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姓源始祖之一:一代贤君邹穆公的故事

文摘   2024-11-15 19:30   广东  

邹氏·文化


编辑:江南春华


天下邹氏,皆是一家。

不过,邹氏在历史记载中有几个姓源。

其中一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邹国,属于以国为氏。

奉邹穆公为始祖。


邹穆公与孟子为同时代人,是邾娄(后为邹)国除邾文公蘧蒢之外最为时人及后世称颂的英明君主。

其在位时间大约在前382-前330年之间。在《孟子》、贾 谊《新书》、刘向《新序》等书中都有邹穆公的政绩记载。最为世人称道的就是邹穆公“以粟易民,以秕饲雁”的民本思想理念。


邹穆公即位之初,国内阶级矛盾相当突出。为了缓和矛盾,更好地治理国家,邹穆公善于纳谏,曾向孟子问政。《孟子•梁惠王下》就有邹穆公向孟子问政,孟子劝谏邹穆公行仁政的记载。


邹穆公问政孟子之后不久,便在邹国做了两件有声有色的事,深得民众的拥护。以粟易民,以秕饲雁。贾谊《新书》和刘向《新序》都有记载。

“雁”,是春秋战国之际标志士大夫身份的一种吉祥物,士大夫之间常持雁相交。邹穆公时期的邹国,养雁之风盛行,官府与士大夫之家设有专门的养雁人。开始都以米为饲料,费用极高,而普通的百姓却食秕糠,广大民众对此心怀不满。于是,邹穆公下令,养凫雁必须用秕谷而不得用米。因此,国家粮仓里没有秕谷时,就用米和老百姓交换,用两石米才换得一石秕谷。这样一来,便遭到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用秕谷养雁并不贵,但是现在两石米才能换一石秕谷,费用太高了,还是用米养雁吧。”


穆公则斥之曰:“你们真无知。百姓养牛耕地,在酷暑中劳作,不敢偷懒,难道是为了鸟兽吗?粟米是给人吃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你们只知道计较个人利益不知为国家大计着想。周人的谚语说:‘粮仓里装粮食的口袋漏了,粮食还贮藏在粮仓里。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国君,是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粟米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谷米,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吗?粮食藏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我有什么可选择的呢?’

穆公的这番话传到民间,邹民皆知“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故更加努力耕作,以增产量。穆公所推行盼“凫雁食秕”政策,得到了民众的拥护,缓和了邹国当时的阶级矛盾。


对于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国君,举国皆敬,他国之民亦皆景仰。

除“凫雁食秕”之外,贾谊《新书•春秋》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想要淫乱邹穆公,就送给他4个善于歌舞的美女。邹穆公上午观赏完了,并没有宠幸她们,而是把她们分别赐给为国家而死的功臣们的后代做妻子。楚王虽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赠给邹穆公美女淫乐,邹穆公却能“朝观而夕毕”。由于他严于自律,不做骄奢淫逸的事,所以臣下也纷纷效仿。

据《邹县志·国君志》载,邹穆公在位期间,“王輿不衣皮帛,御马不食禾菽,无滛僻之事,无骄燕之行,食不众味,衣不杂采,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视民如子。”上行下效,民风淳厚。故“邹国之治,路不拾遗,臣下顺从,若手之投心”。

正因有如此广施“仁政”的贤明之君,邹国一时出现了“穆公之治”的繁荣景象。邹国虽为小国,但“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据《新书•春秋》记载,当邹穆公过世时,不但邹国百姓非常哀伤,就连邹国四邻的百姓,都朝着邹国的方向表达哀思, 以往琴瑟的欢快声音听不到了,直到邹穆公过世一年后,琴瑟的声音才重新响 起。一个贤明国君治国的最高境界是爱民,唯其爱民,才会得到民众的爱戴,这是 一条铁的规律。


像邹穆公这样爱民又受到民众如此爱戴的贤明之君,在中国历朝历代,实属罕见。

        

治家


其实,治理好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风跟治理好一个国家,道理是一样的;“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用政法来诱导,使用刑法来整顿,百姓虽然会免受刑法,但是没有廉耻之心。
用仁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家人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服正。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家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审核:邹序仪、邹明、邹锡尧、邹常举、邹海兵、邹光权(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前期回顾

.爱国将领邹复胜:(清)大义大勇的建威将军。
.那年今日:长乐邹氏荣耀公兴坟立碑庆典大会现场记实
.邹姓郡望与堂号
.清代名宦邹仪周
.邹氏家族族谱系列集(请研谱宗亲收藏)
.武汉小吃店邹绍初贴出“免费吃饱”告示:20年前就把水龙头放到外面,有困难就来,不用不好意思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 

邹氏a天下
传承先祖美德,弘扬家族文化!邹氏资讯、 家风家训、字辈寻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