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骨近端解剖复杂,既往骨折多采用非手术治疗,预后不理想。近年来,治疗理念发生变化,手术治疗越来越多,本文整理了胸锁钩钢板在锁骨近端骨折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
患者,男,61 岁,高处坠落伤。
诊断:右锁骨近端骨折。
1、术前 DR
![]()
2、术前 CT
![]()
3、术中操作
![]()
4、术后 X 线检查:
![]()
5、总结
钩端经胸骨穿孔钩到胸骨上,螺帽拧入钩端的螺纹,使其稳定固定于胸骨,即稳定了骨折端,又保留了胸锁关节的微动功能,避免长期活动造成的应力集中性钢板疲劳断裂。
存在切割穿破胸骨柄致内固定失效的风险;安装时需谨慎操作,易损伤胸骨后重要器官,可能存在后期钩端局部骨溶解、疼痛等缺点。
补充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起自锁骨内 1/3 前上缘,胸大肌锁骨头起自锁骨前下缘,锁骨下肌连于第 1 肋软骨和锁骨下面。锁骨近端向前弯曲的弧度以及形成的肋锁间隙为这些神经血管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锁骨下动静脉及其分支走行于锁骨近端后方,锁骨后方有 C4-C8 神经及 T1-T2 神经通过,穿出后直至上肢,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亦走行于锁骨内 1/3 后方。锁骨近端及胸锁关节后方附近还有胸膜顶、气管及食管。这些解剖关系决定了锁骨近端骨折后断端若向后移位或胸锁关节后脱位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锁骨近端较大、呈球形,而胸骨柄锁骨切迹与第 1 肋软骨端形成的关节面呈鞍形,胸骨与锁骨的关节面大小、接触面不匹配,锁骨近端关节面前后径、 冠状径均明显大于胸骨柄锁骨切迹关节面。附着于胸骨柄上的关节面不超过其 1/2,且关节面呈倾斜状态,决定了其固有的不稳定性。胸锁关节必须依赖内部厚韧的关节盘、外部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维持稳定。接或间接暴力均可导致锁骨近端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常伴有合并伤,以胸锁关节脱位比较常见。锁骨近端骨折分型众多,但临床由于病例较少,分型不理想。包括:克氏针、钢丝、螺钉、钢板内固定,骨间缝合,锁骨近端切除及胸锁关节融合术等。① 采用专用剥离子紧贴胸骨后方轻轻剥离后方的淋巴组织以及静脉;② 经胸骨柄钻孔时,限位器尾端轻度下压,有利于钩子穿出;参考文献:
[1] 冯伟楼, 张堃, 朱养均等.3D 打印技术辅助锁骨远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07):745-747.
[2] 王斌. 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胸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D].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
[3] 余建, 马华, 赵奎. 锁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23(0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