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日记|用文学x设计探讨性别二元论,收获RCA、UAL、爱丁堡视觉Offer

教育   教育   2024-07-11 17:34   北京  
·CREATIVITY  ·PERCEPTIVITY  ·LOGICAL  ·ENTHUSIASM


工业交互·建筑环境

视觉传达·时尚设计·数字媒体·纯艺术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EBEN学员采访 · 视觉传达

本期经验谈为大家分享的
是收获RCA、UAL、爱丁堡等录取
视觉传达方向的一菡同学


一菡同学

江汉大学 视觉传达 本科 

GPA 86


收获OFFER

RCA皇家艺术学院

Communication MFA

UAL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学院

MA Graphic Design Communication

UAL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

MA Communicating Complexit

爱丁堡大学

MA Graphic Design

利兹大学

MA Design

拉夫堡大学

MA/MSc Design Innovation



为项目三进行拍摄

最初我并不确定是否要在硕士阶段继续学习视觉传达,是我的主带导师张老师让我下定决心要继续这个专业的。前期她会在课上会留出一段时间,专门带我去分析不同学院的视觉毕设作品,慢慢我逐渐找到这个专业的乐趣所在:传达信息并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视觉传达现在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输出媒介,让我去表达,去传递。通过设计来让人们关注被忽视,被隐藏在角落的问题。



项目三《A Fragment of My Father》

学习视觉对我来说最大的乐趣可能是浏览各种不同的作品。每组艺术创作都可以视作为一个独特的故事通过感受作品蕴含的情绪,了解创作的过程我也会与之产生共鸣,有所触动和启发。


同时我也会暗戳戳地根据每个人的作品特性/视觉表现方法去分析作者本身的特点,给他们画一个画像,即使我从来没有见过作者。



《A Fragment of My Father》项目探讨了我和父亲在复杂家庭环境中的敏感关系,从我的角度,以日记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沟通模式

开启一个项目就像是讲述我自己的故事,我比较喜欢利用一些有特点的媒介/材料,让人间接地感受到作品地情绪,比如我的第二个项目《关于父亲的记忆碎片》。


整本书都是由一根线组装成册,每一个页面我都打了一个未打死的结。当观者翻开书时,为了达到平摊状态,这个绳结会随读者的翻页的动作,随之被打死。这个状态其实和我跟我父亲的关系很像,越想整理好关系,去探究内心的动态,越容易留下疙瘩和心结。



《A Fragment of My Father》书中刻画了父亲零散的记忆,在我内心深处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反思我们的关系,寻求“中国式父女”关系中的平衡

其实受到家庭影响,我一直是一种很独立的状态,但这也在申请过程中埋下隐患——遇到困难,我习惯性选择自己钻研、自己消化,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是张老师解开了我的心结,鼓励我让我说出困难与纠结的点。


所以我想分享给大家的就是要充分信任你的老师。



二十多斤的装置搭建材料

我对以自身背景经历作为出发点进行隐喻的方式很感兴趣,喜欢挖掘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本质,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我自己”的作品集



装置搭建过程

因此我会选择和自己背景经历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出发点,也包括视觉元素和最后的产出形式。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坚持做自己就好。



项目四《HIDDEN FACE》在影棚拍摄,项目旨在利用“道路表情”的舒缓和治疗特性作为突破口,为那些被困在现代生活快节奏中的人们提供新的体验

例如我是一个比较轴,比较理想主义的人,这些特点也都在我的作品中一一体现。


虽然这把双刃剑会让我在作品中容易钻牛角尖和走死胡同,但我觉得这也是组成“我”的重要因素。



《Polyphonic Gender Perspectives》的通宵拍摄

我申请的过程其实一直处在很狼狈的状态,像个流浪的搞艺术的(笑)然后也一直在挑战自我,挑战不睡眠记录! 



《Polyphonic Gender Perspectives》

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在我的项目三中《Polyphonic Gender Perspectives》中,为了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手法和复调理论应用到设计语言中,我一人分饰五角,用表演去诠释每个人的声音,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的声音。


我需要刻画出五个不同的鲜明性格(男女青年,男女中年,女老年)同时还有对上口型,对我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我大多数日常生活中都比较“平淡”,不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


我一共花了两个通宵去完成这个表演艺术,分析了每个角色的特点包括可能出现的表情、神态、手部动作、坐姿等等,最终剪辑出来也很有意思。


《Polyphonic Gender Perspectives》对于性别二元论的探讨

《Polyphonic Gender Perspectives》也是现在我最喜欢的项目。这个将文学和设计交叉的项目基于性别区分相关的问题,来源是我的短头发让我经常被认为是男性。

通过头发的长短印象去判定一个人的性别,让我产生了思考:这是否合理?是否是外界对“自我”的桎梏?甚至性别的概念是否应该存在?因此催生出了这个项目。

《Polyphonic Gender Perspectives》性别讨论对话

我通过五个不同身份形象之间的对话,构建了一个看似公平的发声空间,将影响声音频率变化的因素进行可视化,思考在复调视角下,人们关于性别印象的讨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借此引导观众深入思考性别二元论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公平性问题。



我用打印机往外吐纸的形式,象征视频过程中人们持续不断的语言,同时不同的线条代表不同角色的说话时长与说话次数

最后展陈效果

目前拿到的一众offer里,我最想去的是RCA。因为RCA对学生很“自由”的教学方式很吸引我~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阿诺
了解更多留学申请/作品集准备

👇👇

采访编辑/阿诺

学生作品/图像等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EBEN⛓ NEWS & EVENTS❗️

🍑🍧📎🍧🍑




一本一诺国际艺术中心
一本一诺国际艺术教育是由海内外名校硕士团队及大学教师创办的艺术设计类教育平台。涵盖艺术留学、国内考研、求职提升、设计高考等全方位教学培训,旗下六大学院包括:工业设计、建筑环境设计、时尚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纯艺术等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