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实践案例(136)】江阴长泾镇长东村“烂河滩”变身景观河

文摘   2024-12-23 15:21   江苏  


 摘  要 
近日,江阴市长泾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来到位于长泾镇长东村潘巷上的刘圩浜视察,昔日村民眼里的“烂河滩”一改过去杂草丛生的面貌,不仅河水变清了,河滩变美了,还借水生景为村民打造了一个微型“生态走廊”。小而美的景观河,气质独特,成为了村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小河道的蜕变背后是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履职实践,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诠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2023年5月的“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中,江阴市人大代表、长东村党委书记吴栋标等长东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热情地接待选民群众,耐心倾听着他们的诉求心声。

家住潘巷上的村民李大爷向代表们说道:“我听说现在村里在搞‘三清三治’环境整治,我们村上有一条家河叫刘圩浜,已经多年没有整治了,河滩上杂草丛生,河道内水生植物泛滥,天气热时甚至都闻到有臭味,与美丽乡村的形象很不协调,周边老百姓都很有意见,希望村里想想办法整治一下,把环境弄好了,我们老百姓住得也舒心。”百姓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代表们不仅把民生诉求记在本子上,更放在了心底上,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关切:“请你们放心,我们抽时间到现场去查看一下,与村委商量之后,一定会给你们满意的答复。”

深入调研,共商对策
百姓的心声就是人大代表的履职所向。针对群众诉求,吴栋标等代表第一时间联合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现场踏勘,走访了周边村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与村委工作人员、专业人员、村民代表等围坐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共同商讨整治方案。

会上,镇人大代表吴建刚提出建议,要结合村庄的自然纹理,把整治河道与周边村庄环境、场地、绿化等景观化改造提升结合起来,全面改善村容村貌。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同。接下来,代表们主动与镇规划建设科、农村工作科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商,得到了肯定与支持。同时,代表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听取收集群众建议,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细化完善整治方案,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程监督,落实见效
在村民的热切期盼下,潘巷上(刘圩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2023年7月正式启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长东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多次实地调研、现场督查,及时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4年3月,整治工程顺利竣工,新修了河道杉木桩护坡约760米、毛石驳岸约15米、沿河步道提升约105米。在活水畅流的同时,工程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农村河道自然特色,在河道景观的打造中融入农耕文化,增设农耕文化标识牌4座,种植各类灌木170余株,铺设各类地被块、草坪约2800平方米,让河道景观尽显绿意。一套河道治理与环境整治的组合拳,使原先的“痛点堵点”变成如今的“亮点景点”。

“这里以前就是个‘烂河滩’,没想到跟代表反映之后,经过村委整治建设,现在已经成为田园美景了。”村民李大爷满意地说。
“那边墙上村委还打造了‘爱在长东’拍照点,现在亲戚过来串门,还会去墙边打卡留念。”村民华阿姨高兴地介绍。

共同参与,长效管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漫步河边,目之所及,绿树环绕,鲜花点缀,皆是美景,刘圩浜成为了村民们共享的滨水公共空间。

一条河道的变化提升,不仅改变了整个潘巷上的村庄形象,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如何让村庄环境长治久洁也成为了代表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也是村民们的热切期盼。代表们在充分调查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向村委建议,村里的网格员要进行日常巡检,确保河道整洁、环境干净整洁,同时,要完善村规民约,凝聚群众合力,加强长效管护。因此,在打造刘圩浜滨水景观与公共空间融合的社区生活新场景时,长东村结合村民意愿,充分吸收代表建议意见,改造了近400平方米道路场地,并在村边的小广场上竖起了村规民约和人居环境积分制考核表,让村民直接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中。
“经过整治,我们看到了村庄真真切切的变化,也看到了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事,大家都自觉管好家前屋后,以实际行动维护好环境卫生。”村民吴老伯说。

稿源:江阴市长泾镇人大办公室  杨诗沨

无锡人大发布
宣传人大制度,公开人大政务信息,征求立法意见,展现代表风采,提供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