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院师生参加第60届世界规划大会(WPC)并做学术报告

乐活   2024-11-02 18:40   北京  

近日,由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举办的第60届世界规划大会在意大利锡耶纳举行,会议的主题为“重塑看得见(看不见)的城市——从遗产到创新,铸就韧性之路”(Reinventing the (In)Visible Cities: From Heritage to Innovation, Forging Pathways to Resilience)。

会议期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召开了“可持续的历史遗产:致敬过去,创新未来”特别会议。来自国内的5位学者、专家受邀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代表,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其中,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李翅教授作题目为《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Ming Tombs World Heritage Site》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十三陵世界遗产及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土地的适宜性综合评价、遗产保护安全格局分析,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的廊道体系;并提出遗产地保护及周边地区利用的规划策略,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各专家分享之后,李翅教授与来自英国、德国、卡塔尔和以色列等国家的代表和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李翅教授作主旨报告

同时,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的三名博士研究生朱镱妮、高宇和徐逸飞(导师:李翅教授)也在世界规划大会上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朱镱妮的研究题目为《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Under the Urban-Water Integration Perspective》(“城-水”共融视角下区域景观特征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研究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理论,通过文献综述、实地研究、GIS分析、空间聚类等方法开展洞庭湖区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旨在为具有类似城镇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会议宣讲《“城-水”共融视角下区域景观特征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

高宇的研究题目为《Construction of Multi-Factors Ecological Landscape Recre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的多要素生态景观游憩体系构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研究分析了门头沟地区的历史文化源地、自然生态源地和矿区源地,并分别运用最小阻力模型(MCR)识别并辅助构建可持续的游憩廊道,形成多要素耦合的生态景观游憩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门头沟区和其他相似地区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会议宣讲《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的多要素生态景观游憩体系构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研究报告

徐逸飞的研究题目为《Regional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lient Cities》(韧性城市视角下区域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研究量化了门头沟区的灾害风险,系统评价了区域生态系统及基础设施体系的韧性发展水平,并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分别明确了城市的应急保障节点、关键生命通廊、灾害防治分区,可为门头沟区灾害风险防控及韧性城市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会议宣讲论文《韧性城市视角下区域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会议期间园林学院师生还考察了锡耶纳的城市建设,探讨了中世纪城镇的杰出城市规划实践和建筑技艺。


来源: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

供稿:高 宇

审稿:李 翅

编辑:谢佼甫

责编:苏 洁 孙 艳

审核:庞瑀锡

北林园林资讯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官方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