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处、局、厅、司、署、部"称谓来历

文摘   2024-11-27 19:15   中国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系中,"科、处、局、厅、司、署、部"等称谓不仅是机构的名称,它们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称谓与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紧密相连,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迁。

的称谓在古代以"六科"最为著名,明朝时期设立的六科给事中,分别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督察各部的工作。

明朝时期,以“科”命名的行政机构大量涌现,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明朝对行政效率的追求,也反映了对权力制衡的重视。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同样设立了各类“科”,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明朝的“六科”制度,是明代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大特色。这六科分别是: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和工科,它们对应着朝廷的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每科设有给事中,负责监督和审查对应部门的行政工作,确保政务的顺利进行和政策的有效执行。

“给事中”这一官职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给事”意为在宫中供职,而“中”则指宫中或朝廷内部。给事中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提供咨询,参与决策,并监督其他官员的行为。随着历代的发展,给事中的职责不断演变,但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

明朝的给事中制度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创立,建文帝朱允炆和明成祖朱棣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而高效的监督系统。明朝的给事中总数为65人,其中北京58人,南京7人。这一分布反映了明朝两京制度的特点,即在南京和北京两地都设有行政机构,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六科给事中的职责非常明确,他们不仅要监督六部的工作,还要对朝廷的政策提出建议和批评。这种监督和反馈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此外,六科给事中还承担着选拔和推荐人才的职责。他们通过考察官员的品行和能力,为朝廷推荐合适的人选,确保政府机构的人才素质。

"处"作为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称谓,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政治意义。而提起"处",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清朝的军机处,这一机构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军机处的设立与职能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特别增设的机构。它超越了传统的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核心权力机构。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草拟诏令,传达皇帝的旨意,以及监督各级官员的执行情况。

军机处的工作流程军机处的日常运作严谨而高效。军机大臣每日需觐见皇帝,参与商议国家的重大决策。他们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同时接收皇帝的指令,并将这些指令以皇帝的名义传达给朝廷各部门和地方官员。这种工作模式确保了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绝对控制。

军机大臣的选拔与权力军机大臣的选拔极为严格,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人选多为亲王、大学士、尚书或侍郎等朝廷重臣。军机大臣不仅地位崇高,而且手握重权,他们的决策和建议往往对国家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上的军机大臣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曾担任过军机大臣,如和珅、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他们在任期间,不仅处理了大量的政务,也对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的称谓在古代官制中也有广泛应用。从北齐的门下省统辖的六局,到隋唐时期的城门局、符玺局,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各种局,如宝钞提举司下辖的钞纸局和印钞局,"局"作为行政机构的名称,其职能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北齐的六局 北齐时期,门下省作为朝廷的一个重要部门,统辖着“尚食局”、“尚药局”等六局。这些局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医药、衣着等,体现了古代对皇权的尊崇和服务的周到。其中,“尚食局”和“尚药局”分别负责皇帝的饮食和医药,而“主衣局”和“斋帅局”则涉及皇帝的服饰和宗教活动。此外,“左右局”和“殿中局”也致力于为皇帝提供服务。

隋唐时期的局 隋朝初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出现了如“城门局”和“符玺局”等以“局”命名的行政机构。城门局负责京城各门的守卫和开启关闭,而符玺局则掌管朝廷传达命令的符节和皇帝的玺印,这些局的设置体现了对京城安全和皇权象征的重视。到了唐代,又出现了“著作局”,负责文献的编纂和管理工作,后来也曾被称为“司文局”。

宋代的局 宋代的行政机构更为细化,出现了“和济局”、“惠民局”、“编估局”和“打套局”等,它们隶属于太府寺,负责不同的职能。和济局和惠民局主要负责药品的配制和分配,服务百姓;编估局则负责对市舶司拣选的香药等货物定价,而打套局则负责这些货物的登记、配套和销售。

元代的局 元代宫廷内设有“玉列赤局”和“徽政院织染局”,这些局隶属于不同的机构,负责皇后和皇太后宫中的服饰制作与织染工作,体现了对皇室成员生活服务的细致入微。

明代的局 明朝沿袭了元代的制度,设立了宝钞提举司,并下辖“钞纸局”和“印钞局”,这些局负责印钞用纸的供应和货币的印制,对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和市场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的局 清朝时期,户部钱法堂设有“宝泉局”,负责监督铜铅的收集和铸钱事务,这一局的设置反映了清朝对货币制造和金融管理的重视。

厅作为行政机构的名称,在明清时期尤为常见。六部下设有各种厅,如吏部司务厅、工部司务厅等,负责处理各部的具体事务。这些厅的设置体现了古代对于行政效率和事务管理的重视。

吏部司务厅 明清时期的吏部司务厅,是吏部的核心机构之一。它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外省衙门的文书,这些文书在送达后会进行详细的登记,并根据内容分发给相应的司进行处理。此外,吏部司务厅还承担着对吏部内部的人事管理职责,包括任用吏员与杂役等事务。这一机构的存在,确保了吏部作为管理全国文官任免、考核、晋升等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的高效运转。

工部司务厅 与吏部司务厅类似,工部司务厅在工部中扮演着相似的角色。它专门负责处理来自外省各衙门的文书,这些文书在经过工部堂官审阅后,会进行编号登记,并分发给各司进行具体办理。工部司务厅还负责对工部内部的吏员工役进行任用和管理,以保障工部作为全国工程建设和水利管理等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的顺利运作。

稽俸厅 清朝时期,吏部稽勋清吏司下设有稽俸厅,这是一个专门负责稽核在京满汉文职各官俸银、禄米等事务的机构。稽俸厅的存在,反映了清朝对官员薪酬管理的重视,通过对官员俸禄的严格稽核,确保了官员待遇的公平合理,同时也有助于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承政厅 到了清朝末期,各部内还设有承政厅,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行政管理机构。承政厅的职责包括承办机要、考核司员、编存文卷、筹核经费等事务,其职能涵盖了部门内部的多个方面。承政厅的设立,体现了清朝末期对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的追求。


司的称谓在古代官制中历史悠久,从西周的"三有司"到秦汉的"三公九卿",再到隋唐的六部二十四司,"司"一直是行政机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司的设置不仅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层级性,也体现了对于政务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三有司”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司徒、司马、司空三个官职。这三个官职在当时承担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其职能分工明确,共同维护着国家的稳定与秩序。

司徒:主要负责土地分配、农业生产以及人民教化等事务。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司徒的职责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司马:掌管军事和马政,负责国家的军事防御和战争动员。在战事频繁的年代,司马的地位尤为突出。

司空:主要负责工程建设、水利管理和工艺制作等,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职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三有司”的职能和地位也经历了变化。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的兴起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三有司”的权力在不同国家有所增强或削弱。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 到了秦汉时期,“三有司”的概念进一步演变,形成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九卿”则是九个高级官员,负责国家的不同行政领域。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官僚体系的完善。

丞相作为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负责军事事务,掌管军队;御史大夫则监察百官,维护法律的执行。这三位官员的权力极大,对国家的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唐代的“三司” 进入唐代,随着国家机构的进一步细化,“三司”制度出现,主要指度支、户部、盐铁三司,它们分别负责国家的财政收支、人口户籍和盐铁专卖等经济事务。这一时期的“三司”在国家经济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宋代的“三司” 宋代的“三司”则是指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它们共同负责国家的财政和经济事务。宋代的三司使制度是对唐代三司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更加注重财政的集中管理和经济的调控。

“司”在后世的延续 在后世,尤其是明清时期,“司”作为行政机构的名称被广泛使用,如六部二十四司等。这些“司”负责具体的行政职能,


署的名称在古代官制中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汉代的黄门署到晋代的黄藏署,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各种署,如云和署、安和署等,"署"作为行政机构的名称,其职能多与礼乐、文化工作等相关,体现了古代对于文化教育和礼仪制度的重视。

汉代的宫廷中,黄门署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负责处理皇帝日常的繁杂事务。黄门署下设有多种职位,如黄门画者、黄门倡监、黄门马监、黄门书者等,这些职位均由黄门令统一领导,属于少府的管辖。晋代时期,黄藏令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对皇室财物的管理,这一职位同样属于少府。

北齐时期,黄藏署的设立标志着国库职能的进一步明确,其正副主官令丞隶属于太府寺。与此同时,北齐的典客署和隋初的典蕃署则主要负责外交接待等事务。北周末期,大丞相府下设立的细作署则专注于制作精巧的器物和玩好,展现了当时工艺的精湛技艺。

北齐及隋初的平准署则主要负责官府市易,管理百官衙门不用的物品以及官府没收的物品,这一职能在隋炀帝时期改隶太府寺后得以沿袭。此外,北齐鸿胪寺的司仪署则专注于凶礼和丧葬事宜,尽管到了宋朝,这一机构已名存实亡,但在明朝永乐初年,司仪署又得以恢复。

元代的云和署、安和署、常和署、天乐署隶属于礼部下的仪凤司,这些署分别负责乐工调音律、部籍替换、回回乐人管理和河西乐人管理,体现了元代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融合。到了清朝,典礼院的设立进一步规范了礼制、祠祭、奉常和精膳等事务,各署设有署长,负责讨论典礼和参订章制。

部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的名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核心,分别负责国家的各个方面,如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户部负责财政和人口,礼部负责礼仪和教育,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工部负责工程建设。这一制度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汉魏时期开始,随着相权的转移和三省机构的相继出现,三公九卿体制逐渐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三省六部体制。六朝时期是这一体制演变的关键过渡阶段,标志着中央政府组织结构的重大变革。

“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三个省的长官相互牵制,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权力平衡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便于当时的统治者进行谋划和决策,而且有助于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公元581年,隋文帝即位后,立即废除了北周模仿《周官》所置的六官体制,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体制。在尚书省下分设了“吏、民、礼、兵、刑、工”六部,这六部各自负责不同的行政职能,如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民部(后改为户部)负责财政和人口,礼部负责礼仪和教育,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工部负责工程建设等。

唐朝沿袭了隋朝的制度,但在高宗时期,因避太宗讳,将民部改为户部。宋代时,尚书六部开始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的机关,其职能更加明确和专业化。

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基本沿袭了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虽然在不同朝代有所区别,但总体上,“三省六部制”从隋唐一直到清末,未有大的变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

除了六部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机构名称也使用了“部”字,如北周时期设立的“蕃部中大夫”和“宾部中大夫”。蕃部中大夫主要负责诸侯朝觐事宜,而宾部中大夫则管理邦国宾客之礼,招待四方使者等外交事务。

- END -

|陈星云
思维导图|陈星云
制作软件|MindMaster



星云思维导图
陈星云🎓思维导图资深专家🧠思维导图高级讲师🏅思维导图畅销书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佳作者📚代表作:《思维导图实用入门》《小学生思维导图》《儿童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古诗词》《思维导图启蒙绘本》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