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在城市养老,还是农村?太真实了!

2025-01-18 17:23   四川  

对于出生于农村的人而言,步入晚年时,常常怀揣着“落叶归根”的情愫。不论是为了重温往昔的美好回忆,还是为了感受慢节奏生活的悠然闲适,回乡养老成为了当下众多退休老人的选择。

确实,相较于城市的繁忙与喧嚣,乡村显得宁静清幽许多,再加上乡村的优美山水和清新空气,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非常契合喜欢安静、追求原生态的老人居住养老。实际上,如今许多老人在退休后选择回乡养老,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不愿与儿子儿媳共同生活,不想退休后沦为儿子家的保姆,成为带娃的首要责任人。

至少对于张阿姨来说,情况便是如此。今年 65 岁的张阿姨,为了逃离城市的纷扰,为了摆脱在儿子儿媳家繁重的家务劳动,为了不再因照顾孙子而丧失自己的生活……三年前,张阿姨毅然决定与老伴一同回乡养老。本以为远离了给她带来诸多烦恼的城市,就能逍遥自在地享受老年生活。然而,未曾料到,回乡三年后的张阿姨,竟然开始懊悔当初的抉择。

倘若能够重新选择一次,她宁可留在城里为儿子儿媳做饭带娃,也不愿回到农村。为何张阿姨前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张阿姨讲述了自己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期望能给大家一些警示。

以下是张阿姨的亲口叙述:我今年 65 岁,老伴 68 岁,我们三年前决定回到农村养老,一方面是出于年轻时的憧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年老后的一些现实状况所迫。我和老伴都在农村出生,凭借自身的努力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回想当年,着实艰辛,一边带着两个孩子,一边努力赚钱买房买车,几十年来,始终处于负债的状态。

如今,总算还清了所有债务,儿子和女儿也都成家立业,我们就想着放松下来,好好享受安逸惬意的晚年生活。起初儿子结婚时,我们本不打算卖掉旧房子,想着日后能和儿子儿媳分开居住,双方都能自在一些。然而,因为儿媳妇看中了一套位置较好的房子,首付超出了预算,再加上儿子儿媳一致表示愿意与我们共同生活,我们这才将旧房子出售,购置了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

儿子儿媳结婚之后,我和老伴便与他们住在一起。反正我已经退休,也没什么要紧事,所以,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拖地之类的活儿都是我来操持。一些老姐妹曾经嘲笑我,说我老了还把自己当成保姆。我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己多做些家务也没什么。

后来,孙子出生了,家里先前和和睦睦的氛围逐渐消失了,也说不清楚具体原因,就是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我想要抱一下孙子,会被儿媳妇制止,说小孩子不能抱;我给孙子换尿不湿,会被儿媳妇指责,说我的姿势不对;我给孙子喂奶,也会被儿媳妇教导,一会儿是水温的问题,一会儿是奶量的问题……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首次向老伴提出了回乡养老的想法。老伴起初十分惊讶,在听完我的心里话后,表示理解我,但他劝我再忍耐一下。毕竟孙子还年幼,家里处处都需要人手,如果此时我们回老家,儿媳会怎么想,儿子又该如何是好?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也为了照顾孙子,我将回乡养老的念头深埋心底,继续留在儿子儿媳家中,一边为全家人操持家务,一边照顾孙子。

老伴退休后,也帮着我一起做家务、带孙子。尽管生活中仍会时常有些状况影响我的心情,但只要向老伴倾诉一番,他开导一下,我也就释然了。儿媳妇产假结束后,我和老伴开始全天候照顾孙子,虽然操心的事情更多了,但心情上倒是舒畅了许多,至少白天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带孩子,不必时刻谨小慎微,唯恐哪里做错了被指责。

即便如此,儿媳妇下班回来后,看到孩子哪里磕着碰着了;孩子脾气变大爱摔东西了;孩子偶尔说了不文明的话……儿媳妇都会怪罪于我和老伴。虽然她没有当面指责我们,但经常听到她在卧室责骂我儿子,然后儿子唯唯诺诺地来与我们沟通,让我们日后多留意。看着儿子在家里左右为难的模样,更坚定了我回乡下生活的决心。

孙子上幼儿园后,我便向儿子儿媳提出回乡下养老的事情。儿子起初不同意,但我态度坚决,他也无可奈何。我终于和老伴回到了乡下。乡下有四间大平房,我和老伴简单装修了其中两间,购置了一些家具,安装了空调,挖掘了下水道,装配了浴霸,还有马桶……一切都尽量现代化,既便利又卫生。

起初,在乡下的生活一切都美好。我和老伴每天清晨一同去田间漫步,呼吸新鲜空气;一些熟悉的邻居会给我们送来自家种植的蔬菜,绿色环保又健康,充满了人情味;晚上乡下很早就安静下来,没有彻夜通明的灯火,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我和老伴的睡眠质量也好了许多…… 但是,回乡生活了两个月后,突然感觉这样的生活过于单调。平日里除了老伴,几乎找不到几个人能聊天交流。虽说乡里的路边时常会有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但我并不喜欢,也融入不进去。有时迫不得已从人群旁经过,一些热情的人会把我拉住,邀我一起聊天。她们一见到我,就把话题转到我身上:“哟,这是城里人呀,现在回来住得还习惯吗?” “人家只是回来体验一下乡下生活的,人家儿子孙子都在城里,早晚还是要去城里享福的,不像我们,儿子没什么出息,就窝在家里,说这样是孝顺,我都不稀罕这样的孝顺……” “当然还是城里好,不然那么多人争着抢着去城里做什么,也就是我们这些老了没用了的人,才在乡下啊”……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像是夸赞我、羡慕我,但我心里清楚,她们认为我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才回到乡下,是在嘲讽我。所以,在乡下居住的这三年,我只和老伴相处,很少与他人往来。乡里人看似质朴,实则是嫌贫爱富,变着法子想看你的笑话。说实话,在乡下生活的时间越久,越觉得诸多不便。

从前在城里,出门购买水果、蔬菜、药品、老年人的营养品非常便捷,出门不远就是超市、商场、药店。如今在乡下,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小卖部,里面大多是孩子的零食,根本没有适合老年人吃的营养品,连水果、肉类都很少,蔬菜也只是当地生产的一些应季菜,种类十分单一。

每次想要购买更多的物品,只能前往县城。然而,乡下距离县城有二十几公里,我和老伴都不会开车,也不敢骑电瓶车了。之前有一次,老伴骑电瓶车带我,路上险些遭遇车祸,之后便再也不敢骑了。如今想要采购一些东西,只能打电话告知儿子,他一个月回来一次,顺便给我们带回来。

其实,在乡下生活最为不便的还是看病。有一天晚上,老伴突然肚子疼,连续腹泻了五六次,身体几乎虚脱。家里没有药品,乡里没有医院,眼看着老伴虚弱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我赶忙拨打 120。救护车从县城赶来,需要大约半小时,眼看着救护车到了村口,却因为下雨道路泥泞,救护车陷进了泥潭里,大半夜把村里好多人都叫醒,才把车子弄出来。

接上老伴前往医院时,老伴已经陷入昏迷状态。幸好救治及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但那次的经历,一直让我们心有余悸。如今,我越发觉得我们确实不适合在乡下生活。乡下虽然山水宜人,但对于早已习惯城市生活的我们,很难再适应乡下的风土人情,加上乡下医疗条件欠缺,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更加不便了。

在乡下生活了三年后,我又向儿子提及去城里生活的想法。儿子很乐意,但我清楚儿媳妇并不是很愉快。所以,我让儿子在他们的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房租由我和老伴承担,这样我们既能帮他们做饭带孩子,也能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体验过乡下和城里的生活差异后,才明白:人到老年,还是城里的生活条件更适宜养老。所以,65 岁的张阿姨宁可在城里帮儿子儿媳做饭带孩子,也不愿意回农村过二人世界的晚年生活了。

夜听之音
来自夜晚的问候!夜听之音,好书、电台、故事、美文,陪你一起述说心事,每晚十点,我们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