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0道2024年3月6日-2023年12月7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6道2023年9月7日-12月6日
4.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3年6月7日-9月6日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任务一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由三部分组成:①所给材料(或单则或多则);②写作导引;③写作要求(“三自”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四不”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这里重点分析“所给材料”部分,也会涉及“写作导引”。
一、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如果材料中有关键词句,就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与突破口。
►例1 (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第一步 | 抓住材料 关键词句 | 关键词 | “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命运”“形象”等,均为材料中的关键词 |
关键句 | “故事是有力量的” ,既是对材料的总结,更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是材料中的关键句 | ||
第二步 | 抓住写作导 引关键词 | 写作导引中“联想和思考”指出写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审读的关键词 | |
第三步 | 由此及彼, 确定立意 | 由故事 联作用 与效果 | ①好故事润物细无声;②好故事,于说中显魅力,于听中得力量 |
由故事联 故事主体 | ①做听故事的人,更做有故事的人;②会听故事,亦善写故事 |
【考场范本】
承故事之德,叙华夏之美
一考生
历史的苍穹下,再华光流彩的人生也转瞬即逝。时间好似琥珀,只会将某个故事突然凝结,从不止步不前。好的故事以浩浩汤汤的力量影响时代,在洞穴中、篝火旁、星光下,听着智者、族长、祖辈讲着神仙、勇士、英雄……
中国人听着故事,传承着故事里的美德,改变着个人命运,镌刻着时代脚步,塑造着民族形象。
仰望历史星空,文明的天空始终闪耀着英雄的星光。故事里有屈原问天,纵身汨罗江时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我们在江水奔流里听懂了故事里的悲慨与爱国深情;读着《琵琶行》,且歌且吟间,渐趋清晰的是在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被泪浸湿的江州司马的青衫;翻阅“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絮才”典故,才女谢道韫的故事让人懂得何为坚韧与自尊……
从小听着这些故事,华夏人民在语言璀璨中领略民族才情,在悲慨故事里知晓中国精神。岁月赋予故事以美德,对华夏美德的传承与践行,则是文明丘壑深沉的回响。
遥远的故事星河,闪烁其间的正是美德。讲好的故事,就是赓续文明,更是凝聚人心,这就是故事最伟大的力量——在民族鲜明的形象中凝聚人心。
灿若星辰的神话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也让现实佐证了时代的梦想。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让那个“太阳”的神话故事观照当下中国。从东方红一号,到“夸父计划”,再到长征火箭、“天问一号”“羲和号”,“太阳神话系列”正是航天人梦想的现实映照;“嫦娥五号”“玉兔号”月球车,“探月工程二期”“月亮神话”是触手可及的梦想;“天和”核心舱、“天宫”空间站、“祝融号”火星车、“北斗”卫星导航、“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星辰与大海”的神话是当代民族孜孜不倦的现实追求……
中国人在故事里,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好故事里的种种美好的品德,激励着人们不断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塑造一个民族的形象。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赞,不正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吗?
国家之魂,以文化之;民族形象,以文铸之。伟大的民族里那些迥异的故事,潜藏着深入解读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承续故事里的美德,正是叙述民族大美的良法。借故事里的万象之力,正是寓天地变化的法宝。
从传统到当下,从文化到文明,从“讲好的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华夏民族的精神领域理应有新时代青年的回响,“尽挹西江,细斟北斗”的豪情将让“万象为宾客”成为现实。山海寻常,承续故事之美德,华夏文明在新时代浪潮中必将再次奔涌而起。
[阅卷组意见] 文章文辞精美、主题集中、富有文学气息,在考场上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考生在行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同时融入新颖的词语,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既有现实意义,又富有文学气息。在结构上,考生采用抒情叙事的方式贯穿始终,写出了“故事”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段落间衔接自然,结构紧凑连贯,层次分明。同时在构思上明确了要点,围绕“承”字展开讨论,从多个角度对中华传统美德、文化艺术传承、理想追求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把这些元素与当今时代背景相呼应,使文章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二、思辨切入法
对于思辨类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一些热点事件或诸多热点人物,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建立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关联,然后构思成文。这类作文题侧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符合当下国内重视对考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趋势。
►例2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第一步 | 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 | 从逻辑关系上看,命题材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前半句出现了三个关键词“人”“技术”“时间”,而这三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又十分微妙,共同构成思辨话题:“人”是掌控“时间”的主体,“技术”是掌控“时间”的手段或前提条件,而更好地掌控“时间”是“技术”带来的便利或积极影响 |
第二步 | 扣概念,深挖话题内涵 | 命题材料中的“人”,既包括能利用科技更好地掌控时间的“人”(时间的主人),又包括不能科学利用科技合理掌控时间的“人”(时间的仆人);“技术”涵盖了涉及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科技和科技进步而带来的种种便利;“时间”暗含着“能科学合理地掌控时间”和“不能科学合理地掌控时间”两方面的内容 |
第三步 | 重思辨,要有主客轻重 | “人”“技术”和“时间”这三个关键词中,“人”处于主体地位,是“技术”和“时间”的主导;“技术”只是“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手段或前提;而“人”通过“技术”实现对“时间”的掌控(合理驾驭)才是理想状态 |
【考场范本】
做时间主人 书锦绣宏篇
一考生
想品尝天津“狗不理”的风味,从北京出发乘高铁30分钟到达;想一览上海“东方明珠”的魅力,从北京出发乘飞机2小时到达。我们仿佛掌控了时间,享受着技术带来的酣畅淋漓。可是,身边为何感喟不断,更有甚者,沦为了时间的仆人,失去了自我,忘却了生活。吾辈青年身处科技发达之新时代,厚蒙先辈恩泽,沐浴浩荡春风,所以,我们更应抖擞精神,做时间的主人,用美丽之韶华,书时代之宏篇。
做时间的主人,方能将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两弹元勋于敏,大漠制氢,隐姓埋名二十余载,以不悔青春为国铸核盾卫和平;神舟十五航天员邓清明,甘做备选二十四年,把人生的韶华升华为祖国的担当,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他们长期与科技相伴,和时间赛跑;让时间为己赋能,让科技为国添彩。
做时间的主人,方能让有限的生命因为奋斗而熠熠生辉。
技术有力量,但不是万能,我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角。湖南青年江梦南,于无声中抗争命运,在荆棘中无声绽放,用自立自强描绘自己的青春年华,传递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当代青年黄文秀,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用最美的韶华在脱贫战场上开出最醒目的黄花。“跳水精灵”全红婵,虽年少,有担当,家庭的困境阻止不了梦想的远航,她用时间淬炼技术,终使她的每一次入水,都凝聚和惊艳了观众的目光,她的每一块金牌,都向世界闪耀着中国的荣光。
做时间的主人,放慢脚步,摆脱依赖,畅享幸福人生。
揆诸现实,有一些现象让人深思。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清晨两眼一睁,人们就开始了与时间的争斗,闹钟声嘶力竭,车轮滚滚生烟,疲惫的夕阳中依然人影斑斓。另一方面,不少人又醉心于科技带来的快感。起床是各种聊天软件,睡前有各种短视频App,生活没有了日出和黄昏,手机变成了月亮与星辰。一不小心,技术就统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悄然变成了时间的仆人。果真如此,我们还能奢望怎样的生活?
吾辈青年当手中有技术,心中有思想;做波澜壮阔的时间长河里的奋楫者和扬帆者,不是时间的仆人,更不是技术的奴隶。技术再好,好不过生活的馨香;技术再妙,妙不过时间的悠扬。忆往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观今朝,做时间主人,看我扬帆。
[阅卷组意见] 文章整体厚重,思维具有张力,论证结构清晰,分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行文自然流畅,如春雨润物无声,如花落水上无痕。选材新颖,彰显出作者平时注重积累。语言锤炼尤其凸显文字功底,整散句结合,抒真情,发真论,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三、材料切片法
对于有些层次感比较强的作文材料,可以采用切片法进行审题立意。先通读材料,根据选材思路,划分出若干层次,再对这些层次逐一加以审读,概括出内容要点,从中找出可作为切入口的立意点,最后加以综合,得出相应的写作角度。
►例3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该题的材料以《红楼梦》中相关情节介入,并在此基础上引发考生多重的思维效应。材料的核心是“移用、化用与创新”,考查的是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审题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材料切片(4层次) | 对应分析 |
①《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 有人取“翼然”二字,为“直接移用”;贾政主张取“泻玉”,是为“借鉴化用”;贾宝玉取“沁芳”,是为“独创”。因此,“移用”“化用”“独创”形成思辨性话题 |
②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 写作任务中为抽象话题作了相对形象的解读,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思维路径 |
③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 立意应围绕这一信息展开,思考三种境界的关系及高下之分,并能够运用至其他领域 |
④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移用、化用不可取,根据情境独创才是正道;②移用与化用齐飞,独创共佳境一色;③只有跳出框架的人,才能知所进,知所适,识时务。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
【考场范本】
善用“宝黛思维”,跳出“囚人”框架
一考生
有这样一类成功者:他们经商致富,于居室外置庭院,院中有亭翼然,亭上挂一匾额。此时倘有人将“醉翁亭”题至匾额中,主人公拍手称快道:“妙哉!”而若将“饮酒亭”题至匾额中,主人公则不假思索道:“俗哉!”此类人追求文人本题。但实际上胸无点墨,只管把自己强行嵌入“雅”的框架中,就如同大观园中只顾赏花却不懂花的“伪君子”,总不免贻笑大方。
自古以来,世上总有各种困在框架里而不自知的人。他们如流水般虚浮,惯于遵从过去的经验或偏听一家之言,拘泥于既定框架范式中。这些框架如同牢笼,让人的思维日渐固化,仿佛被“囚”于牢笼中,不见天日。归根结底,还是人本身缺乏硬实力所致。
在崇尚理学的明清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封建社会生硬刻板的“木偶人”。可曹雪芹却通过笔下两个鲜明的角色,跳出了框架的束缚。此二人便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不仅才华横溢,也在教育的熏陶中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思维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教会一个人不要只顾跟随领跑者,而要学会超越领跑者,我愿称之为“宝黛思维”。
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天生丽质,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妩媚与柔情,而那些仰慕西施不顾现实加以效仿的人,不仅失去自己的特点,还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在全民创造短视频的热潮中,某网红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以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由此可见,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学习“宝黛思维”,以因地制宜为前提,突破框架束缚,勇于创新,方能成事。
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真正的好玉,还得用心细“攻”,而非“一锤定音”,强行为之套上框架。只有培养并运用“宝黛思维”,才不会在山清水秀时自我陶醉而落入俗套,才不会在山穷水尽时黔驴技穷而止步不前。只有跳出框架的人,才能知所进,知所惧,知所适,识时务。
“宝黛思维”可激发人的潜力,帮助我们脱去少年的桎梏。少年的我们唯有善用“宝黛思维”,方可跳出“囚人”的框架,释放知识和人生的光彩。
[阅卷组意见] 这篇文章立意不走寻常路,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很多考场作文都在泛泛阐释“思虑周全”和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而本考生却纵深挖掘,超越现象见本质,以“宝黛思维”立论,显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大大提升了文章品质,就此一点已超过了大部分考生。本文论证的手法也很值得称道,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信手拈来,运用自然,匠心独运。
四、求同求异法
求同求异法主要针对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异中求同法、同中求异法。
1.异中求同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相同内涵的多则材料。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有时候,材料数量多,还可以取其中二至三则的共同点立意。
2.同中求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4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入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讲“一花”与“百花”的关系,“百花”由无数个“一花”组成,要想拥有满园春色,须是“百花”齐放而非“一花”独秀,“一花”应将自己融入“百花”之中而非孤芳自赏。
结合第一则材料进行反向思考:要想实现共赢,不能互相排挤,不能搞恶性竞争,不能以邻为壑;亦可正向思考:要想实现共赢,须守望相助、团结协作、互利共享、求同存异、理解包容等。第二则材料,可以这样思考:要想实现满园春色的共同繁荣,不能离群索居,不可妄图一家独大,须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应该交流融合,多元发展,兼收并蓄,构建命运共同体;亦可阐述个人应融入集体之中,最终实现个人的璀璨绽放和集体的繁花似锦。
两则材料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第一则材料说的是不应怎样,第二则材料提供了行动思路。在审题立意上,试题的写作任务是让考生阐述两则材料所蕴含的普遍道理,所以考生应紧扣写作任务联系自我与现实构思行文。值得注意的是,虽说试题立意的关键词为“自己”与“他人”、“一花”与“百花”,但考生的写作重点显然在“他人”与“百花”上,切忌文章主次不分或本末倒置。
【考场范本】
百卉争奇共放,同擎炬火长明
一考生
生长于“钢铁丛林”、灯红酒绿间,自私狭隘、见利忘义之言多闻,损人利己、弹压忠良之行多见,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百卉争妍斗奇而不相互遮蔽,方有水木清华之锦绣;群星闪烁而不相互掩盖,方有星空之绚烂。由此观之,秉持百花竞放之理念,砥砺前行,生命的原野也会郁郁葱葱,天下的格局也会河清海晏。
玫瑰拥抱露水更显娇艳,选择合作而非构陷,迎接辽阔的山与星河。
洇染历史的水墨,追溯岁月的长河,我们见证过一出出由“同舟共济”走向“同室操戈”的悲剧,从初见时少年裘马、意气风发,携手并肩誓要再创辉煌,到后来斧钺相向、手足相残乃至天下大乱,无不以血为代价劝慰后来人伸出合作的手而非构陷的矛。黑暗森林中带枪的猎手恐惧死在别人的枪下,汹涌冰海里嗜血的捕食者也难逃成为盘中餐的结局,可合作的手却能为冰冷的方程组写下温暖的答案。选择合作便是呼应“兼相爱,交相利”的千古绝响,便是用和谐的清流洗濯构陷争利的污浊,擎起炬火驱散黑暗直至河清海晏、天下大同。
骏马竞逐而行可致千里,合作不是放弃较量的妥协,而是齐头并进、共赴远方的执着。
相较于相互构陷的波谲云诡、提心吊胆,合作诚能给人轻松安然之感。但安然绝不等同于安逸,相反,真正的合作要以共勉的竞争为内核,只有相互勉励,争相前进,才能勾勒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勃勃之景。特斯拉、爱迪生为电流而争,两位天才在碰撞、前进中构建了直流电、交流电的应用格局造福人类。最好的合作是竞争,唯有共勉前进,方可拂掠沧海、褪尽浮华,书写伟大的功业。
百花因枯荣交替而绚烂,合作竞争迎来百花竞放的大美风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玫瑰的花园是单调的,可若是添上牡丹的华贵、雏菊的婉约乃至木兰的清峻,百花竞相绽放,又渐次凋零,花园便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由物及理,合作与竞争是取代构陷的桥梁,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是国与国相互尊重、共赢共进的根本,是人与人以礼相交共赴山海的基石。领悟百花齐放的至理,家国才会“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生命才会“玻璃晴朗,橘子辉煌”。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乘合作竞争的东风,跨越偏见与构陷的沟壑,成就如鸾凤般绚烂、朝阳般壮美的美好生命,成就生机繁茂、百卉千葩的壮美图景。
[阅卷组意见] 作者从材料中提取出“合作”与“百花竞放”两个关键词后,先通过区分“合作”与“构陷”、“合作”与“齐头并进”的概念来阐释自己对“合作”的认知和思考,在对比中进行说理。然后进一步由“合作竞争”的结果自然引出“百花竞放”的盛景。文章层层递进,不仅行文流畅,而且逻辑严密。本文立意上的新颖之处在于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合作”层面上,而是进一步思考并通过比较来阐释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对“合作”的思考深入细致,引人深思。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条在朋友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你与怎样的人在一起,决定了你能有多大的价值。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所谓“稻草定律”就是说,稻草本身无价值,但因与他物在一起而有了价值,用途不同,它的价值也不一样。由此看来,与稻草一样,人的价值有时也看与谁在一起。这种观点强调,人要找到好的平台,提升自己的价值,要结交成功人士,结交有眼光有本领有智慧的人,因为结交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学到什么,你也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朋友圈层及生活工作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孟母要三迁的原因所在。这是从肯定稻草的行为而言的。当然也有人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个角度是强调,人要成为自己,不能靠攀附他人来获取价值。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环境决定事物(人)的价值;②如何增加人的附加值;③成功需要找对平台;④依附他人不可取;⑤人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
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材料第一部分提到年轻人的做法,“能力还没达标,就嫌……炫耀诗和远方”,由此可以想到当代青年“要练就本领,然后再谈名利”“不要虚荣”“要有抗挫能力”等,踏实努力、不惧艰难地去提升自我。
材料第二部分“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意思是在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情况下,你就改变世界。本句强调的是改变世界,这是一种勇者、有魄力者的表现。“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意思是在客观情况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就改变自己。本句强调的是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智者的表现。从“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间的逻辑关系看,条件关系: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并列关系:既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世界;目的关系:通过改变自己,最终改变世界;选择关系: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递进关系:既要改变自己,更要改变世界。
综合来看,无论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都需要勇毅前行,提升自己的素质,具有强大的实力,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自我提升,改变未来;②踏实努力,奋而进取;③勇敢无畏,直面现实,改变世界;④自我认知,自我担当,重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