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电站村的“幸福密码”

政务   2025-01-08 16:25   江苏  
城厢镇电站村位于太仓市市区北端,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下设30个村民小组。以前的电站村是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小村落,如今,通过发展乡村经济,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夯实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电站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成为太仓市乡村振兴的标杆样板村。

近年来,电站村全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法治素养提升“强基工程”试点工作,于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通过以党建融合法治,以振兴带动治理,逐步探索走出一条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用好法治力量

  护航乡村振兴“关键路” 


“农资仓库项目涉及金额300余万元、李家桥翻建工程涉及金额70余万元、生态园核心区道路改造项目涉及金额200余万元,每个项目我都全程参与,做好法律指引、提出法律意见、把关工程合同……”驻村法律顾问说。在村级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涉及村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村级决策等邀请驻村法律顾问“一对一”“点对点”专职化服务,筑牢项目申报、合同草拟、公开招标等全流程法律防线,为电站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从最早的粉丝厂、烘漆厂、箱包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到召开村民大会吸纳村民投资入股、律师提供法律意见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化盘活闲置资产,形成一条近千亩的电站“工业走廊”,到找准主攻方向,打破常规路径,建设太仓市第一个生态园,走现代农文旅发展的崭新道路。在用好法治力量护航村级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电站村逐步形成了“三个一”乡村治理新体系。


把好一个核心方向。坚持党建引领,组建凝心网、暖心网、廉心网三支先锋团队。凝心网,即探索“党建+经济发展”,构筑电站村法治建设经济基础;暖心网,即探索“党建+服务村民”,搭建“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廉心网,即探索“党建+廉洁连心”,确保村级权力在阳光监督下平稳运行。


打造一支人才队伍。有战斗力的村“两委”班子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把舵手”。积极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法治素养提升“强基工程”,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与驻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互联互动,在学用过程中不断深化村“两委”班子成员法治实践能力。


搭建一个议事网络。将村党委书记、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民情联络员等人员力量组团凝聚,构建起电站村援法议事网络。打造“聚能”援法议事站、“清禾”援法议事屋、“有事好商量”援法议事点三大治理平台,畅通村民与村“两委”交流渠道,构筑村“两委”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深化“三治融合”

  实现治理有效“优循环”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电站村进行了整村动迁,村民搬进了高标准的安置小区集中居住。在传统散居村落向现代集居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旧冲击”“物业管理”“邻里矛盾”等基层治理问题。从传统村落到物业小区,“村民”变为了“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们的一些“老习惯”慢慢显露出来。有一些居民的老旧自行车、电瓶车不舍得丢,废旧“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空间,不仅影响了小区整体环境,更在无形中造成了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与物业、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上门入户,倾听民意,共同协商,最终拟定了“以物换物——废旧车辆置换大米”治理方案,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了解废旧车辆价格、制定置换标准,楼道长、志愿者发放倡议书,举办启动仪式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居民们开开心心以旧物置换大米,同时解决了小区治理难题,符合乡风民俗、柔性化的治理做法相较于教条式管理方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电站村立足村域结构、村级发展、村民生活等因素,因地制宜划分出两个区域新功能,各有重点,各有特色,各有发展,各有成效。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效果,小区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实现了“内部消化”,妥善解决独居老人家庭遗产纠纷、推动电瓶车阳光大棚建设、小区视频监控升级改造等民生事项落地,村民逐步养成法治思维习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治理过程,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主人翁”。


强化村民居住区治理功能。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以及老村支书、老村主任等示范带头作用,放大“泥腿子监察队”特色品牌效应,推广文明家庭、诚信积分等自治制度,以德治教化传播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建设法律之家,驻村法律顾问定期值班、开展专题讲座,东港法治文化艺术团等社会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艺会演。实施“互联网+法治文化”行动,提升法治文化惠民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强化农旅业态区体验功能。引入农业农村、水务、退役军人、资源规划等机构部门,特色化打造水法宣传馆、青少年法治启“萌”园等一系列“村域地标”,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田园宾馆、木屋民宿等景点设施,年均吸引周边地区游客超20万人,“清禾”援法议事屋聚焦沪苏同城游客,村法律顾问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形成集休闲游玩、法治文化、乡村治理于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


延伸多元融合

  丰富法治文化“新需求” 


融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平台,聚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凝聚娄东法治文化,创新开展法治灯谜、法治“定向赛”、家规家训征集等群众性活动,不断丰富村民法治文化生活,提升法治素养水平。


“刚刚过去的传统节日,我们楼道的居民一起聚在睦邻小家,听了个改编的法治小曲,也蛮有意思,大家热热闹闹地过了节,就像个大家庭一样。”居民王阿姨说。电站村立足小区人群特性,创新“睦邻小家”服务项目,搭建小区、楼栋、楼道板块体系,选取楼道建立“睦邻点”,由楼道推荐或个人自荐方式选定若干“家长”,融合电站村家庭文明积分管理制度,转变组织架构,发挥“睦邻小家”在小区文化生活、矛盾纠纷化解、居民自治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小家带大家”打造“睦邻友好生活、多元文化活动齐开展”的乡村新风尚。电站村延伸多元触角,打造实体化法治文化阵地,为村民群众提供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资源多样的法治体验实景矩阵。



建成太仓市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公园。结合水美乡村和现代农文旅产业建设,围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长江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娄东传统法治文化等内容,加强与当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依托由江南法治文化艺术传承者组成的专兼职法治文化人才队伍,借助重大节庆时间节点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法治文化巡演、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文化活动,凸显“法治文化+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构筑智慧平台“法治会客厅”。通过信息化和场景化展示“三治融合”成效。建设太仓市“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围绕法治乡村建设,加快“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深化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加强对于村“两委”班子成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学法用法示范户、网格员等的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工作骨干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乡村发展的能力水平。




来  源 | 法治强市 光辉太仓、《司法所工作》杂志




苏州政法
在这里看见一流法治城市 在这里守护平安幸福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