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竞技心理领域研究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反思

学术   2024-11-02 21:45   北京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对竞技心理领域研究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反思
秦花卉   张力为*
 北京体育大学 心理学院
摘 要 通过深入分析竞技心理领域研究中的关键挑战,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角度进行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相关性、实用性和生态效度。在研究参与者方面,需灵活选择和综合考虑“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的研究视角,明确研究对象及成果的应用对象,以确保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在研究设计方面,倡导实验设计由“方法中心”转向“问题中心”,建议尽量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为循证实践和实际应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强调了跨领域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以便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在研究效度方面,讨论了由“实验室实验”向“现场实验”的转变,强调了长期干预相比短期干预在提升研究外部效度和实际应用价值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竞技心理;本体论;方法论;研究参与者;研究设计;生态效度

竞技心理是运动心理学中最受瞩目同时也最能凸显其学科价值的研究领域之一(迟立忠 等,2013)。作为一门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并力求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舒跃育 等,2022),心理学一直依赖其他成熟自然科学的进展,以采用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直接探究人类的生活世界为主(舒跃育 等,2019)。运动心理学也习惯于从其他学科借鉴研究方法(陈玉霞,2003)。随着科研工具的革新,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似乎与其本体距离越来越远,这种趋势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反思(王洪彪, 2015)。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竞技心理研究同样需要从本体出发深入思考:如何理解竞技心理研究的对象,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运动表现、团队互动等;这些理解是如何影响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结果解释的,即本体论层面上哪些具体实体有影响力,以及这些实体如何与主体一起影响运动员的行为。此外,竞技心理研究在心理学母学科的引领下,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为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但对于本领域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较少,具体而言,开展研究设计时为何选择某种方法,如何实施这些方法,以及如何解释和验证研究结果,值得重新深思和审视。
作为竞技心理研究者,我们想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反思:首先,认清竞技心理研究的主要对象,即运动员是谁,其特点和需求是什么。其次,明确竞技心理研究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所选择的方法是否适合研究问题和目标。最后,探究竞技心理研究成果未能充分落实于竞技实践的原因,即为何这些研究成果未能给予运动员切实的帮助。

1 对研究参与者的反思

1.1 “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第一人称体验,该体验对于第三人称的研究者而言并非易于直接获取的信息(袁彦 等, 2021)。研究参与者的亲身体验与研究者的第三人称观察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在竞技心理领域,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可能会因将第一人称的体验简单转化为第三人称的解释而受到影响。尽管依据科学严谨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在理论上是可靠的,但在解释这些数据时加入研究参与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将为研究者提供更为真实和精确的理解。尤其在竞技心理研究中,考虑到运动员的独特性,其个体体验对于研究结果的解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分析与报告研究数据时,应当努力获取来自第一人称视角的直接证据,确保研究解释始终以参与者的真实体验为核心。
这种体验的复杂性和主观性要求我们采用更为细致和多元的研究方法,以确保我们的发现和理论能真实反映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以下例证展示了如何通过不同方式整合第一人称体验,以丰富我们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理解。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常常通过对生理指标(如心率、皮肤电反应等)的测量评估运动员的状态。然而,这类客观数据的收集往往无法全面捕获运动员的主观体验,如焦虑、自信或压力等心理状态。为此,在研究设计中引入运动员比赛前后的主观报告(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并将其与生理数据相对比(龚然, 2020),可以丰富我们对运动员真实心理状态的理解。同时,随着心理训练程序(包括正念训练、表象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在运动训练中的普及,对这些训练效果的评估亦不可忽视。除了传统的运动成绩等量化指标外,收集运动员的第一人称反馈(通过访谈或日记等方法)对于评估心理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这些从第一人称视角获得的数据不仅能够直接展示运动员的决策过程、注意分配等关键心理活动,有助于解释心理训练的作用机制,还可以反映运动员如何主观体验并对训练进行内化,从而为心理训练的优化提供依据(龚然, 2020)。第一人称反馈在增进对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对表现影响的理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运动员的自述可以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运动员关于比赛、训练的主观感受,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运动员的内在经历。如“运动员谈平常心对自己夺冠的重要性”,让研究者对“平常心”这一难以量化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并意识到“平常心”对稳定发挥的重要性(苗茂楠 等, 2015)。这些来自第一人称的详细叙述提供了一种宝贵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运动员面对竞技压力时的心态和应对策略。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捕捉运动员第一人称体验提供了新的方法。例如,通过分析头戴式摄像机记录的运动员视角视频,可以更好地捕捉和理解运动员的第一人称体验。这些辅助手段丰富了研究材料,为理解运动员的心理动态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在研究中,虽然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的视角不同,但并非完全对立。研究者从第三人称角度观察、分析和诠释数据,负责设计研究、收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起草报告或论文;而研究参与者则是研究的主体,他们提供了实际数据和经验,是研究的核心。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可能需要从研究参与者的第一人称角度理解其经验、观点和感受,以确保研究结果更具意义和适用性。同时,研究者的第三人称视角也同样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减少主观偏见和错误的解释。因此,尽管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的视角不同,但它们相辅相成。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境,灵活选择和结合考虑这两种视角,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解释研究结果。

1.2 “大学生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

尽管竞技心理研究结果的主要应用对象是职业运动员,研究重点是提高职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之在大赛中发挥出最佳表现水平(姚家新 等, 2004),且从对研究结果负责的角度,研究样本应从统计意义上无差别的总体中取样,但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取样存在颇多困难。一方面,高水平职业运动员的心理现象和需要解决的心理困惑往往个性大于共性,难以获取满足量化研究需求的样本量(任未多, 2005);另一方面,以职业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诸多阻碍(任未多, 2005),如职业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安排非常紧密,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研究,甚至出于对心理研究的抵触不愿意参与(姚家新 等, 2004)。实际研究中招募的研究参与者多为大学生运动员,作为研究参与者的大学生运动员(实际样本)与作为结果应用对象的职业运动员(理论总体)在竞技水平、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竞技心理领域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职业运动员面临独特的挑战、压力和限制,如运动成绩、外界期望、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等。因此,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的研究,其结果应用于职业运动员的信效度有待评估。
当前的竞技心理领域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研究对象及成果的应用对象,通过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角色做出准确界定,避免概念和定义上的混淆。关键的挑战之一是招募研究参与者。尽管职业运动员并不稀缺且相对易于接触——在为奥运会、全运会等赛事备战期间,竞技运动心理专家为运动员提供心理支持服务,许多运动队与高校或体育科研机构的心理团队保持着长期的紧密合作——然而,在运动队中开展心理实验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许多运动队和运动员对于自身是否能从心理学研究中受益尚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由于职业运动员的训练量大、赛程紧张,他们在身心疲劳的状态下很难被说服牺牲休息时间参与研究。
面对当前在招募适宜参与者及确保研究成果落地应用方面遭遇的难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旨在提高研究质量与应用价值的改进策略。首先,在研究中对运动员的竞技级别及团队中的具体角色(如足球运动员中的守门员、前锋等)进行精确定义,以确保研究设计与运动员的实际需求高度匹配。其次,建议通过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解决招募参与者的问题,例如,通过展示心理干预在提升运动表现及缓解比赛压力方面的成效提升运动员的参与意愿。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强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运动员阐释心理调节技巧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运动员个体间的差异(如焦虑程度、动机类型等)定制个性化的心理训练计划。这不仅能够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运动员对心理干预成效的信赖。考虑到职业运动员所面临的密集赛程与高负荷训练,建议采用灵活的时间规划及短期、高效的研究方案,以尽量减少对运动员日常训练及休息的干扰。

2 对研究设计的反思

2.1 “方法中心”与“问题中心”

目前,竞技心理研究似乎与竞技实际情境及运动员的真实体验愈发疏远。这意味着,虽然研究者试图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理解和解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但这些方法可能过于侧重量化数据和物理证据,而忽视了运动员个人的感受、体验和情境的复杂性。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之间的错位(袁彦 等, 2021)。在追求科学性的过程中,研究方法的选择时常优先于对实际问题的深入探讨(袁彦 等, 2021),导致研究与运动员的实际需要和体验之间产生脱节。因此,重新审视和调整竞技心理研究,以更贴近运动员的实际体验和竞技情境,对于本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应为研究问题服务,而非使研究问题适合于方法技术。科学的传统范式是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王洪彪, 2015)。为牢固树立“科学形象”,目前许多竞技心理研究设计追求严格的实验操纵,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精密的数据,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更倾向于数据驱动,以显著性和效果量等统计指标说明研究结果,对竞技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考虑不周(王申连 等, 2015),缺乏对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思考和解读,易陷入“方法中心”的误区,而非以科学问题、理论假设和研究目的驱动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王申连 等, 2015)。
用高精尖的实验仪器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探究一个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都薄弱的问题,看似结果颇丰,实则本末倒置,在过分强调方法的同时也阻碍了对竞技心理领域关键问题的深入探究。如运动员的损伤问题,运动员将损伤视为职业生涯中面临的最艰巨的情感和身体挑战之一,但有关我国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并不多见,且研究集中在分析致伤原因、探讨预防策略和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吕品 等, 2015),有关运动员损伤的心理研究微乎其微。究其原因,研究者无法将损伤作为干预手段进行实验设计,损伤和康复过程的心理变化也难以量化。相信每一位运动心理研究者都意识到了运动损伤问题的重要性,但当考虑到无法进行实验干预、获取因果关系,且质性研究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时,“问题”在“方法”的局限下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值得深思,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在与时俱进地应用先进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时,应当如何保持该领域研究的本质特征?尽管新兴技术和方法引入了创新思维和成果,这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需要坚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价值,避免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在追求技术创新中“迷失自我”。一方面,忽视新兴技术可能会使研究滞后,影响学术关注度和学术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则可能导致研究偏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王洪彪, 2015)。关于如何在竞技心理研究中实现方法与问题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使研究与运动员实际体验和竞技情境紧密联系,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研究设计中考虑采用混合方法,整合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优点,提供全面视角以理解竞技心理现象。例如,在研究运动员压力应对策略时,通过定量方法测量压力水平及应对策略的效果,结合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以揭示运动员如何经历和解释这些压力,以及他们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其次,通过案例研究和纪实研究对单个事件、团队或个人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运动员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心理状态和改变过程的细致观察,研究者可以揭示竞技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研究从严重伤病中恢复的运动员,可以深入探讨其心理恢复过程、遇到的挑战以及克服这些挑战的策略,从而获得有关促进运动员心理康复的深刻理解。再次,采用高生态效度的研究设计。为保证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应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或模拟真实竞技情境。例如,研究团队可以在实际训练或比赛中观察和测量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用可穿戴技术收集实时数据,这不仅增强了研究的生态效度,也使研究结果更贴近运动员的实际体验。最后,采用参与式研究,让运动员参与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包括从研究问题的定义到数据收集和分析,乃至研究结果的应用。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确保研究内容与运动员的实际需要和关注点相匹配,还可以增强运动员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认同感。

2.2 “循证实践”与“随机对照”

近年来,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逐渐成为竞技心理领域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有利于通过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指导实际应用。循证实践指在临床决策中综合运用最佳研究证据、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价值观和偏好的方法(Sackett et al., 1996)。在竞技心理领域,循证实践是提升研究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循证实践能够结合最佳研究证据、实践经验和运动员个体需求,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策略(Sackett et al., 1996)。最佳研究证据通过严格的研究设计和科学方法获得,实践经验源于实践者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而个体需求则反映了运动员的具体需求和偏好。例如,Smith等(2007)的研究表明,基于循证实践的方法制定的心理干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焦虑,提升其心理韧性。循证实践方法的灵活性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干预措施,更有效地应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复杂的竞技环境(Schwarz et al., 2021)。此外,循证实践强调实际应用,确保研究成果在真实世界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循证实践的效果高度依赖于现有研究的质量和数量,如果现有研究证据不足或质量不高,循证实践的效用可能受到限制。在开展研究时,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作为研究设计的“黄金标准”,为循证实践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支持。随机对照实验通过随机分配和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偏倚,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Schulz et al., 2010)。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能够明确检测干预措施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评估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证据(Anderson et al., 2018)。此外,随机对照实验采用标准化的研究设计和方法,有助于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因此,随机对照实验被认为是提供高质量研究证据的有效方法(张力为 等, 2017;张连成 等, 2019;Schulz et al., 2010)。在竞技心理研究中,随机对照实验常用于评估心理干预措施对运动员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的影响。例如,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可以探究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和正念训练对压力下大学生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效果(宋宇 等,2020)。
但竞技心理研究中的循证实践与随机对照方法应用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在竞技体育中,获取同质性较高的研究参与者存在困难。参与者的异质性可能影响结论的普遍性(Becker, 2018)。运动员在年龄、经验、训练背景等方面差异显著,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因此,研究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平衡样本异质性与研究设计的要求。为应对此挑战,研究者可采用以下方法:1)分层随机化方法。如根据年龄、性别和运动类型等关键变量对被试进行分层,以减少样本异质性对结果的影响(Schulz et al., 2002)。2)重复测量设计。增加测量次数,并可以将因变量的前测作为协变量,控制实验前的组间差异,从而提升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信度。例如,段再复等(2017)对相同参与者在不同任务阶段下的表现进行测量,从而减少个体间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更精准地捕捉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持续注意力表现的影响。3)多重基线设计。多重基线设计基于多阶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干预效果,从而全面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这种设计通过基线期的数据收集和干预期的效果评估,揭示了详细的个体化干预效果分析。孙国晓等(2018)通过在不同基线阶段对多名受试者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静眼训练对于提高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眼动追踪碟靶能力和击中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能使每一位运动员都获益。多重基线设计可以确保观察到的变化确实是由干预引起的,而不是其他时间相关因素所致。多重基线设计还能够有效识别个体差异。在孙国晓等(2018)的研究中,不同运动员对干预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点通过多重基线设计得以清晰呈现。此设计有助于研究者在分析数据时更好地考虑个体间的差异,从而为个性化训练方法的发展提供依据。
其次,随机分组处理在竞技心理研究中也面临着实际困难。高水平运动员的随机分组可能影响其正常训练和比赛计划,导致运动员或教练员产生抵触情绪。为解决此问题,可考虑以下策略:1)交叉设计。对同一组参与者在不同时间施加不同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样本,减少组间差异。交叉设计既能减少对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干扰,又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oberts et al., 2020)。2)多重基线设计。研究者多次测量同一组参与者的变化,通过提供个体化评估、控制外部变量、跟踪动态变化以及在小样本中获取可靠结果等方式,帮助研究者和教练员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训练方法的效果,为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方案提供科学支持(Kinugasa et al., 2004)。3)通过协方差分析,提高研究效度。协方差分析是将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相结合以控制其他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统计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真实影响。通过在统计分析中引入协变量,研究者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混淆变量,从而增强因果关系的确定性和排他性。罗霄骁等(2015)通过将特质焦虑、熟练程度、任务难度和努力程度等变量作为协变量纳入分析,排除这些因素对结果的潜在影响,从而更清晰地观察到自变量(不同的压力情境)对因变量(自我控制能力)的直接作用。
最后,高水平竞技体育本身的高度个性化使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较低。每个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反应机制均具有独特性,这种个性化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干预措施在不同运动员身上产生不同效果。为应对此挑战,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法:1)单被试研究设计。其主要特点包括可靠的测量、重复测量、环境的详细描述、基线与实验处理状态的比较、实验处理的效果有科学式和临床式评估(蒋小波 等,2006)。例如,Coulter等(2018)对一名具有高度心理韧性的精英运动员进行了人格分析,通过详细分析该运动员的性格特质、特征适应和叙事身份,揭示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这种深入的单被试研究为制定个性化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更有效地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体需求。2)质性研究。可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提供更丰富和细致的个体数据,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运动员的主观体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为循证实践提供更加具体和针对性的参考依据。例如,Qin等(2023)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探讨了运动员损伤后的心理状态及其康复历程,为理解运动员的伤后心理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资料。
综上所述,竞技心理领域的循证实践需要坚实的研究基础。尽管随机对照实验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随机分配参与者,有效减少了偏倚、明确了因果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可能需要应对样本异质性、随机分组困难及个性化因素等问题,可考虑灵活采用分层随机化、交叉设计、个案研究等方法。

2.3 “单一领域研究”与“跨领域合作研究”

在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中,跨领域方法愈发受到重视。跨领域方法可以融合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相同的问题,提升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特别是在单一学科难以涵盖的情况下。例如,在处理运动员急性严重损伤的康复问题时,仅关注生理康复而忽略对心理康复状态的评估,可能导致即便运动员身体已恢复,却因心理准备尚未成熟而面临重返赛场的失败(Qin et al., 2023)。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了在竞技心理领域开展跨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在损伤问题上,跨领域的研究和联合评估已达成共识:在术后阶段,患者应充分做好心理和身体准备,重返运动的决定不应仅仅基于术后的恢复时间(Figueroa et al., 2022)。
最近的综述也建议用多领域指标对伤后运动员重返赛场进行评估,包括使用2项以上的功能测试、结合心理准备测试等(Turk et al., 2023)。此外,社会学视角能够揭示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对运动员损伤发生和康复的影响(Qin et al., 2023)。可见,跨领域研究不仅丰富了对特定现象的理解,也为竞技心理领域带来了创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
尽管跨领域研究的价值显而易见,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不同领域间术语的差异可能导致沟通障碍,使得团队成员难以有效、充分地交流想法和研究发现。其次,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也是一大挑战,不同学科往往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此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可能成为难题,特别是当团队规模较大或成员学科背景差异显著时。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团队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共享的术语和概念框架,促进跨领域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2)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兼顾各学科的特点和需求,通过方法创新整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类型。3)加强团队内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如定期举行跨领域研讨会,促进成员间的理解和合作。
综上所述,跨领域研究设计在竞技心理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跨领域合作,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为提高运动员成绩和促进运动员更为全面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干预措施。

3 对研究效度的反思

3.1 “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

在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中,将理论成果有效地转化应用于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以促进运动员表现的提升,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目标。尽管此类研究强调了理论成果在实际竞技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但面临着生态效度上的严峻挑战:难以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中直接开展实验,也难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准确模拟赛场的竞技压力情境。赛场上压力下的发挥失准现象(choking under pressure)(洪晓彬 等, 2015)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自我对话(洪晓彬 等, 2018)等研究热点备受关注,但目前的研究方法很难在非比赛环境下复现运动员在关键比赛时刻所承受的高压力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因此,竞技心理领域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更精确地模拟、观察、探究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生态效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于压力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几个关键的研究效度问题。一方面,在压力情境的构建方面,尽管尝试通过金钱奖励、噪音惩罚等方式营造压力环境,但对于这些操控能否真实反映竞技场上的压力环境仍存疑问,压力操控可能无法全面捕捉所有参与者的压力体验(罗霄骁 等, 2015)。另一方面,实验设计的任务,如九孔仪任务,与现实世界的运动表现在对应性上可能存在限制,影响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罗霄骁 等, 2015)。尽管很多研究开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竞赛情境(王洪彪, 2015),但虚拟现实技术在竞技心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也面临着外部效度(生态效度)的挑战,如设备的舒适度、沉浸感体验和技术故障等(员东婷 等, 2022)。近年来,一些研究团队开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构建更加逼真的竞赛环境和混合式压力情境(包括时间限制、奖惩并重、社会评价、对手制约等因素)模拟了高压下的竞技场景,以此来增强研究的外部效度(宋宇, 2020; 宋宇 等, 2020; 孙国晓 等, 2021)。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进步,将研究场景从传统的“实验室”环境转移到实际的“现场”环境,不仅大幅提升了研究的生态效度,也为捕捉运动员在真实竞赛状态下的细微心理变化提供了可能。然而,为了精准获得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和竞技状态下的神经生理数据,尚需对可穿戴设备在便携性、信号处理能力及动态数据捕捉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赵祁伟 等, 2020),从而拓展竞技心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运动员心理训练和竞技表现的提升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支持。

3.2 “短期干预”与“长期干预”

在竞技心理领域,心理干预旨在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心理韧性等关键心理素质,进而提升其整体表现。尽管短期干预能迅速提供心理支持并带来初步改善,其对运动员的长期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却受到限制。相比之下,长期干预的设计和实施充分考虑了运动员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复杂性。区别于短期干预的短暂效应,长期干预通过持续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和个性化支持,促使运动员在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上实现持续成长。
已有研究者为经历严重伤病的运动员提供为期一年的全面心理支持(包括心理支持服务、表象训练、心理学讲座、比赛预案制定及心理咨询),并通过心理测试监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及通过运动员自评、教练评价和竞赛成绩评估心理训练的成效(李丹阳 等, 2020)。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年的心理训练后,该运动员成功克服了由运动损伤引起的焦虑,重建了康复后的自信心,增强了自我控制能力,并在平昌冬季奥运会上取得了个人最佳成绩,赢得了奥运奖牌。这一发现佐证了长期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长期干预强调对运动员心理发展的持续关注,而非仅在关键时刻提供援助。这种持续性支持帮助运动员更加坚韧地应对压力、失败及其他挑战。此外,长期干预通过个性化调整干预措施,满足运动员随时间变化的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此种研究方法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评估干预效果,而且有利于更真实地反映干预措施对运动员长期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研究的价值。

4 结束语

基于本体论的探索有助于准确界定竞技心理的研究对象——竞技运动的参与者,特别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竞技表现的影响。通过考察运动员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之生存方式,以及他们如何在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体验和感知竞技环境,能够获得对运动员本质的全面理解(Zygmont et al., 2022)。这种深入的洞察为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提供了综合视角。反思竞技心理领域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有助于明晰研究设计的目的与方向。这包括研究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生成机制、变化过程乃至因果关系,以及这些心理状态如何与运动员的生理、社会、环境因素互动,进而影响其竞技表现。对于本领域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深度探讨,对识别和解决竞技心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障碍至关重要。通过本体论和方法论反思,竞技心理领域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研究对象,明确研究设计,并有效地提高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研究围绕研究参与者、研究设计和研究效度3个核心维度反思了竞技心理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建议灵活运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视角的信息,强调运动员个体体验的重要性,并采用更细致和多元的研究方法以真实反映运动员的内心世界。其次,研究设计需完成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以科学问题、理论假设和研究目的为导向进行实验设计;建议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为循证实践和实际应用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注重跨领域合作,为本领域研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最后,在研究效度方面,需关注由“实验室实验”向“现场实验”转变的重要性和新方法,注重现场实验和长期干预的必要性,提高研究成果的生态效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想关注《体育科学》内容首发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


转载来源: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

原文制作:金   雪
原文校对:丁   合    高天艾

原文监制:邱剑荣

学会编辑:徐璠奇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成立于1980年,是我国成立时间长、运作规范、社会影响较大,集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于一体的最大规模、最高层次的体育科技学术社会团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