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老家,记得去拜访这三种人

2025-01-26 23:51   四川  

有空回农村老家,一定要拜访这三类人,不能忘恩!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穿梭久了,故乡的山水田园便成了心中最柔软的牵挂。每一次回到农村老家,都像是开启一场与过去重逢的旅程。

而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有这样三类人,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一定要去拜访,因为他们承载着我们的成长,给予过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帮助,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恩情。

儿时的启蒙老师


在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儿时的启蒙老师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我们求知的道路。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教学设施,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但他们却用一颗赤诚之心,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还记得我的启蒙老师李老师,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的教室是一间破旧的瓦房,桌椅也是参差不齐。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李老师教会了我们拼音、汉字,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他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哪怕是最调皮的孩子,他也从不打骂,而是用温暖的话语去引导。

有一次,我因为家里贫困,差点辍学。李老师得知后,亲自来到我家,劝说我的父母,还为我垫付了学费。他说:“这孩子有读书的天赋,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了。”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也正是因为他的鼓励,让我对学习充满了热爱,最终走出了农村,考上了大学。

每当我回到老家,都会去拜访李老师。他如今已经年迈,行动不太方便,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对学生的关爱。每次见到我,他总是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的教诲和帮助,我永远铭记在心。

曾经的邻里乡亲


农村的邻里关系,是城市里难以体会到的温暖。在农村,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常态。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谁家遇到困难,邻里乡亲都会伸出援手。

我的邻居张大爷,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小时候,父母经常外出干活,我就常常在张大爷家吃饭。张大爷家并不富裕,但每次都会把最好的饭菜留给我。农忙时节,张大爷也会主动来我家帮忙,收割庄稼、播种施肥,他总是不辞辛劳。

有一年夏天,我突然生病,父母又不在家。张大爷发现后,二话不说,背着我就往村里的诊所跑。那时候,农村的路还都是土路,坑洼不平,张大爷背着我一路小跑,累得气喘吁吁。到了诊所,他又忙着帮我挂号、缴费,直到我的病情稳定下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如今,张大爷已经年事已高,很少再出门。但每次我回老家,都会带上一些礼物去看望他。和他坐在院子里,聊聊过去的事情,听他讲讲村里的新变化,那种亲切感从未改变。他的善良和帮助,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让我在城市的冷漠中,始终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

给予帮助的长辈

在农村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长辈,他们或许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像亲人一样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他们的一句鼓励、一个举动,都可能改变我们的一生。

我的叔公就是这样一位长辈。他是村里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小时候,我对书法很感兴趣,叔公就主动教我写字。他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一笔一划地教我,还常常给我讲一些书法名家的故事,激发我的兴趣。在叔公的指导下,我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在学校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除了书法,叔公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常说:“做人要正直,要善良,要懂得感恩。” 这些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后来,我上大学、工作,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叔公的教诲,他的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如今,叔公已经搬到了镇上和儿子一起生活。但每次我回老家,都会去镇上看望他。他看到我总是很高兴,还会拿出他新写的书法作品给我看。他的帮助和教导,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农村老家,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成长的地方。那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过帮助的人,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忙碌,都不要忘记他们的恩情。

有空回农村老家的时候,一定要去拜访他们,和他们聊聊家常,让他们知道,我们从未忘记他们的好。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回忆,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温暖与力量。让这份感恩之情,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支柱。

夜听之音
来自夜晚的问候!夜听之音,好书、电台、故事、美文,陪你一起述说心事,每晚十点,我们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