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及其运用 理论讲解+高考真题+客观题集训+主观题集训

教育   2024-11-17 21:08   中国  






























































希望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吗,记得设为星标点上面蓝色文语文月刊关注。
‍‍‍2024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1.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4年3月7日-6月6日
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0道2024年3月6日-2023年12月7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6道2023年9月7日-12月6日
4.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3年6月7日-9月6日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标点符号及其运用

一、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见下表:

点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标号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书名号

间隔号

连接号

专名号

‘’

()

——

……

.

〈〉

  .

 

—    ~

 

——

“”

[]

《》

 

说明:(1)点号作用是点断,表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2)标号作用是标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3)考查重点是点号;标号只涉及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其余不涉及。

二、具体用法

(一)顿号与逗号

顿号是句中最小的停顿,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的短语。逗号主要用于句子内部需要停顿的主谓之间、动宾之间、状语之后,或各分句之间(有时用分号)。

例: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使用顿号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这篇文章真实,感人

这篇文章写得真实,感人

2.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只能用逗号。

例: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3.并列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用逗号。

例: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如果并列短语中,某一部分内还有并列短语或词语,大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6. 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时用顿号。

例:全文共六个部分,就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全文共六个部分,就有第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7. 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如: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农兵  调查研究  误用例:这次“严打”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干警”中间不需要顿号)

8.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误例:①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②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此两句用了“和”,前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9.多个并列词语,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连词连接,而不用顿号。

例: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和杂技。

10.书名或引用的并列不用顿号。

例:书架上陈列着《呐喊》《雷雨》《红楼梦》等名著。

(二)逗号与分号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1.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例: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  误例:①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②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三)冒号

冒号的基本作用是总结上文提示下文。

例: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②历史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也会受到冲击,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误例:在记者进行的家庭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2.转述的话(间接引语)不用冒号。(注意人称变化)

  误例:老师说过:“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正例:老师说过,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

例:苏轼《念奴娇》词描绘了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伟景象。

4.说话人在所说内容中间不用冒号用逗号,放在所说内容后面用句号。

例:①“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②“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5.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误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第二个冒号改成逗号)

(四)问号

1.几个问句从不同角度连续发问,则每句都用问号。

 ①除了他能去,还有谁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②可爱的,我拿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2. 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例: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3.倒装句中问号要放在句子的末尾。

例:怎么还没有来啊,他们?

4.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例: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他独自一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

(五)感叹号

感叹号用于句末表达强烈感情。注意两点: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例: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感叹号,前一个用逗号。例:啊,啊!又到周六了。

(六)引号

1、引号的作用

(1)引用

例:“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出自《西厢记》。

(2)强调

例:包身工没有“做”与“不做”的自由。

(3)否定

例: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特殊含义

例:“芦柴棒”着急的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5)特定称谓

例:“一·二八”事变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2.引用的两种形式

(1)直接引用

  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中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间接引用

    引文是说话人句子的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引文后不需停顿,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引文后刚好需要停顿,点号应在引号后。

例: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3.运用引号需注意的问题

(1)引文末尾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均放在引号内。

例:①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②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③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2.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例:①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②老师说过,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引文之内还有引文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中又有引号,再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例: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七)括号

表示文中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部分词语的括号。

 例:这间办公室一共有五台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供老师使用。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的词语,括号中的注释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应省去,问号、叹号可以保留。如果注释内容后需要停顿,点号应放在括号外。

误例: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第一个括号里面的句号删掉)

2.句外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句子未尾的点号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句末点号保留;如果不成句,不加句末点号。

例: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②他培育了许多玫瑰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注意:

1.括号与破折号的功能相同,不能同时用。

误例: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破折号、括号只能保留一个)

2.括号里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因此广播稿中不用括号

(八)破折号

1.破折号的作用

(1)解释说明

例: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语意转换、转折、递进

例:“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语音延长

例:“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4)语音停顿或中断。

例:“班长他牺——”小马话还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5)表强调。

例: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注太阳,——是的,遮不注的。

(6)表示插说

例:“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选自老舍《想北平》)

“就拿他做个例子吧,——其实,这事每人都会碰到——有一次他……”

句子的特殊成分,它是句子整体的一部分,但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是独立成分。位置也比较灵,双破折号引出的就是插说,不能用括号。

(7)用在副标题的前面或引文后标明作者

例: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8)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

例:小姑娘的长相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村生活的情景——

“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他把‘挹注’(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讲成‘不在乎,不注意’;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9)分行列举

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2.破折号与其它符号

(1)破折号与冒号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时,注释或说明的内容可以删去而句意完整;冒号后的内容表示分项列举时,不能删去。

 例:①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②今天晚上的节目主要有:相声、小品、舞蹈和朗诵。

(2)破折号与括号

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语句插在句子当中时,前后都要用破折号,这时破折号与括号类似。

 例:一个人倘不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

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语句插在句子当中时,前后都要用破折号,这时破折号与括号类似。

 例:一个人倘不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

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

(3)破折号与省略号

破折号可以表示说话的中断和语气的延长,省略号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①“小蔡——,我来了!”他大喊着。(语气延长)    ②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说话中断)    ③老班长艰难地从口袋里拿出七根火柴说:“拿……着……”(说话断断续续)

(4)破折号不能与“是、有、即”等词同时使用。

误例: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删去“即”)

(九)省略号

1.基本用法

1)表示引文的省略。 例: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2)表示列举的省略。 例: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注意问题

1)省略号与“等、等等”作用相同,不能连用。

例: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2)省略号后面一般不加标点。

误例: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删去省略号后面的逗号)

3.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

误例: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省略号前的逗号删去)

 (十)书名号

主要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影视剧名等。

例:①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的情景。

②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将于七月十日举行。 

注意问题:

1.主题活动、会议、丛书、课程、栏目、标题等名称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

误例:①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改成双引号)

2.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号。书名在前,篇名在后,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例:《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例: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拍案叫绝地介绍了《围城》这部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技巧

(一)明辨语气(句号、问号、感叹号)

句末点号除了表停顿外,主要用来表示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几种不同语气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考虑,不能只看其中一些词语。如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却是陈述语气,所以句子末尾就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二)明辨层次

1.顿号、逗号、分号

  并列词语、短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逗号。

  小并列用顿号,大并列用逗号,更大并列用分号。

2.冒号

  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的全部,不能用冒号。

(三)明辨句式

非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

倒装句句末点号放在最后

(四)明辨位置

1.引号与点号的位置

  直接引用,句末点号在引号内。

  间接引用句末点号在引号外,问号、叹号除外。  

2.括号与点号的位置

  句内括号紧跟被注释词语,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

3.“某某说”“某某想”类叙述语的位置

  叙述语在引语前,后边用冒号;在引语中,后边用逗号;

在引语后,后边用句号。

(五)明辨功能

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独特功能,对于易混淆的标点要弄清它们的区别。

1.冒号与破折号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解释说明部分可以删去;

  冒号表示分说,分说部分不能删去。

2.引号与书名号

  “书篇画影曲文报”用书名号标示。

 (六)注意特殊词语

1.省略号不与“等”“等等”并用。

2.破折号、冒号不与“即”“就是”等并用。

3.顿号不与连词“或”“及”等并用。

四、 标点符号命题常见的“十大陷阱”

1.非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2.倒装句问号未用于句末。

3.分句之间用顿号。      4.多层并列都用顿号。

5.表示概数时用顿号。    6.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7.一句话中两个冒号套用。

8.“某某说”在引语中间,“说”后面用冒号。

9.滥用书名号。

10.引号与句末点号位置错误,括号与点号连用位置错误。



标点符号客观题训练

中国奇迹,靠劳动书写。在中国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中,凝结了劳动者的智慧,浸透了耕耘者的汗水。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    ) 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勒奋,创造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创造了举世罕见的成就。“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要靠的是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     ) “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劳动的汗水,才能浇灌出幸福的硕果。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标点符号,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程的却总是寥寥无几。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傅抱石的大写意继承了中国画传统中不断发展着的承前启后精神。他的山水技法,看似一片乱笔,却融合、提炼了前人的种种皱法。这些技法汇集在破笔散锋的运用下,形成了有名的“抱石皱”。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抱石皱”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B.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这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友邦人士”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D.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设计寄寓着村民的美好愿望。

入现代社会,夜晚的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并产生了一个热词——“夜经济”。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量子速读法称可让人5分钟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籍,并能完整复述——全是骗术。

B.人文科学研究的最大缺点是不确定性——无法进行定性研究,一切只能靠自己理解。

C.在坪乡黄沙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过程非常艰辛曲折。

D.我叫他来见你罢,他就在楼上,只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是早就死了的。

是的,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一种生命的产生,旺盛,衰败,最后消亡。今年有杨花,明年还会有杨花,年年都会有杨花,它存在着,永远地存在着。杨花看起来是一瞬间的停留,实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5.下列各句中的感叹号,和文末感叹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B.祥林嫂,你放着罢!

C.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D.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6.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书院门口正有一副遒劲有力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B.它带来了幽美的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

C.她手提一个竹篮,拄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

D.很幸运地,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C.多数法国人对萨科齐并不满意,萎缩的经济规模、逼近10%的失业率,以及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的各项改革,都无法让人再相信他。

D.国务院总理李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8.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后来?——起来了。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

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零容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C.可是一查黄河近两千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D.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真是“恩将仇报”。

10.下列各句的引号和文中的“药引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无非是“利字头上一把刀”。

B.猪和羊生活在深山老林,恐怕吃猪和羊也会成为“时尚”。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D.科学家发现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1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加点句子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原句:元宝枫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是家具雕刻等细木工用料;树皮纤维可造纸、树叶可制茶,枫叶茶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花可直接食用,种籽可炒食并榨油;油渣可做酱油……

A.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

B.天上的云有的像小狗汪汪,有的像小鸟啾啾,有的像蜜蜂嗡嗡,有的好像在打呼噜......真是变幻无穷啊!

C.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D.“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要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C.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D.他17岁就应征入伍,参加过抗震抢险工作,立过二等功,退伍后分到我们工厂保卫科;对他的情况我就知道这么多。

1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据老王自己讲: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B.“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C.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

D.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1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两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青少年去学习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举措。但是不能让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背诗而背诗,这与让中国传统经典走进教育的真正目的——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本末倒置的。

A.她清了清嗓子,面向河西,用甜津津的声音喊了一句:“大刀口来,小刀口来——”

B.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

C.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D.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15.下列各句中的书名号和文中的书名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问题,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X快递包装的使用。

A.据《某某府志》载,某某城内大小园林约有150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B.最近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因触及抗癌药昂贵的国情现实,引发了强烈关注。

C.《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大多是好莱坞进口片吸金。

D.为了加强生态脆弱地区精准扶贫的力度,改善其生态状况,《中国扶贫开发报告》给出了有效的办法。

16.下列语句中的问号,与文段中的两处问号的用法,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师资的实时互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触手可及。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因材施教?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挑战也接踵而至。

A.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B.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

C.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

D.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17.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的分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通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

A.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

B.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

C.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从对生命之“我”的认知上,有我之境立足于古代的气性论(性朴、才性或质性论)人性哲学。相比儒家主流的性善论与道禅心性论,气性论哲学虽非中国人性论正统,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从未缺席过。

A.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B.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C.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D.“人生思幼日。”谁没有童梦重温的经历?

19.文中的画线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甲]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乙]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丙]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A.甲   B.乙     C.丙

20.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a)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b)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c)她喊孩子(d)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e)

选项

a

b

c

d

e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参考答案


1.B  第一处应用顿号,“站起来”“富起来”为并列短语,二者作“从”的宾语。第二处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第三处前后两句并列,并且分句中已用了逗号,故此处应用分号,第四处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2.C 原文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A项,表示强调重点;B项,表示语意的转换;C项,表示解释说明;D项,表示声音延长。

3.D 文中“抱石皱”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A项,“早”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B项,“说话”表示特殊含义;C项,“友邦人士”表示反语讽刺;D项,“四水归堂”表示特定称谓,与文中双引号作用一致。

4.B  A项,总结上文。B项,表解释说明。C项,表意思的转换转折。D项,表停顿。

5.【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与文中感叹号的作用都表示赞叹、惊喜等感情;B项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C项表示强烈感情的反问句;D项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6.【答案】B

【解析】B与原文中的冒号都表示提示下文。A项,表示解释和说明;C项,表示总结上文;D项,表示解释和说明。

7.【答案】D。A项,分号使用错误,两处分号都应改为逗号;B项,“歌谣”后逗号放在后引号外面。C项,“经济规模”后顿号改为逗号。

8.【答案】C 。文中破折号后是标示注释内容;A话语的间隔;B表示插说;D表示总结。

9.【答案】D “零容忍”加上引号,就是突出和强调这个词语。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表示特殊含义;D项表示强调。

10.【答案】D。D和文中“药引子”的引号是专有名词、特定称谓,A是引用,B是反语、讽刺,C表示强调。

11.【答案】B。表列举未完(A项表示引文的省略;C项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D项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12.A 解析:B项“无丑不成戏”后的句号移到引号外。C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D项分号改为冒号。

13.B 解析:A项,就“进不去了。”是不完全引用,故最后的句号应在引号之外;C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引用孔子的话,加上引号;D项,两个“因为”引导的句子都是对前面“总觉得心上不安”的原因的疑问,故“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和“去侮辱他”后面的标点符号都应改为问号。

14.D 解析:D项的破折号和文段中的两处破折号作用一致,都是表解释说明。A项表声音的延长;B项表转折;C项表示总结上文。

15.B 解析:B项中的书名号表示电影名,文段和其他三项中的书名号表示书籍、文件名。

16.D 解析:D项与文段中的问号用法相同,都表疑问。A项表反问,B项是选择问,C项是设问。

17.D 解析:文段中的分号表并列关系,阐述了“美好生活需要”的两个方面——世界性和民族性。D项中的分号表目的关系,其余三项均表并列关系。

18.A 解析:此题考查引号的用法。文段中的引号表示着重指出,A项与此相同。B项表特定称谓。C项表引用语言。D项表引用。

19.B 解析:B项,“那雪正下得紧”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20.C 解析:结合上下文“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可知,下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故a处应用破折号,排除A、B两项;b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描写完丈夫的影子,故应该用句号,排除D项;“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是妻子说的话,故b处还应用前引号;c处话还没说完,说话人处于句中的位置,故c处应用逗号和后引号;d处应用逗号和前引号;e处,话已说完,故应用句号和后引号。


标点运用分析专题练习

一、2024·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19.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三、(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9.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古物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四、(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翻开《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一书,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一一展现,字里行间全是澎湃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乙】我永远忘不了,从天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是那么悠扬、那样动听!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继续大力支持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刻苦攻关,航天事业穿云裂石,突飞猛进地实现飞跃,大踏步赶上时代。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这一切无不给我们带来激动和幸福!进入新时代,航天梦引领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让航天事业奔向强国目标,自立自强地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丙】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这些好消息一则接着一则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五、(2024·安徽芜湖·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中旬,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活动在上海举办。在亭台错落的江南园林,在活力满满的时尚街区,一队队身着华服的青年神采飞扬,一场场流动的演出精彩纷呈,一批批华服粉丝相约云集,传统韵味与青春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传递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服饰文化研究与实践复原,让精美服饰走进博物馆和大众空间,让更多人看到,是杰出的传统技艺使得质朴的服装变得灵动,看到从古至今服装制作者 、臻于至善的价值标准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要秉持开放的态度,让传统在现代生根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舞蹈演员身着水天碧长裙,伴随优雅的旋律在千里江山的水墨画卷中 ,给中外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有形的服饰背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服饰观普遍强调人的内在精神,并赋予其道德、人格的内涵,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华服文化爱好者们互称同袍同袍一词来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寄予着征战沙场的战士们团结奋战的家国情怀。如今,华服文化爱好者借用这样的称呼,强调了团结友爱的精神,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共同兴趣爱好的认同。

近年来,伴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脚步,新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在款式、面料和工艺上,新中式服装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同时又吸纳了西方服饰的设计元素。这种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结合的设计风格,让中国传统服装美学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

3.下列诗句与文中画线句子所用引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B.三仙姑听见院里人说四十五”“穿花鞋,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不得口。

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D.今晚若有采莲人,这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六、(2024·湖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家人口不多。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两个女儿——大英子、小英子。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姐妹俩长得很像,性格不同。大姑娘很文静,话很少,像父亲。小英子比她娘还会说,一天咭咭呱呱地不停。大姐说:

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

像个喜鹊!

你自己说的!——吵得人心乱!

心乱?

心乱!

你心乱怪我呀!

二姑娘话里有话。大英子已经有了人家。小人她偷偷地看过,人很敦厚,也不难看,家道也殷实,她满意。已经下过小定,日子还没有定下来。

注:苏北方言,形容人衣着体面,有精神气。

5.文中画横线处的两个破折号用法不同,但都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七、(2024·陕西汉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这是西晋文学家束皙所写《饼赋》中的一段。试想,(甲),烈风阵阵,人们起床以后,又饿又冷,浑身颤抖,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一碗滚烫的汤饼下肚更舒服呢?

汤饼是什么? ① ,就是饼撕碎了泡在汤里,类似今天羊肉泡馍或牛肉罩饼。实则不然。古时所有的面制食品,包括蒸的、煮的、烤的,都称为饼。《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的炊饼原本叫做蒸饼,其制作方法与馒头有不少类似,因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讳而被改称炊饼。汤饼则是在开水里煮熟的面食,即面条或面片。

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九饼法里对汤饼制作有详细介绍:把面团揉搓成大拇指粗细,按扁,再以二寸为度,用手一段段掐断,投沸水中,用急火煮熟。 ② ,不过改用刀削而已。

有趣的是,在很久以前,(乙)的汤饼却是人们盛暑的时令食品,《荆楚岁时记》所谓六月伏日进汤饼是也。伏日进食汤饼的习俗应与古代的伏祭活动有关。古时每年六月和十二月举祭祀仪式,祈福禳灾,分别叫伏祭和腊祭。《荆楚岁时记》所谓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就是这个意思。

由汤饼辟恶,后世还进一步发展出了祈福的食俗。如孩子生日吃长命面,老人寿诞吃长寿面。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赠进士张盟》诗云:忆尔悬弧弓,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可见, ③ 。当然,(丙)的盛夏吃热面条显然不太舒服。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一种宜于夏季食用的——冷淘

6.下列语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加点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C.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D————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八、(2024·湖南长沙·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被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海到底有多深……近年来,一些院士、专家走出实验室、大学教室,在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授科学知识,深受欢迎。

①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产生了类似的明星效应,既提升了科普的专业性,也刺激了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②有些科学家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讲故事,这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③他们以和蔼可亲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厚渊博的知识,在网上收获了大批粉丝。④让顶尖科学家与普通公众的面对面,不少年轻人感到兴奋,他们不由得感慨:原来科学可以这么接地气。⑤为大众做科普,需要额外下一番功夫,把专业科学知识讲得更通俗易懂。⑥有人可能觉得,既然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又何必大费周章呢?⑦实际上,科普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科学事业中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⑧如果说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那么,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⑨科学家们重视科普,就是为了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国与国之间的科技比拼,不仅体现在当下科技力量的对比上,也体现在科技人才的储备上。建设科技强国,不仅要看大国重器、核心技术,也要注重提升全社会整体科学素养,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做好科普工作,把基础打牢,把步子迈实,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蓄积充足的底气。

11.下列关于文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愈合面对面两处的引号的用法相同。

B.文中海到底有多深……”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C.文中有些科学家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讲故事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D.文中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处的顿号可以改为逗号。


九、(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4月,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下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这张来自宇宙深处的甜甜圈状黑洞照片引起轰动,震惊世界。20234月,由上海天文台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换了个频道M87黑洞,首次拍摄到了M87黑洞的全景照片,将黑洞阴影、吸积盘和喷流同时展现在一张照片里。在这张全景照片中,不仅有甜甜圈,还能看到从甜甜圈向远处延展的尾巴,即黑洞的喷流。

既然黑洞是的,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① ?事实上,黑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② 。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这些气体会绕黑洞旋转,并被黑洞吸进去。而气体被加热到数十亿摄氏度高温时,便会发出强烈的辐射。同时,黑洞也会以喷流和风的形式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于是,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由于黑洞事件视界形成的阴影,并在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的辐射造成的光环。

哪个黑洞最容易被看到?质量越大、距离越近的黑洞,其阴影从地球看来越大, ③ 1997年开始,科学家就用新方法不断提高观测精度,从而让无线电波的视线一步步逼近黑洞。黑洞全景照片的出现,也进一步激发了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未知的强烈信心。据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透露、造中国自己的亚毫米波望远镜、拍摄人类首部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电影,是他们未来前进的方向。

15.下列有关文本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说明所拍摄照片的具体内容。

B逃脱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光线人格化,突出黑洞引力之大。

C哪个黑洞最容易被看到?运用了设问,启发思考,引起下文。

D视线电影两处双引号的作用相同,增强文章生动性。


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成“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请说说你的理解。(3)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

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 安瓜点豆”……

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

在从春到冬每个日子的辛勤劳作中,他给了生活以浓浓烟火气的诗意。在所有的农谚中,王蒙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


十一、【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上期中】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

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十二、对文学作品来说 ,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能增强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使用了冒号,请任选一处 ,简要分析其使用的妙处。(4分 )

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A):这是谁啊,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不绝于耳。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做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尊被岁月淤泥掩埋的、头部已经残缺而手上握着长锤的石像出土了。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震天动地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②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B):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李冰的子孙就会生生不息。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十三、【浙江省金华市十校】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叠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有标点符号的叠用,请分析其效果的异同。(4分 )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菌,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十四、【河南省南阳市高三期中】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结合文中第(1)处画横线部分的句子,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3分 )

陶渊明是最能让我内心平静的诗人。读他的诗,我甚至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我的心,像泉眼冒出泉水一样,生出平静。“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其实我也不需要那么多,“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有一间能读书的小屋子,夏天绿树荫浓,每天与小鸟为伴就好了。陶渊明最大的知己,始终是自然,书写自然山水,不在其形貌声色,而在于生命的张力及与它们的对话。

姜夔写梅亦然。“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趔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不愧是“词中老杜”,有杜甫“老去诗篇浑漫与”的谦和。他说,(1)自己老了,江郎才尽,再写不出词。(2)是梅花不答应,殷殷地将枝头伸向他的身畔,将梅香传到他的席上,非让他起了诗兴不可,非让他写词不可。读其词,植物之性情,栩栩如生,亲切有味,缱绻有情……

天地有意,万物含情,这种纯净默然的趣味,绵延古今。

答案与解析

一、【答案】  19.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故意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力度,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赏析标点符号用法,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问句可以分为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其中是问句却不表示疑问的是反问句,不是吗属于反问句,无疑而问,用问句是为了加强语气和语势,使表达意思更肯定,引导读者思考和想象。不是吗是对上文作者与朋友在街道上闲逛,恰好遇上了太阳雨,便淋雨而行这一行为的肯定和强调,表达作者对太阳雨的喜爱,对淋雨而行的喜欢和享受。

二、【答案】    21.示例一:处,两个逗号将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突出了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

示例二:处的两个逗号将时间状语半天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突出闭住口的时间之长,凸显了狂风的猛烈和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从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逗号的表现力。

处,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描述祥子在狂风中拉车的状态,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是祥子逆着狂风拉车时的动作,叙述时如果中间不做停顿或仅用顿号做停顿便会显得动作连贯,减弱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感,但用两个逗号将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做较长的停顿,则更能够显出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

处,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是祥子在狂风中的状态,使用两个逗号将半天从句子中独立出来,使这一时间状语更加突出醒目,强调祥子在狂风下透不出气”“闭住口的时间之长,而忍了半天才打出一个嗝,也凸显出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答案】 19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特殊含义。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殊含义。

D.表特殊含义。

故选B

四、

【答案】 3B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B.乐曲名应使用书名号,所以东方红应为《东方红》。

故选B

五、【答案】3C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表示引用。

A.表示引用。

B.表示引用。

C. 表示特定称谓。

D. 表示引用。

故选C

六、【答案】5.第一处:表示话语中断。姐姐话说到一半被小英子打断,表现出小英子活泼、伶牙俐齿的特点。

第二处:表示话题转换。话题由你说的又转回到前文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吵得人心乱)从而实现了与前文的关联。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一处画线句中,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是姐姐大英子说的话,而像个喜鹊!则是妹妹小英子说的话,但从语意上来说,像个喜鹊!是对前一句的延续,本应由大英子说出。这里显然是姐姐话说到一半被小英子打断抢了先。所以,此处的破折号应是表示话语中断。而这里两人话语的突变以及小英子嘴快的特点,也充分表现出小英子活泼、伶牙俐齿的特点。

第二处画线句你自己说的!——吵得人心乱!仍是姐姐大英子所说,主要由两句话组成。但两句话你自己说的吵得人心乱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你自己说的是姐姐的补充说明,而吵得人心乱则是对第一句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的补充说明。所以,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

七、【答案】6A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加点处破折号用法是对前文进行解释说明。

A.解释说明。

B.话题突然转变。

C.对前文进行概括或总结。

D.声音延长。

故选A

八、【答案】11D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处的顿号不可以改为逗号,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在句中作主语,内部停顿用顿号,改为逗号后此句话的句子层次混乱。

故选D

九、【答案】 15D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D.“视线表示特殊含义,电影表示强调,作用不同。

故选D

十、顿号作为点号的一种,起停顿作用。使用顿号,本句则变成只强调农人盘算耕种的时间段。

使用顿号,这几个词被隔开,整句话读来绵长,体现不出勤劳农人的忙碌感、紧迫感。

不用顿号能加快整句话的阅读速度,能让人感觉农人需要盘算的内容多文时间助手从而休现了农人的忙碌。

十一、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

②“暮春”“中午成为独立成分,更能突出时令的美好和气候的宜人,给人愉悦之感。

十二、A处冒号表示引起下文。冒号后的内容仿佛是人们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后世对李冰功绩的赞叹与敬仰。

B处冒号表示解说。冒号后的内容是对某种乐观解释说明,表明既因有这样一心为百姓谋福祉的水利专家而产生某种乐观,也因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警循可感到翻手

十三、同:两处叠用都包含了疑问和惊叹两种语气,情感强烈。

异:第处更侧重于疑问,也能吃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

处更侧重于惊叹,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

十四、【答案】自己老了,江郎才尽,再写不出词两个逗号连续运用表达的是姜夔的谦虚之言,突显了姜夔谦和的品格,与整个文段语境的简洁、连贯、流畅相符合。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月刊(yuwenxuexiao)编辑,转载注明来源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有稿酬。
投稿:3433408418@qq.com,注明原创,商务合作 QQ3433408418
长按识别关注语文月刊(yuwenxuexiao)公众号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华附试题作文(shitizuowen) 

高中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语文月刊
语文月刊的读者俱乐部欢迎你加入!全国一流的杂志\x26lt;语文月刊\x26gt;,一年12期 ,定价每期12元,代码46-88。欢迎到你家附近的邮局订阅.拥有语文月刊,你等于拥有移动的语文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