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跨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研究

学术   2024-11-03 22:40   北京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坚守与跨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研究
王洪珅
 成都体育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体育史研究所
摘 要 边界是文化的一般属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统摄其在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而深入探究问题的致因和纾解路径。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概念界定为基础,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分为地理边界、社群边界、代际边界、技术(艺)边界、价值边界和文化边界6个类型,并依据不同参照概括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具有存在形态的抽象性、存续过程的长期性、类型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形式的动态性和实际影响的两面性5个特征。研究认为,明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问题,能够增强其主体认知的系统性,明晰其工作核心与边缘,理顺其利益相关者关系和维持其个性品格。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应理性对待不同类型、不同作用的边界,在坚守与跨越之间寻求平衡,以此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特征;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国家高度重视和持续支持下扎实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印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实施,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落实落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相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代际传承中断、传承人群体性缺失、保护主体责权模糊、传承组织加速消失、传承内容繁乱、保护与传承手段单一、场域隔绝、保护与传承方式守旧(陈小蓉 等,2017)等在保护、传承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回避。某种程度上,问题会导致冲突,冲突是问题的体现,两者相互关联。塞缪尔·亨廷顿(2013)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冲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突破了文化的边界点。从这层意义上讲,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可以从“边界”这一视角去探究,如传承人“青黄不接”是否因为代际观念边界错位,保护主体责权模糊是否由责任边界和权力边界不清晰所致,传承内容繁乱是否由不同内容之间的边界交错所致,场域隔绝是否因为地理边界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保护传承方式守旧是否由过于坚守技术边界所致。基于文化边界的客观存在和上述问题,以“边界”为视角全面审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更清晰地呈现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及其致因和纾解路径。

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概说

在汉语词典中,边界主要是指领土单位、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界线。而英语词典中关于边界(boundary)有两方面解释,一是指限制,用作某个主题或原则;二是指分界线,具体是指边缘或界线,以有形或无形两种形式存在。可见,边界的核心内涵是“区分”或“限定”。边界可引申为事物得以确定自身内在规定性的范畴,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内涵和分类也各不相同。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是基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性而存在的客观事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分类,首先具有非物质性,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物质”“有形”的区分,此处的区分在某种意义上也有限定之意;其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入传统体育类别,在本质上也是为了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分,即在表现形式、具体内容、特点等方面都有所限定;最后,在我国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中,仅有少数能够被认定为文化遗产,而这种认定标准在实质上也是在划分边界或做出限定。一定意义上而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类特色鲜明、价值多元的体育文化事象,在具有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同的社群性、地域性、演变性等特征的同时,具有相对特殊的身体实践性,即身体活动和实践是其展现和传承的主要形式。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地理、历史、宗教、习俗、观念等维度上的文化边界也同样存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是指划分和区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外部界限。其中,外部界限是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分,也是与未列入文化遗产范畴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区分;而内部界限主要是基于文化属性和结构的限定,即各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地域、技术(艺)、社群、规则、价值、文化主体等维度上的差别。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类型

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概念为基础,结合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征,以及传承发展的现实,尝试性地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划分为文化边界、地理边界、社群边界、代际边界、技术(艺)边界和价值边界。上述6种边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关联,只不过在意义和内涵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1 文化边界:以共享文化为基础

文化边界的来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孟宪平(2016)认为,文化边界是指文化活动范围和存在空间,这个边界不是地理界限或疆域界限,而是因思想差别、价值差别和形式差别造成的文化格局。也有研究认为,文化边界是指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分界线或界限,大致囊括了地域、族群、语言、性别、年龄(代沟)、阶级及宗教(杜维明,2001)。不难看出,文化边界所指范围相对广泛,且地域、历史和传统、语言和文字、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文化边界的形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性、社群归属的差异性、存续范围的有限性等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其文化边界的存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边界是以共享文化为基础建构起来的,进一步说,是特定地域空间里共享同一文化的族群创造了特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边界于焉形成。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边界并非一成不变,影响文化边界形成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文化边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使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演变和重构,因此也变得更加模糊和灵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边界即便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都脱离不了所在地社群成员相同的认知、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历史文化内涵理解。因此,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边界的形成。

2.2 地理边界:以地域性为特点

任何一种文化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地域性特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如此。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都有一定的空间限制,抑或对自然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如赛马会,不论是西藏自治区的当吉仁赛马会还是青海玉树赛马会,都是依托于草原这一空间场域而存在和延续,类似的项目还有赛龙舟,同样对水域有一定的依赖性;抑或特殊的空间场域能够为其提供必需的器材或制作器材的原材料,如赛骆驼、赛牦牛、独木龙舟等项目;抑或这一空间为其带来特殊的文化内涵,如少林武术、青城武术、武当武术、赤水独竹漂等。不难看出,特定的地域孕育了特色各异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认为,地理边界是其客观存在的边界类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认为,地理边界是将地球上不同区域分开的线,并将地理边界划分为自然边界、政治边界和其他边界等几种类型(Haining,1993)。结合这一定义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边界以自然地理要素为基础而形成,在特定自然区域内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群体和受众群体,其存续空间、发展空间和文化生态也相对稳定。当然,从大的地域维度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边界相对明显,但具体到乡村、河流、山脉等地点之后,会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没有显明的实体界线。毕竟从类属上来看,此处所谓的地理边界也有文化地理的内涵,而文化地理边界更多的是以文化群体或文化区域为标准划分的,族群、宗教、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相对抽象的因素会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边界不够具象。

2.3 社群边界:以群体属性为标志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所创造并传承的文化,因此也具有了社区和群体属性。可以说,社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提供了空间、主体条件,当然此处的社区有大有小,同时也可能是历时性变化的;而其中的主体,即社区中不同世代的人群,通过智慧积累和主观努力,造就、传承和赓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特定社区内部的认同对于创造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必要的,这种认同来自社群内部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习俗、仪式、身份等。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较为明显的社群边界。一定意义上而言,社群边界的存在也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技术(艺)及其相关利益有了所有权的界线,这一点在以家族传承为主要方式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雄夺魁”,其流行范围仅限于四川省乐山金口河区的共安、和平彝族乡等彝族聚居地。此外,也有一些因内涵特殊而在特定社群存在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省的中山醉龙舞源于祖先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上进行的祭祀,外族人不容易理解其意义,无形中形成了以社群为基础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

2.4 代际边界:以不同年龄为区别

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代际边界通常指代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分界线,代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变迁进程的不断加速,代际边界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新一代”与“老一代”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突出而鲜明(李春玲,2022)。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不同年龄人群的价值概念和行为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认知和观念鸿沟,导致了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认同差异和冲突,出现了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困境。一定意义上而言,虽然代际边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代际边界也可能发生变化,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方式也会随之而变。

2.5 技术(艺)边界:以精熟程度为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以知识、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经验等非具象的形式存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如此,具有“无形、易逝和口传心授”的特性(曾小松 等,2016)。纵观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武术类的太极拳、峨眉武术、少林功夫等,还是民俗类的道台狮子、安仁板凳龙、青狮等,或者是民族特色鲜明的叼羊、羌族推杆、彝族摩尔秋等,对于技术、技能或技艺的要求都非常高,技术体系较为复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习得,需要经过多年的专业实践。鉴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技术(艺)的特殊要求,精熟程度的高低就自然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分,如传承人与普通参与者在技术(艺)层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除此之外,技术(艺)边界往往还存在于不同代际、不同流行区域、不同认同程度的社群之中。

2.6 价值边界:以稀缺性为特点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凝结了不同地区社群成员长期以来的生活、生产经验和智慧,是地方民风、习俗、审美、精神的承载、体现和折射,可谓地方传统文化瑰宝。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属性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成为一种稀缺的且难以复制的地方文化资源。因此,地域属性鲜明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价值层面也具有一定边界,具体表现为:首先,对于地方而言,当地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色文化资源,其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都可以形成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资源优势;其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于特定的社群,不仅是成员之间交往、交流的有效社会互动形式,还是成员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方式,进而与其他社群形成区分;最后,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艺)的掌握者而言,可以借此建构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而获取名声、身份等隐形价值。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和难于复制的特点使其形成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的价值边界。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特征

3.1 存在形态的抽象性

从上文所述的6种类型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大多数都是以抽象性的形态存在,虽然地理边界和社群边界相对于其他几种边界而言相对具象,但也存在较大程度的模糊性。原因在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事象,很难以具体化的形态呈现。另外,边界本身也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和重新定义,具有动态演变的特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抽象性。从现实情况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等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之所以反复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边界的抽象存在弱化了相关主体的认知,从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3.2 存续过程的长期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在所属族群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的滋养下,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上文所述的各种边界,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之初就与其相伴而生,具有存续过程的长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传统底蕴,其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存在的长期性。很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其所在族群的宗教、民俗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关联绵密,这种深层次因素催生的边界会在代际间不断传承和延续。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影响的长期性。边界的形成和存在并非一朝一夕,由此形成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强影响力,历史和传统的作用会在文化之间形成鸿沟,宗教和价值观的差异会使边界难以改变或消除,加之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会强化边界的影响,都使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3.3 边界类型的关联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有多种类型,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支应、共生共存的关系。例如,地理边界会对价值边界和文化边界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地理边界之内也会有多个社群边界存在;技术(艺)边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价值边界的形成和建构,而代际边界的形成受社群边界和技术(艺)边界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型边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如技术(艺)边界会增加代际边界,从而影响传承效果,而代际边界的存在也可能会使价值边界失去存在的基础。

3.4 表现形式的动态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形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长期过程,如同其他类型的文化边界一样,形成后的边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动态性。具体而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并没有一个固定形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而随时出现范围、影响力、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因为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交流、扩散和融合。在时间层面上,相对传统的文化会不断受到新文化元素的影响而进行调适;而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也是不断流动的,不同社群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也会促进文化的碰撞和借鉴,尤其是近些年来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为人的跨区域流动提供了更多便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跨地域交流。此外,随着互联网科技和媒体的飞跃式发展,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较以往都有了大幅提升,不同类型文化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也使文化边界的跨越更加容易。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边界的动态性特征较以往更加明显,有些边界可能会被跨越或重新定义,一些边界可能消失,甚至可能出现新的边界。

3.5 实际影响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边界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保护其独特性,进而从更宏观的层面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使其在所属领域内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可以促进所属社群成员的文化认同,促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保持,从而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拥有持久而稳定的群众力量;3)在文化信息泛滥的当下,边界的存在可以避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浪潮的冲击下“走偏”。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1)边界的存在会导致文化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文化之间产生隔离、误解甚至偏见,典型的是以往武术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内不传外”;2)过于坚守边界、缺乏交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保守,阻碍其对新元素的接触和吸收,进而限制其创新、创造和发展。因此,从总体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存在较为明显的两面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寻求平衡,使其在不断调适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意义

4.1 强化边界意识,可增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认知的系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公共文化事业,其中涉及政府部门、相关组织和个人,从这层意义上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出现的多数问题都与主体关联紧密,致因就在于主体的边界意识不强。边界在认知建构过程中会帮助主体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类和整理,理解和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在认知过程中提供清晰的框架和结构,从而进行理性选择和决策。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存在不同主体间的权力博弈问题,如投资者与传承者在利益追求方面的错位等。若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明确不同主体之间的边界,使政府的责任和主导权、媒体的报道权、学者的义务与建议权、开发商的利益与诉求、传承人的责任与利益等都能在一定的框架下得以实现,将会进一步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这项系统工程更好地实施。

4.2 建立边界,可明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与边缘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运动技能或技艺、器械及其制作技艺、规则及竞赛程序,也包括时间维度上的节庆活动和空间维度上的场地设施,还有与之关系密切的仪式、习俗、宗教等。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保护、评估、传承、发扬等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活态”传承这一要求下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并且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而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看作一个系统,就需要建立边界。首先,边界有助于确定该系统的范围,明确系统的内外部关系,以及各部分存在何种结构和功能。例如,采取何种方式记录不同类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哪种记录方式更适合且有助于保存?不同类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内容上有无主次之分?其次,建立边界有助于识别相关工作的关键要素,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核心问题。例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时期和发展阶段的关键工作是什么?世界级、国家级和省市级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是否相同?最后,边界设定可以有效分解复杂的系统,使其以子系统或模块的形式呈现,从而更加明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评估、保护、传承等环节的相互关联性,在降低复杂性的同时更清晰地把握其运行机制。

4.3 划清边界,可理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关系

随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的利益纠葛,如知识产权、传承人权益、商标权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政府、职能部门、传承人、社区居民、练习者等群体和个人,都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现实中,利益诉求之间的错位往往会引发多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或矛盾。例如,有学者对闽南宋江阵进行调研发现,在宋江阵进校园、举办宋江阵文化节、打造村落宋江阵景观、培育宋江阵组织等方面,政府、企业、返乡精英、校长、家长、村民、学生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的矛盾;而随着村落文化认知冲突、强制规范村落秩序及迎合村落外部力量构想等矛盾问题不断深化,村民逐渐失去宋江阵相关活动事项的话语权,最终沦为宋江阵保护的边缘群体(梁艺炜 等,2024)。细究其实,纠葛或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多方面和多层面边界的存在,也可能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问题中存在多种边界的模糊或凌虚,使相关利益主体不能正确客观地明晰自己的“应做之事、应尽之责、应有之为”。

4.4 明确边界,可维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品格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形式的新型媒介不断出现,文化交流、传播的多样化、数字化成为新趋势。在此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如在“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助力下,抖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力平台,且吸引了大量“90后”参与其中。类似抖音的平台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助力,但网络化、数字化的背后也存在信息泛滥、同质化、侵犯知识产权、价值观冲突等方面的隐忧。鉴于此,明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边界既有助于受众识别遗产类型和范畴,从而有效地保护其独特性和传统;也可以在文化交流碰撞加剧的情况下使其在交流、传播、对话的过程中免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保持独有的个性和品格,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坚守与跨越

尽管边界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方面、多层面和多维度的价值,但也应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在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实践中理性对待。对于不同类型、不同作用的边界,应当秉持扬长避短原则,在坚守与跨越之间寻求平衡,以规避矛盾、减少纠葛,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营造适宜环境。

5.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需坚守的边界及其要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但从多年的传承实践来看,有些问题之所以出现并在多个地域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边界感”的缺失或对边界的认识模糊,从而产生连锁的负面效应。此处所论及的坚守并无一成不变、因循守旧之意,毕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是动态变化的,而其边界也会随之更变。
5.1.1 坚守文化边界,保证独特性
文化边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化范围和特色的划定,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项目都以身体为载体,强调特定的运动形式、竞赛规则或训练方法,注重身体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看重以身体技能、体能和心理为基础的对抗、比赛或技艺展示,也有追求健康的共同诉求。简言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和内涵上都聚焦于身体、竞技、健康3个方面,其本体价值的呈现以及延伸价值的体现也不外乎这3点,但却因所蕴含的文化不同而使得各项目呈现各自特色。
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坚守文化边界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其特色或独特性,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范围或框架。从宏观层面而言,守护文化边界可以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方面的独特性得以长期保留,更大程度地保护世界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从而维护整个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从中、微观层面而言,坚守文化边界有助于留存本土体育的历史与记忆,让祖先的体育智慧、经验和实践能够被后人了解和体验,在保持体育文化连续性的同时促进人们对族群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社群凝聚力。
坚守文化边界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区、传承群体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边界坚守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策制定、鼓励引导和经费支持方面始终扮演主导角色,如中央及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关于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指导性政策并积极落实,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环境,地方政府则应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开展本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工作;给予经费支持,设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造专项基金;建立数据库或博物馆等。2)社区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生活的良好平台,可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通过展演、体验等形式的群众性活动,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的生活,从而吸纳更多人群参与,汇聚群众力量共同守护独特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3)传承群体中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发挥带头人和责任人的作用,配合社区开展培训、表演、教学等活动,扩大受众群体,选拔并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发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持传统和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总之,文化边界的守护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序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前提,需要各相关部门和群体的配合和共同努力。
5.1.2 坚守价值边界,保护传统性
一定意义上讲,传统性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促进文化认同、增进身体健康、增强社群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文化多样性、促进教育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而这些价值均是在传统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过程中,需通过坚守价值边界保护其传统性,否则就会造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后果。
坚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边界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1)维护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的设立是以维护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为目的的。放眼全球,各个国家和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体育文化,久远而丰富的传统是先民闪光的智慧,守护好价值边界,才可能长期保持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2)保护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宝库的丰富性。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世界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宝库的重要资源,坚守好价值边界,这类遗产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价值的保存、呈现、开发和利用,也才会有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从而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宝库更加丰富。3)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价值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价值是值得提倡的,但唯有守住价值边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经济价值的开发应当避免被商业化捆绑和腐蚀,教育价值的利用应当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传统技术(艺)等方面发掘,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越过价值边界的开发和利用会阻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应避免“短视”和急功近利。
明确并坚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边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维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相关工作的核心,不能随意改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和传统形式。为此,首先要明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及其保护原则,制定合理的、可持续的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杜绝商业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侵蚀;其次,通过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确保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原真性,并且在传承过程和开发限度等方面都始终坚持原真性原则。2)调动并发挥群众力量。在守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边界的所有行动中,鼓励当地社群成员积极加入,一方面在保护、传承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也成为监督者,共同发现问题,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守护力量,避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价值受损。3)建立定期的检测与评估机制,必要时引入类似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遗产第三方评估机构,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非政府组织,通过专业团队的多数据源收集和统计,借助标准化工具进行检测、评估和跟踪,并定期复审和反馈,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以此维护其价值边界。

5.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跨越的边界及其要义

除了需要坚守的边界之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部分可以跨越的边界,当然,此处的跨越是基于不同类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并非所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跨越下文所探讨的几种边界,更不是所论及的边界都要无限制地跨越。
5.2.1 以地理边界的跨越促推传播范围的扩大或扩展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定的存在范围,这一点可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的“文化区”和“文化圈”概念中得到印证。文化区是可识别的地理区域,即文化特征相似的地理区域,或者是某种特殊文化群体所占据的地表空间(顾朝林,2012),约翰斯顿也将文化区内部分为核心区、外围区和边缘区(周尚意 等,2014);而文化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但是其范围可大可小,大多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顾朝林,2012)。一定意义上而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也是一个文化区,也同样具有文化圈的结构特征,因为其在影响范围上有一定的边界,且影响力和认同度在多数情况下是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弱。然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传播的,即其地理边界并非绝对固定的,时间推移、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等因素都可以作用于原有的地理边界,使其发生变化。
诚然,地理边界的跨越会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和原真性形成一定冲击,但适当跨越地理边界,可以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诸多发展机遇。1)促进交流共享和开放融合。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融合,更需要开放包容,毕竟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跨越地理边界不仅可以促进不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也会在开放和包容中得到“他者”的理解和尊重。2)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受众群体范围。地理边界的跨域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各种网络传播平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受众上突破社群的范围,而且“流量”的增多提高了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名度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影响力,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技术(艺)、历史、文化等得到有效传播。3)增强活力和可持续性,获得更多创新发展机会。跨越地理边界可一定程度上改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对特定节日的依赖,网络平台的使用会促进传承的日常化和传播的高频化,数字赋能可为其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进而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走出地理边界的限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突破传统的仅与旅游业融合的局限,获得与教育领域、艺术与创意产业、媒体和传播行业合作的机会,实现跨界的创新性发展。
文化的跨地域传播受内容、途径、技术、受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突破地理边界,也需要考虑内容是否吸引受众、途径是否畅通、技术是否适合、受众能否接受等系列问题。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输出端(传承人)与接收端(受众)的认知和观念问题,其次是技术手段问题。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平台利用,桥接传承者和受众。突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边界首要的是改变传承者群体封闭、保守的观念,使其认识到开放融合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技术(艺)、器材工具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包括进行数字化记录、建立数据库和在线档案库、开发和开放在线课程、制作虚拟场景等,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在更大地域范围内传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远程了解、欣赏、共享和体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培养社群之外的受众,实现输出端和接收端的联接。2)建立跨地区交流合作机制,发挥人的载体作用。除了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之外,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边界的跨越过程中,人的载体作用不容忽视也不能被取代,因为有些项目的技术(艺)需要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才能保证效果。此外,有关部门和组织还可以定期举行不同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间、传承人与受众(爱好者、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人际互动交流知识、切磋技术(艺)、建立联系,以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3)构建跨界模式,促进资源的融合创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资源,也需要突破原有地理边界走进市场。当然,跨界的前提是守正,即坚守价值边界和文化边界,不影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核;跨界的目的是创新,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新发展方向进行创新;跨界的手段是融合,即不断拓展外延,与其他行业或领域融合创生。具体而言,相对成熟或可供借鉴的模式主要有4种:一是“非遗+教育”模式,即通过将其融入教育体系的方式,实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利用和培养青年传承人的双重目的;二是“非遗+文化创意”模式,即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创造文化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在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实现经济价值,以改善生计的方式为传承群体注入动力;三是“非遗+旅游”模式,即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原则指引下,与当地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非遗+影视”模式,即可通过电视剧、电影、综艺等形式,以艺术化的手段呈现故事,以此突破原有地理边界限制,通过跨界拓展发展空间。
5.2.2 以技术(艺)边界的跨越推动内容创新与创造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目的技术(艺)源于几代甚至几十代先民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积累,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器材制作技艺方面(如独木龙舟龙头的雕刻、林芝响箭毕秀的制作、蒙古族搏克服的缝制),还是在身体动作技术方面(如武术类项目、射箭、赛马、独竹漂),都形成了相对复杂和完善的技术或技艺体系。这些技术和技艺在复杂程度、精巧度、难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多年的实践和积累,且在其缘起和演成的复杂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内容创新和创造,是一个不断突破或跨越边界的长期过程。此处的跨越主要是指突破传统技术或技艺范畴,通过技术融合、技艺创新、跨领域合作、价值拓展等手段,不断吸纳社会发展新元素,从而使其得到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或结果。唯有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边界,才能实现内容方面的创新创造,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突破原有的技术(艺)边界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激发发展活力和能力。一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因因循守旧而使其失去了“生长”的活力。在时代背景巨变和社会转型加速的当下,不创新、无创造就意味着可能被淘汰。因此,适当突破技术(艺)边界,不断吸纳新观念、新元素,使用新工具、改进旧工艺,可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从而更具发展活力。2)提升综合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大多是基于历史文化传统而生成,但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导致人们的文化需求发生变化,适当跨越技术(艺)边界可在不损害传统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元素,丰富其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交流,不断发掘和提升其综合价值。3)促进传承、传播途径多元化。本文所指的技术(艺)边界跨越并非仅限于技术或技艺本身,与其保护、传承、传播相关的技术也包含在内,如数字化的保护方式、多元化的传承内容、数字技术赋能的全新传播形式等新的科技手段,都可以突破原来的技术边界,进而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途径多元化。当然,突破原有的技术(艺)边界并非完全开放不保留知识产权,而是应在保障传承群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行旨在创新和创造的跨越。
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艺)边界跨越方面,传承群体是主要力量,既包括代表性传承人,也包括当地社群的广大成员,还包括管理者、媒体、社会组织的相关人员。代表性传承人首先要在全面掌握技术(艺)核心原理和精髓的基础上,突破认知和观念边界,通过不断学习交流进行创新实践尝试,在与其他行业专业人才合作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器材制作、技术改进、技艺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突破原有边界的限制;社群成员也应以宽容的态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其他相关人员可围绕项目的核心技术(艺),在传播技术、内容创作、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作用。此外,研究人员可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艺)边界的突破提供智力支持,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指导性的创新创造方案,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5.2.3 以代际边界的跨越增强传承的可持续性
传承人断层是传承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其致因是多方面的,且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更加坚固。不可否认的是,代际边界存在于传统体育项目演变的整个历程,但不同阶段中跨越代际边界的难度有所不同,这与认知、观念等思想层面产生的代际冲突密切相关。在新生代成为社会主流的当下,潜藏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层的传统及观念转型较慢,致使原来的代际边界被放大,成为可持续传承的瓶颈之一。
虽然跨越代际边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但其的确是重新联结或修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各环节的必要之举,也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性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来源。1)促进新生代传承者的身份认同和观念再构。新生代身份认同的再构不仅有助于个人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其对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根本原因在于新生代与老一辈之间存在传统文化认知和观念方面的差异,这也成为代际边界最核心,也是最难突破的点。通过与老一辈传承人的互动和学习,新生代能够加深对所属群体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的认识,弥合文化隔阂或误解,在寻得文化根源的同时也可以与之建立情感联系,形成对自己身份的正确认知并重构身份认同。跨越代际边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在身份认同建构的基础上,帮助新生代形成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文化底蕴、历史、传统的正确认知,消除认知和观念上的错位,进而一步步充填代际的认知与观念鸿沟,逐渐成为保护、传承和传播的主体。2)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的修复和重建。由于近年来出现的传承人“青黄不接”,致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在诸多方面遭到破坏,尤其是文化生态、传承生态、教育生态和创新生态等方面。代际边界的突破可在很大程度上接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俗、传统、历史和价值观等内核,形成传承人群体培养的良好机制,新生力量的积极参与会为其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传播等环节,以及可持续发展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代际边界跨越,但需要指出的是,跨越具有动态性的循环演替特征,并且需要多方的持续努力和共同推进。具体而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边界的跨越可从3个面进行。1)搭建教育平台,提升新生代的认知和认同。年轻一代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是导致代际边界日益扩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可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围绕当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在中小学教育系统通过开发系列课程、组建校园体育社团、举办展演和体验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通过举办展览、展演、工作坊等活动,让大学生群体亲身参与器材制作、技术(艺)传习,增加年轻一代了解和接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提高该群体的参与度。2)加强数字化宣传,培养更多目标受众。年轻一代热衷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技术(艺)、故事、文化等内容的数字化宣传、推广、展示和传播,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进行内容创新,培养更多的目标受众,激发年轻一代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仅有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边界的跨越,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理边界的跨越,实现更大范围、更多形式的传播。3)催生相关产业,消除经济压力隐忧。如前所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艺)的学习和掌握是有一定难度和门槛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给有意从事项目传承的年轻一代造成了一定的生活和经济压力,从而为代际边界的突破带来阻力。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贷款支持或税收优惠;同时,可开展更多诸如“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公益培训活动,提高从业者的技能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代际边界涉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其跨越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可行性举措不局限于上述几条,需要更多尝试和持续探索。

5.3 在坚守与跨越之间据时调适的社群边界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社区”和“群体”被置于“个人”之前,一方面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主体首先是一个群体;另一方面也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项目中有一小部分的传承依赖于个人,但更主要的是依靠社区、群体。总览目前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难发现,除了极个别的项目提及个人姓名(如王其和太极拳)外,其他项目是以地名(如天桥摔跤、玉树赛马会等)、姓氏(如和氏及苌家拳、岳家拳等)、派别(如少林功夫、武当武术)、民族(如朝鲜族跳板、秋千,蒙古族搏克,满族珍珠球)等为限定,或是仅有项目名称。此外,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演变、发展及认同的过程来看,族群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是某个人首创某个项目,在发扬和传承项目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族群中其他人的支持。
社群边界是既可以坚守也可以跨域的类型,当然,坚守与跨域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发生的,也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呈现动态性变化。
坚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群边界可以限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不仅使遗产有了“内外”的区别,也能使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等实际问题有群体所依。明确的社群边界不仅从法律意义上明确了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限定了个体的权责范围,避免出现利益纠葛,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群成员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换言之,一方面,坚守社群边界能够保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部的“纯正传统”,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避免被其他文化冲击和侵蚀;另一方面,某种意义上而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个社群整体风貌的体现,也是族群文化的承载,其个性保持需要社群边界的保护。
跨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群边界,更多的是基于文化交流、融合和传承的需要,以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并非所有类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适用,也并非无限制或无条件的跨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群边界有空间和族群两个核心要点,从空间的角度而言,社群边界的跨越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场域的扩展,即传播或扩散方面的所指;而在族群层面,跨越社群边界意味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群体了解和接触,是其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在受众数量上的增加和影响覆盖面的拓展。适当跨越社群边界会有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他文化”的碰撞,并通过借鉴、吸收有益元素促进自身发展。而且,特定社群中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因传承范围窄而面临失传的风险,适当跨越社群边界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不同族群施行的传承方式之间也会因社群边界的突破而彼此借鉴优长,在传承方式上通过互补而更加丰富。此外,跨越社群边界,会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更契合时代和社会发展之需。文化总是在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传承和发展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传承和发展同样是时代之需和社会所愿,偏安一隅的生存方式在传统社会尚有一定空间,但在时代快速发展和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当下,走出封闭的社区,促进族群观念的开放,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必要之举。
明确并坚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群边界,可以在加大教育、宣传和培训力度,制定规范和标准,注重法律保护等方面进一步落实。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群边界的跨越也面临文化差异、传统与现代、传播与推广、资源与政策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因此,据实、据时、据势是跨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群边界最基本的原则,可围绕空间和族群两个要点进行,即促进空间方面的有效拓展和族群方面的观念转变及受众增量。相关具体措施因与上文有所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挑战与机遇并存,跨越或坚守边界,都是以解决问题、消解冲突为目的的,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试错是成功的铺路石。

6 结语

本文以边界视角为切入点,提出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界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在提炼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坚守和跨越的边界及其要义。回望过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就斐然,但这一系统工程的推进仍然需要多方持续努力。本文的相关理论探讨,仅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域的拓展,希望能够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为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想关注《体育科学》内容首发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


转载来源: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

原文制作:金   雪
原文校对:丁   合    高天艾

原文监制:邱剑荣

学会编辑:徐璠奇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成立于1980年,是我国成立时间长、运作规范、社会影响较大,集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于一体的最大规模、最高层次的体育科技学术社会团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