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以法治力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政务   2025-01-26 15:17   江苏  

相城立足职能优势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多维发力

以法治力量开启基层治理新格局




法治观察

小支点大能量点燃乡村振兴“法治引擎”


家住度假区(阳澄湖镇)清水村的苏阿婆坐在自家的大闸蟹店门口,拿着一份格式合同笑眯眯地和邻居聊着天,“今年咱们镇司法所给大家伙儿都发了这样一份关于大闸蟹买卖的合同,万一发生纠纷,咱们也有了法律依据,这心里呀,就是踏实……”。原来,此前大闸蟹行业协会法治观察点的观察员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蟹农、蟹商在交易时都是匆匆忙忙地手写一份简易合同,漏洞很多,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维权。于是观察员写了一份法治观察点建议书报送司法所。实际上,法治观察点成效可不仅仅是这一个,为全力助推阳澄湖大闸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法治观察点联合多个部门,为蟹农、商户送上“点对点”定制的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工作点燃“法治引擎”。


相城区司法局在全市率先建立基层法治观察点和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分类、分行业设立基层法治观察点22个,选聘67名基层法治观察员,组建由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等专业力量组成的“法治帮帮团”,深入了解基层法治需求和建议,开展“基层法治观察行”活动,广泛征集涉及法治建设领域的问题、意见和建议94份,着力破解基层法治建设难题,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法治惠民

小项目大效应点开新兴产业开关


北河泾街道“法护智驾 智行新城”项目获评苏州市2024年度“关爱民生法治行”典型项目。该项目积极推进“智能车联网产业链+法律服务”,紧紧围绕智能车联网企业所求、所难、所向,用法治护航企业发展,依托已建立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产业党建党群服务站法律服务联系点,打造智能车联网企业法律服务的“前哨”“观察点”。紧扣“需求+重点”,开展送法入企、法治恳谈等活动20余场次;突出“常态+定制”,开展“法治体检”40余次;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提供“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务套餐,帮助企业化解经营风险、解决问题60余个,惠及员工150余名。


相城区以“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为载体,以项目化组织实施,推动各板块和区级机关单位加强筛选、动员和计划,突出运用法治手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目标明确、措施路径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2020年以来,确定了开展“服务新业态,法治暖‘新’人”“益企帮你”护航企业、“优化网上中介超市运营管理”等56项关爱民生法治行区级项目,涉及护航新业态、服务新质生产力、物业管理纠纷化解、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等多个领域,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




援法议事

小阵地大磁场点亮群众幸福底色


“电动车地下车库出入口一到下雨天,下坡路湿答答的,推着车子一不当心就容易摔倒……”“我们小区环境是不错,就是可以让居民坐着晒晒太阳的地方不多……”“还有,要是能设置一些小朋友可以玩的地方就更好了。”一次“援法议事”会现场,居民代表畅所欲言。太平街道洞字花苑将党建品牌与“援法议事”相融合,以“37°家”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将“援法议事”扩展到“八小时以外”,吸引居民参与小区治理中,做到大事小事民主集中讨论。如今,再走进洞字花苑小区,非机动车车库出入口左右两侧已安装了挡雨板;小区的绿化草坪里,一排排长椅让居民散步有了休息的落脚点;健身步道旁的一座多功能儿童户外滑梯上,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相城区司法局在全区部署推进“援法议事”工作,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主动探索创新,在载体建设、参与主体、工作内容、运行机制等多方面下功夫,积极拓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的范围路径,不断丰富“援法议事”的内容和形式,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实践成果,实现城乡基层“援法议事”平台全覆盖。其中,黄埭镇冯梦龙村“四事工作法”获评全省首批典型工作范例,望亭镇果园社区《“百姓茶馆”议事说理》、太平街道洞字社区《“援法议事+N”议出社区治理新格局》入选苏州市“援法议事”典型范例事迹汇编。




来  源 | 相城普法




苏州政法
在这里看见一流法治城市 在这里守护平安幸福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