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国|沁河的记忆——河内、武陟堤防县界碑

文摘   2024-10-26 22:07   河南  


点上面蓝字关注吧!              

沁河的记忆——河内、武陟堤防县界碑

文/温小国


在沁河右堤温县与武陟两县交界处(相应桩号46+116米),武陟第二河务局于今年汛前竖起了一通记述清代河内(今沁阳市)与武陟两县的界碑。


这通始立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界碑,至今已度368个春秋。碑文镌刻的不仅是沁河的历史印痕,更记录着沁河管理体制的沿革及沁河给沿岸百姓留下的斑斑血泪与带来的福祉。该碑是何时被埋入地下的已无可考。笔者经历了该碑的发现、考究及重新矗立的过程。今整理成文,以作纪念。


碑之阳面

2021年,正是“新冠疫情”管控的非常时期,动辄封城、封村、“全民皆兵”做检测是常有的事。8月下旬的一天,武陟县西陶镇东张计村(现更名“魁张镇”,但依然是村建制)一村民在田间耕作时,发掘出了这通石碑。该村民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立即将其送交给了村委会,出土时碑身完好。

石碑阴面

9月2日,该村第一书记来电话告知:“在东、西张计(属温县管辖)两村交界处的背河堤脚附近,村民挖掘出了一通石碑,为清顺治年间立的两村界碑,碑文内容未详(当时碑的字迹还被泥土覆盖着)。碑身埋入地下2米余,碑高1米多,石碑底座还在但地下未挖出。”因和书记是故友,欲邀笔者有机会到现场判断一下该碑是否与沁河有联系?也借此营造一次见面叙旧的机会。于是回复:“最好把碑的底座也挖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碑体。待有机会让河务部门的同志去测量一下碑座处地面高程,即可分析出300多年来沁南一带的地表变化情况。”


答复过的事就要尽快落实,这是笔者的一贯处事作风。趁着疫情封控允许出城的间隙,便于5日驱车赶到现场察看。


淅沥细雨不停,微有丝许凉意。石碑平置在村委会的大门过道中间,在从庄稼地运回过程中,不慎断为两截。当时碑身还未曾清洗,依旧沾满厚厚的粘土,仅露出十数个字可辩。粗略观看后,我便问陪同的村干部:“报告文物部门了吗?”,出土文物需交文物部门办理善后事宜是常识。答曰:“自和你联系过后,就告知了文物部门,他们派人查看后说,这仅是一通地域分界碑,没有拉回保存的价值。”听后便告诉他们:“请你们先把它清洗干净,尽量把上面的字迹拓下来,看碑文叙述的到底是什么,不管有无文物价值,都要把它保管好,毕竟已300多年了,起码是一个史证。”


由于疫情管控和其它原因,此后就再未过问此事,石碑的底座也未挖出,测量工作也未进行。村里几位好心长者,为了该碑的安全,又小心翼翼地将其掩埋于村委会院内。


倏忽间3年过去。


2024年3月,武陟二局局长来电话说:“为传承黄河文化和工程管理之需,欲将西白水堤段位于背河堤坡的“德政碑”抬高至堤顶平,并在此建造一个小景点供人们观瞻”(见:温小国|沁河的记忆——矗立在沁河堤防上的德政碑),就此事征求笔者意见。此时我便将魁张镇存有一通清代石碑,其记述或许与沁河堤防有关,现存该村村委会院内的信息告知了二局领导。该局领导非常重视,随即作出相应安排并与村委会取得了联系。欲与西白水村的石碑一并立起,形成沁河堤防上特有的两处景观。


碑文载: 钦差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兼理河道都察院右副卿  

武陟县东张计村西至河内县西张计村交界

署县事本县儒学教谕      

县丞

顺治十三年二月


该碑作为历史物证,确认了沁河河道河内与武陟两县的管理分界线。由此也印证了温县历史上与沁河管理无缘。


看到这个论点,您可能有些许诧异。温县河务局目前管理着11公里多的沁河河道,怎么说其与沁河管理无缘呢?其实,受管理体制与行政地域等诸多因素制约,温县河务局自1975年方才组建,实施河道管理至今尚不足50年。


有关沁河堤防的形成,笔者曾做过系统论述,它“起于金元,成于明清”,是在围村堰基础上逐步连接起来的,至清初才有今日之雏形。明代起沁河泛滥愈频,至清代起国家才开始对沁河实施系统管理。


清初始设河北道,通管彰、卫、怀三府,道衙在武陟县城,怀庆府治河内县。河内、武陟两县知县兼管所属黄沁河、大小丹河工程。乾隆七年(1742年)裁沁河通判,将原管河内、武陟二县沁河两岸民堤,归怀庆府粮补通判分管。二十四年并沁河通判,归黄沁通判兼管,五十二年改同知为通判。嘉庆十年(1805年)复为同知,又设协办守备及把分防外委等武职,协同防守,皆隶于河北道。


《河内县志》、《武陟县志》对沁工沿革均有明确记载:初,沁河堤工系民捐民修,每岁例派料麻等项,民间按亩摊捐,动至数万。加以官吏侵蚀,胥役诈索,扰累不堪。河北道许公振祎洞察其弊,筹借款项,遴委绅士设安澜局。试办一年,成效大著,随禀请巡抚鹿奏请改为官督绅办。核定河内、武陟两县岁修经费各银一万两千两,由司库给发,奉旨允准,而民间料麻等项悉予裁免。


清光绪九年(1883年),沁工“官督绅办”开始实施。


民国始设黄沁厅为沁阳沁工局、武陟沁工局,二年(1913年)改为沁阳支局、武陟支局。三年交归绅办,改为沁阳沁工所、武陟沁工所,不复设官。八年(1919年)改为官办,改沁阳沁工所为西沁二等分局,武陟沁工所为东沁二等分局。二十六年(1937年)三月,奉命上下全行改组,前河南省河务总局改为河南修防处,西沁河(内)、武(陟)分局改为西沁总段。前此所为分局者,今则尽改为段。

历史上沁阳县辖今沁阳、博爱、温县之徐堡镇及焦作市中站区部分村庄。1927年,抗日英雄吉鸿昌驻军河内县清化镇时,鉴于河内县境被沁河、丹河分隔不便管理等因素,尊崇中山先生“自、平、民、博”思想,从沁阳县拆分出清化镇独立为“博爱县”,将徐堡镇等36个村划给温县。自此,温县辖区开始濒临沁河。


人民治河以后,治河管理机构迅速扩大,随着沁河治理工作纳入黄河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治沁机构也日臻完善。


1949年10月起,沁河管理机构形成了沁阳、博爱、温陟、武陟4个修防段。沁阳修防段管理沁阳境内左右岸堤防(含济源境内一部分);温陟修防段(今武陟二局)管理上起沁阳下界,下至方陵入黄口的右岸堤防;博爱修防段管理丹河口以下至武陟上界的左岸堤防,武陟修防段(今武陟一局)管理博爱下界至白马泉段的沁河堤防。


1975年,温县黄沁河修防段组建,温陟修防段不再管理温县境内的11.2公里沁河堤防,遂改称为“武陟黄沁河第二修防段”。


拥有300多年历史“分界碑”的出土,印证了历史,解开了人们的困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于2024年10月

作者简介:温小国,河南省武陟县人,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焦作黄河河务局局长、河南黄河设计院院长、河南黄河河务局副总工程师等职,2016年退休。一直从事黄沁河修防管理与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出版专著4部,在人民黄河、黄河黄土黄种人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作者往期作品链接:

温小国|由1982年沁河大洪水,看沁河治理四十年沧桑巨变

温小国|沁河与沁园春词牌

温小国|推磨

温小国|“堤无三里直”之源出

温小国|在红彤彤的对联里寻觅年味

温小国|九道堰——无坝引水润泽河内

温小国|欧阳修——北宋了解黄河第一人

温小国|黄河奇观之——“沙比水高”

温小国|乡村记忆——锢漏锅

温小国|五一长假,冰冻群,水上丹霞和黄河画廊之旅

温小国|海参崴沉思录

温小国|沁河管理体制之嬗变——从民办、官督绅办到官办

温小国|黄河花坡堤的前世今生

温小国|古村、古庙与那座老闸

温小国|以砖代埽——栗毓美的河工创举

温小国|自行车趣事

温小国|美丽邂逅万仙山

温小国|也说甜面叶

温小国|麦收时节话碾馔

温小国|也说隋唐大运河(一)

温小国|也说隋唐大运河(二)

温小国|也说隋唐大运河(三)

温小国|禹后一人——清代鸿儒能臣康基田的武陟情怀

温小国|沁河的记忆——矗立在沁河堤防上的德政碑

温小国|防汛屋,黄河堤防上一道消失的靓丽风景线


《涛声里的梦》

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1、关于投稿:文学作品,均可。作者简介,得有。个人美照,随你。

2、投稿邮箱:1061201688@qq.com ,投稿前关注《涛声里的梦》公众号。

3、声明:只发作者原创作品,内容积极向上,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涛声里的梦》文学主编——相   茹

《涛声里的梦》责任编辑——小敏儿

《涛声里的梦》责任编辑——小象象

《涛声里的梦》美术编辑——小珂珂

《涛声里的梦》文字校对——小蜜蜂

涛声里的梦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