑,至雍正元年正月报竣。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河复故道。齐苏勒言:“秦家厂合龙后,细水透露,尚在抢救察看情形,地势庳洼,两岸无倚,孤立巨浸中,宜增培旧堤,急筑后堤,多下护埽,使前后有恃,并力捍御,先治其急。秦家厂拦河大坝加镶高厚,结合马营口断堤以绝其流”。然后,马营一带旧堤普遍加培,因秦家厂为捍御沁黄交会之关键,于大坝北尾添筑护堤,南尾筑堤接至荥泽大堤。复补修遥堤,再加大坝戗堤,堤后圈筑月堤。并将沁黄交会至詹店十八里无堤之处接筑遥堤,使全河之水专力刷深,不致旁泄。北岸太行堤自木栾店起至直隶长垣县止,关系黄沁并卫河运道,一律修筑。选千总二员率河兵八十名驻工防守,因地之宜,食物之用,尽人力之力,多为之防,以保护新工为得策矣。


清道光年间(1829年)《武陟县志》载:“东南遥堤,至沁河堤尾起至詹家店后大堤至,长三千三百五十一丈(约11.6公里),詹家店大月堤,西自遥堤起,东至马营东荥泽界(今原阳仨堤头),长二千五百一十丈(8.3公里)。”沁河口至詹店段堤防的形成,使明清河道堤防实现完全封闭,至今已达300年。

(三)

如前文所述,康、雍二帝对缺口堵复的御批多次提到“钉船帮”,说明钉船帮所处位置对于工程修建、抢护以及工程稳定后的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从当今的地图、300年来的行政建制、雍正以后的地方志等,均难以找到其踪迹,一些文字记载虽也偶尔提到钉船帮,也未说出它的具体位置。


何以有钉船帮之名,它具体在什么地方,为何消失?成了该段堤防形成后的一个迷。


沁河五龙口以上河段处于太行峡谷,河道比降大,不宜通航。五龙口出山后河道逐步变宽,至沁阳河段比降变缓,故沁阳城至入黄口就成了沁河通航至黄河的繁忙水道。在这条水道中,沁阳城渡口、木栾店渡口和钉船帮三个古渡口最为繁忙。连接晋豫的“古羊肠坂”穿越太行,先民们通过它将货物积聚在沁河渡口,通过船只分向各地。渡口处商贾行旅络绎不绝,桥上车水马龙,水上舟船交错,南北两岸车马店、客栈林立,餐饮服务业繁荣。在沁阳城两岸形成今水南关、水北关;在武陟老城造就了今木栾店;由此可以想象出当年钉船帮的繁荣场景。


渡船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交通方式,而渡口是一年四季最繁忙的交通平台。


沁河通航历史悠久,沁河原是一条地下河,货物集装更为便捷。从2012年沁阳市文物局发掘考古的三条古沉船即可证实。该局从沉船上“出土器物上讫唐代,下至明清。以明代瓷片为大宗。质地有铜器、瓷器和陶器。铜钱主要从唐代的开元通宝开始,一直延续至清代。”直至明代两岸堤防逐步贯通,沁河航运仍一直延续,源源不断地将货物从沁河口钉船帮处分流,往南通过黄河上达古汜水渡口走向河南,往北通过卫河输向京津。


繁忙的沁河水道,百舸争流,自然在黄沁河岸边引申出一项产业——钉船帮。


制作、修补船只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引申出木工、油漆工、水工等一条产业链。与水南关、木栾店一样,这些身怀手艺的人集聚多了,便形成村落。


清康熙六十年的一场大水,河势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圮毁了钉船帮所在地,从此它便销声匿迹了。


由于钉船帮非行政村落,只是一个临时集聚地,不在政府编制,这是未纳入方志记载的原因所在。


有关钉船帮的具体位置,《河南通志》载:“雍正二年(1724年),于钉船帮北坝尾直对姚旗营北首筑堤一道长八百七十五丈,秦家厂月堤内填实周围阔长三百七十丈。”据此,结合前述抢护情景,笔者认为:钉船帮位置大体应在今姚旗营以北,沁河入黄口下游的两条防洪坝以西处。


上述仅为个人观点,难免有谬误之处,笔者意在引出更多喜好者参与此事的讨论。

2024.12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温小国,河南省武陟县人,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焦作黄河河务局局长、河南黄河设计院院长、河南黄河河务局副总工程师等职,2016年退休。一直从事黄沁河修防管理与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出版专著4部,在人民黄河、黄河黄土黄种人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作者往期作品链接:

温小国|由1982年沁河大洪水,看沁河治理四十年沧桑巨变

温小国|沁河与沁园春词牌

温小国|推磨

温小国|“堤无三里直”之源出

温小国|在红彤彤的对联里寻觅年味

温小国|九道堰——无坝引水润泽河内

温小国|欧阳修——北宋了解黄河第一人

温小国|黄河奇观之——“沙比水高”

温小国|乡村记忆——锢漏锅

温小国|五一长假,冰冻群,水上丹霞和黄河画廊之旅

温小国|海参崴沉思录

温小国|沁河管理体制之嬗变——从民办、官督绅办到官办

温小国|黄河花坡堤的前世今生

温小国|古村、古庙与那座老闸

温小国|以砖代埽——栗毓美的河工创举

温小国|自行车趣事

温小国|美丽邂逅万仙山

温小国|也说甜面叶

温小国|麦收时节话碾馔

温小国|也说隋唐大运河(一)

温小国|也说隋唐大运河(二)

温小国|也说隋唐大运河(三)

温小国|禹后一人——清代鸿儒能臣康基田的武陟情怀

温小国|沁河的记忆——矗立在沁河堤防上的德政碑

温小国|防汛屋,黄河堤防上一道消失的靓丽风景线

温小国|沁河的记忆——河内、武陟堤防县界碑

温小国|石板与石笔的回味

温小国|武陟京广铁路穿黄河左堤遗址碑前的凝思


《涛声里的梦》

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1、关于投稿:文学作品,均可。作者简介,得有。个人美照,随你。

2、投稿邮箱:1061201688@qq.com ,投稿前关注《涛声里的梦》公众号。

3、声明:只发作者原创作品,内容积极向上,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涛声里的梦》文学主编——相   茹

《涛声里的梦》责任编辑——小敏儿

《涛声里的梦》责任编辑——小象象

《涛声里的梦》美术编辑——小珂珂

《涛声里的梦》文字校对——小蜜蜂

涛声里的梦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