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a天下
资讯
寻根
家风
传承先祖美德·弘扬家族文化
说到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那是名满天下,引得康熙、乾隆帝每下江南都流连忘返,但世人对其紧邻的另一座名园愚公谷却知之甚少。
园主愚谷老人邹迪光在远离庙堂的日子里,伴山筑园而居,写尽了他对惠山的一切眷恋。邹迪光倡导的园林艺文活动,被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比作“东都之燕喜,西园之宴游”。近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刘晴老师做客百草园书友会,为书友们揭秘愚公谷主人邹迪光的山居往事和诗性人生。
明代万历二十年,遭弹劾罢归的无锡人邹迪光花十年时间在九龙山右筑园愚公谷,并自号愚谷,与诸多东南名士日夜觞咏唱和其中,享山林之乐几三十载。邹先生“生平无所好,独好清泉与白石”,建谷时“为山直割云头石,凿沼频偷地底泉。”愚公谷全盛时期占地50亩,景致多达60余处。
可惜的是,不同于寄畅名园得以流传至今,愚公谷在短短40年间就败了,留下的景致也屈指可数,“后有玉兰十二株,花开如雪”的天均堂中一棵玉兰至今还存于惠麓草堂东边土山之麓,已有四百余年。留下的滨湖山馆莲沼,位于滨湖山馆西,一泓碧池,黄石驳岸,睡莲满池,游鱼可数,为愚公谷菩提场后五印楼下的第二池。留下古银杏一棵,位于滨湖山馆西侧,莲池东南角,胸径一百厘米,高约二十多米。
2018年9月,锡山顶上的龙光塔在封了近十年后开始大修,修复后的龙光塔将重新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展现其历史价值。愚公谷主人邹迪光,在与锡惠两山相伴时,写下了颇多赞美锡山宝塔的诗作,刘晴老师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和大家分享了邹迪光和锡山龙光塔的故事。
关于龙光塔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无锡早年文风不振,高人指点称惠山蜿蜒如九龙,惠山为龙身,锡山为龙头,头上无龙角,影响了无锡学子的科举仕途。邑人顾懋等便在锡山顶上建塔一座,后有人言龙角必须中空才有灵气,于是再建七层空心砖塔,便是如今所见龙光塔。
邹迪光在频伽岭上建塔照亭,认为此处是园内观塔的最佳位置。在其《愚公谷诗六十首》为“塔照亭”所作的小序中,他提到“频伽岭上有亭名塔照,凡三楹,九龙为扆,锡山作案。下有方塘,含青绶绿。锡山木树骈罗,密不见体,一塔从中擎出,仅得四层,阳乌西匿,返照注射作黄金色,是吾园最胜处。”背靠惠山为屏风,前临锡山为案几,树木葱茏、密不见体的锡山之上,宝塔凌空而起,塔身因夕阳返照而被渲染得金黄灿烂,如同巨大的黄铜盘在映照天地万物。
书友们不禁疑惑,明明是建了两座塔,为何文中只见一座?七层宝塔又“仅得四层?”刘晴老师解释道,因惠山高于锡山,锡山又高于频伽岭,从频伽岭上的塔照亭望龙光塔呈仰视角度,又因“木树骈罗,密不见体”,树木遮挡住了下面三层,也遮住了另一座塔,所以才有了文中所书的景致。
作为愚公谷的近邻,寄畅园主人秦燿,于万历十九年被诬解职归里后,便在秦氏凤谷行窝旧址上日夕徜徉经营,大费剪裁,万历二十七年园成,更园名为寄畅园。建成后秦燿邀请了万历年间松江画派著名画家宋懋晋为其绘制了《寄畅园五十景图》。
宋懋晋,松江画派名家之一,深得董其昌、邹迪光推崇。他既是秦燿寄畅园五十景的绘制者,又是邹迪光愚公谷名园营造的直接参与者。
山园宴集,宾朋满座,世人眼中的邹迪光任性疯癫,放纵豪饮,皆认为愚公谷存世不过两代就衰败,后辈不得善终,是和他这番游戏人生的态度有关,其实不然。深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其表面洒脱不羁,内心却是纠结复杂,心绪深沉。在他洋洋洒洒许多卷的诗文中,落笔荒凉,感叹世事无常的无奈悲哀之情比比皆是。
对于其所建的愚公谷,套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他的思想很“佛系”,缘起缘灭,早有安排。园林因人盛,又因人败,不必强求。若非对佛教思想有所了解,一般人很难读懂他心中所抒。表面声色犬马,内心却是痛苦落寞,兀兀坐空斋,惟石堪与语。没有经历过人生风雨不会有这番彻悟,可见他内心深处是一通透之人,是明朝晚期江南士大夫的缩影。
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无锡人,明万历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湖广提学副使。后罢归,在惠山脚下筑愚公谷,多与文士觞咏其间。工诗文,善画山水。
审核:邹序仪、邹明、邹锡尧、邹常举、邹海兵、邹光权(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