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IBILITY
ETHICS
COMPASSION
“没有哪一个问题
能在产生该问题的思维层次上得到解决”
“No problem can be solved
from the sam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that created it”
——艾尔伯特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FLEXIBILITY
ETHICS
COMPASSION
PART 01
课程简介
授人与渔的安泰
第一课
《企业伦理》由组织管理系副教授张兴福老师讲授,介绍了传统东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思想,内容覆盖广泛:从上层关于生命和自我的理论框架,直至底层调整认知和行为的具体方法。
并以“可持续互动关系”和“精神灵活性模型”作为课程主线,帮助我们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拥有了更多的理性和智慧去面对职业、事业,和生活中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课代表 包剑
FLEXIBILITY
ETHICS
COMPASSION
PART 02
课程感悟
纯粹观察者视角及
解构重建
我可以做那个纯粹的观察者吗?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一节时令我醍醐灌顶。“就像《猫和老鼠》,你不是Tom,也不是Jerry,你是那块屏幕,记录一切发生,允许一切发生,接纳一切发生。”“纯粹观察者”的概念贯穿于“精神灵活性模型”的各个维度。观察者无法与被观察的系统分离,你永远是所观察的创造者。当这个认知真正进入内心深处的时候,看世界、看他人、看自己的一切都会开始改变。
仿佛你正在看一部电影
突然发现自己不仅是坐在台下的观众
还是演员、导演、编剧、甚至是整个银幕。
我们才是创造者,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放下对于别人的指责和抱怨,开始真正从主体位置上关注自己。想明白这一点后,我不再试图等待别人改变,不再想要逃避问题和困境,因为一切的改变都应该起源于观察者。曾在苦难中感受到的“受害者角色”崩塌消失,因为可以识别出这样的角色只是一种创造,这不是我变得大度宽容了,而是我看到了真相。我们照亮别人,也是在照亮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常常鼓励身边的朋友们多去勇敢体验生活,真听真看真感受会让人更加通透和有灵气,哪怕受伤、哪怕犯错、哪怕头破血流。2024年即将结束了,我也想向前看了,感谢老师,感谢每一位同学,这一路像阳光,像花束,时常温暖我,照亮我。祝福你们也在点滴之处感受到生活的精彩和情意。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漫漫人生苦旅,不应被悲伤的经历所羁绊,而是要相信前方自有广阔天地等待你去奔赴。正如贾樟柯《山河故人》电影说的:“没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后,他们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过了这段路,你会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生活。”
有道是山自山,水自水,时光轻轻摧。
花自落,不等不追。心无畏,自由泪。
情爱满空杯。
天尽头,不醉不归。
@Cindy
FLEXIBILITY
ETHICS
COMPASSION
PART 03
同学感言
雨润万物,桃李满天
课堂带来的改变
每上完一次《企业伦理》课,内心都会更加平静一些,尤其是老师课上谈到一些观点与之前自己瞎琢磨探索生命时获取到的是一样,是类似时候,特别亲切踏实——这两年自己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一点点儿身心灵的东西,竟没想到在 MBA 课堂上与老师不期而遇。人生路漫漫,寻找到真正的自己会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渴望,或在此时,或在彼时,或在某时。张教授在课上倾心而出的知识将会是小锦囊,似小星光,在你急需的时候,脑中会“叮”~,“恩,有个老师曾经如此告诉过我,开解过我。”我想说的是,在大知识课堂做这样的解惑授业并非一件易事,想必您也一定会在能力范围内坚持下去,在未来,我们需要大智慧,您就撒播着小种子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吧,总有一天它会有闪闪发光。这是您的大智慧。感恩遇见!
@JOY
船舶专业和流体物理专业出身的张兴福老师运用理工科特有的严谨和规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和人、人和企业、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可持续互动关系,帮助我们形成洞察人际和商业关系的基础逻辑和方法论。很荣幸《企业伦理》是我们MBA阶段的第一课;也是培养我们未来成为能够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独立思考的领导者的第一课。
@卜骏
水利万物而不争。
在上完《企业伦理》的精神修炼模型后,我将它作为一个内观内修的方法,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同事相处时,在一种不争的平静状态下做自己,会是一种松绑的体验。不用去迎合外在的评判,修静修定。
理论之外,带来一种精神准则。
《企业伦理》课程的除了理论之外,更带给我一种精神的准则,让自己经常处在一种中正的状态下思考和做事。在企业中,如果始终安于自己的本分做事,会带来一种和谐的动力,提高企业凝聚力生产力。
张老师的最后一堂课让人印象深刻。
张老师在最后一堂课,把课程的内容完整讲完,已经是晚上10点多。很多同学们来到老师身边,请教老师一些生活的困惑,对于每个问题,老师都给出了细致完整的回答。我感受到老师想给于的心非常真诚。
@李栩仪
张老师是真正的把企业伦理中慈悲compassion这一关键字落实在每一堂课程当中的一位老师。他呼吁我们关注自身,保持敏锐观察,不断学习,持续改进,来适应纷繁复杂的环境;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东方思想到西方实验,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开放的课堂氛围里,我观察同学,倾听他们的分享,尝试用“超然”之态去设想如果身在局中我会如何;
我观察老师,看到张老师亦沉浸其中随案例分享者的喜悲有不同的微表情,同时又能及时置身事外给与客观的评价和建议。这一切都印证了“灵活性模型”的实践意义。我们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提高修为,通过刻意的训练使得自己愈来愈强大。
况且,不问前路如何,张老师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爱那个纯粹的我。只有对自己慈悲,才能成就更健康,快乐,幸福和高效的我。
感谢这门带给人心灵洗礼的课程,感谢张老师。
@赵晶
八节企业伦理课程已悄然结束,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周日早上在企业伦理课中度过,老师总能从小小的案例中剖析至本源,每每听完都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企业伦理课作为重返学生生涯的第一课,更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用平和而深邃的话语,讲述着善恶的界限、责任的分量。在每一次犹豫的瞬间,都应倾听内心的声音,喧闹任其喧闹,自由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PS:尝试每天让自己安静一会儿:))
@周君
9~11月这两个多月内,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了各种类型的事件处理(与上级,与邻团队,团队内,家庭中),感谢张老师的传授和引导,从最早的措手不及和情绪波动到现在遇事第一步保持沉着冷静,有种“质的改变”的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您的教授会帮助更多的学生从本质上改变心态和处理事情的方法,获得更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竹溪
《老子他说》中提到了儒、佛、道三家对水的赞美:儒家说水“精进利生”;佛家说水“圣净无生”,道家说水“谦下养生”。从他们赞美水的不同视角便可以看出,儒家更注重自我提升和社会责任,佛家更关注因果轮回和精神解脱,而道家则追求自然和谐和无为而治。但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摈弃小我,无私利他。
@龚吉
谢谢张老师!您辛苦了~
监制 | 包剑
图片 | 龚吉
图文编辑 | 张馨元 卜骏
推 荐 阅 读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