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家族一门七忠烈 血洒交通线!

文摘   2024-11-17 19:30   广东  

邹氏·故事



一门七忠烈 血洒交通线

早前,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二十七届戏剧会演在福州落下帷幕,由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创作的闽西汉剧《伯公灯》获戏剧会演一等奖。这是一部源于闽西红土地鲜活历史创作的汉剧,剧中的伯公灯,正是永定伯公凹那一盏永不灭的长明灯。在民间信俗中,这盏灯用来供奉伯公,但在伯公凹,这盏灯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永定伯公凹航拍图


伯公,客家人对土地公的尊称,中国民俗信仰之一。历史因缘际会,八十年前闽粤交界的一处小山坳,身负特殊使命的邹氏家族,将其升华。因为使命的特殊,彼时的他们默默无闻。但,历史真实地记录着每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当三块银元、一门七忠烈等故事穿越时空,回响在八十年后的今天时,他们的后人邹广敦这样告诉记者,“他们的故事固然应该被牢记,但我们更应该传承的,是他们的信仰。”




一门七忠烈 血洒交通线

1930年秋,中共闽西特委委员、军委书记卢肇西,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永定金砂古木督成立“闽西工农通讯社”,并在各县设立分支机构。为配合接应大埔青溪站的工作,原大埔地下党委负责人之一、组织参与埔北暴动的邹作仁,配合大埔站站长卢伟良到由粤入闽的要冲伯公凹组建家庭式交通小站,伯公凹就这样随着中央红色交通线被永载史册。

“我的曾祖父邹端仁,是邹作仁的亲哥哥,当时是赤卫队的班长。为了组建这个家庭式交通站,邹作仁申请将我曾祖父调了过来,负责小站的日常工作和任务,是小站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来又陆续动员了邹清仁、邹良仁、邹佛仁、邹昌仁、邹安仁、邹家仁、邹礼仁、邹启龙、邹振发、邹作仁的妻子、邹端仁的母亲及妻子等人来到伯公凹。邹端仁长女,我的大姑婆邹桂英告诉我,除了为方便筹集看管粮食物资往返伯公凹和大埔党坪老家的族人,基本上整个家族都住到了伯公凹,有三十人左右。真正是举族搬迁。

邹端仁还有六个妹妹,都嫁在广东,妹妹们及其婆家人都被邹端仁动员到服务交通线的工作中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忙筹集食盐等中央苏区急需的物资。其中一位妹夫余君开,还是青溪的交通员。”

“1934年7月的一天,邹端仁带着两位交通员从青溪挑着食盐回伯公凹。到达党坪时,被国民党大埔民团团长张赞庭带兵抓获。

在大埔茶阳监狱受尽百般酷刑后,始终不曾透露一丝信息的邹端仁等三人被押到埔北,吊在埔北中学的一棵大树上。为了达到恐吓埔北百姓的目的,民团将埔北的百姓全部赶了过来,其中就有邹端仁的两位女儿,我的两位姑婆邹桂英和邹春英。当着众人面,敌人又是一番严刑拷打,却依然一无所获。

大姑婆说,那时候她能感受到我曾祖父一心赴死的坚毅……枪声响了起来,排成排的团丁将邹端仁的身体打成了血筛子。然而,罪恶并没有就此结束,丧心病狂的敌人将邹端仁的尸体淋上了煤油……这场火给我两位姑婆留下了永远的心理创伤。去年面对媒体的镜头,小姑婆回忆起曾祖父牺牲的场景时,依然是泣不成声,不愿提及。”

那一年,邹桂英17岁,邹春英13岁。自父亲牺牲那天起,两姐妹毕生都不曾再碰咸鱼干。

伯公凹的历史,是一部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历史,更记载了一个家族的血泪情仇。

邹端仁,1934年7月受尽酷刑后牺牲;邹作仁,1933年护送擦枪油时在大埔三河坝被捕后遭敌人秘密枪决;邹春仁,1933年5月为掩护陷入敌人包围圈的其他同志及由其护送的电台配件转移,将敌人引开后战死,敌人将其头颅拿到永定县城示众;邹昌仁、邹佛仁因叛徒出卖,同时被捕,受尽折磨后,邹昌仁被挖心,邹佛仁被砍头,邹昌仁的哥哥邹家仁目睹弟弟牺牲惨状悲痛过世;邹振发,1931年4月被敌人杀害;邹启龙,在参加交通线的守护后,于1949年7月牺牲于永定县溪南战斗。


壮哉,一门七忠烈!(编者注:据伯公凹邹氏后裔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整个家族其实牺牲了13人,因为各种原因,仅7人追认为烈士。)




一盏伯公灯 千年启明星


有伯公信俗的地方就有伯公庙,有伯公庙就会有伯公灯,伯公凹也不例外。当交通员护送着风尘仆仆前往苏区的党政军领导干部来到凹口,看到庙里亮着的油灯,他们知道,安全到家了。伯公灯,给了那些在暗夜里艰难前行的人勇气和力量。伯公灯,也是这段路线上的信号灯,“当交通员们走到凹口对面,如果看到油灯不亮,就不敢贸然进村,而是先让领导干部退回山上隐藏起来,他们则进村探明情况。确定安全了,便把灯重新点亮,再返回去接人。”

伯公凹的灯,著名学者孙绍振曾这样写伯公凹那一盏灯,既照亮了客家人南迁的路,也照亮了红色交通线前进的路,更是照亮了革命烈士回家的路!”

“伯公凹最大的奇迹是什么?是在参与运送六千多担中央苏区急需的物资和经费,护送两百多位中共领导人和党政军负责同志到达中央苏区的过程中,做到了零差错。我时常在想,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一大家子做到这一点,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不幸落入敌手时竟无一人变节,唯求速死?”

翻开宗族和客家族群厚重的历史画卷,邹广敦隐隐抓住了解题的思路。“今天,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除了组织上对交通员的严格挑选外,有一种升华后的信仰在支撑着他们,他们将客家人传统的家训和民俗信仰,升华为红色信仰,并坚定不移!”

“千百年前的客家先祖为了躲避战乱,从中原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闽西。生逢乱世,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对百姓而言是何等重要;筚路蓝缕,在新的地方聚族而居,形成了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也造就了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


邹家先祖将这些感悟凝练成‘忠国维族’四字,并将其写进家训第一条,其分量可见一斑。


数代沉淀,这条家训成了邹氏后人为人处世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责任,更是荣誉,刻骨铭心。而伯公信仰,则是我们客家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公的公正、仁爱精神和无处不在的护佑,让客家人深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莫欺天地与家园。

当红色信仰传播到党坪邹氏家族时,这群质朴的客家汉子,彷如当年先祖找到照亮南迁之路的明灯般,他们为家族的未来找到了新的明灯,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宗族和民俗的信仰升华成了红色信仰,共产主义的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他们忠于苏维埃,忠于共产主义,他们维护邹氏族人,更维护信仰相同的共产主义“族人”。

“当他们的信仰升华为红色信仰时,我相信我自己找到了答案。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甘于举族迁到伯公凹;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使命;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面临刽子手的屠刀时无惧牺牲。”

伯公灯那跳动的火焰,分明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当年,他们照亮了红色交通线前进的道路;今天他们照亮了红色交通线后人前进的道路。“伯公庙里长年点燃着一盏油灯,那是村民们在祈愿伯公庇佑全村丰衣足食、健康平安。油灯虽无专人看管,但总有村民为其剪芯擦拭添油。近百年来,油灯一直发出耀眼的光芒,从未熄灭过。这盏灯是交通员的信仰之灯,传承着一种伯公凹精神。这份精神由我们家族代代相传,如今这盏灯已传承到我的手中,我会用一生去守护这盏灯,要让这盏灯照亮革命烈士回家的路,要让这盏灯在新思想的引领下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



邹广敦说:身后的信仰让自己的内心无比强大。

精神在延续 信仰在传承

195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邹端仁的烈士证。

水池。接电工程已经立项,信号塔目前正在建设中。”

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于2015年在永定金砂开馆

为了更好地发挥伯公凹的传承教育作用,自邹勉贤开始,便有了带动整村搬迁的想法, “从一开始,就是想将伯公凹打造成纯粹的红色传承教育基地。有了这个想法,父亲就开始积极说服凹里的村民,后来我陪父亲一起来完成这项事情,一方面说服乡亲,一方面寻求政府的支持。庆幸的是,这件事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村民们也很配合。目前已经选址完毕,就等着政府通过规划会议。”

爷孙三代的努力,让伯公凹的故事广为流传,以此为原型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层出不穷。今年8月,永定区红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从邹广敦父子手上接过了伯公凹的建设发展事宜,“移交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家传承的使命结束了。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推动伯公凹精神,伯公灯信仰的传承和发扬。除了全力配合永定区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伯公凹的各项工作,我已着手吸引更多热衷于传承红色文化的有志青年加入宣传队伍,打造一支特色的宣讲团队,参加到交通线革命事迹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上,吸引更多党、政、军干部前来学习,并将中央红色交通线品牌向全国推广。”

邹广敦在伯公庙前讲述伯公灯的故事

物质财富三代难,精神信仰代代传。“传承家族的红色基因,宣传红色交通线精神。一路走来,全靠坚持两个字!正如《坚持》这首歌歌词所写‘阮选择的路,一定坚持到成功,坚定的心伴阮向前走!只要用心去打拼,一定实现阮的梦!’不忘先辈初心,默默做事;牢记家族使命,继续奉献。”邹广敦说他们祖孙几代有一个共同点:拗,只要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下去!

闽西汉剧《伯公灯》
综合编辑:文化龙岩 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审核:邹序仪、邹明、邹锡尧、邹常举、邹海兵、邹光权(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前期回顾

.爱国将领邹复胜:(清)大义大勇的建威将军。
.那年今日:9.28邹氏兄弟家族孔子诞辰日,分享一篇关于孔氏家族的文章
.湖南农妇邹靖华巧遇林伯渠,打听失散10年的丈夫后,被紧急送延安
.邹家班醒狮团-野兽之舞
.邹氏姓源始祖之一:一代贤君邹穆公的故事
.常州发布:纪念常州先贤,第二届道乡文化论坛举行。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 

邹氏a天下
传承先祖美德,弘扬家族文化!邹氏资讯、 家风家训、字辈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