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靶向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新模式。肿瘤的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一些标志性分子作为靶点(这些标志性分子多是肿瘤原癌基因产物或其信号传导通路),干预细胞癌变的环节,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干扰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靶向药物治疗相对于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更具高效、低毒,尤其对于放化疗效果不理想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更有益。
发生了营养不良或具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不佳会对荷瘤机体本身产生不良影响,结合考虑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其临床预后,还可能降低患者靶向药物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甚至可能影响疗效。因此,同样需要关注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状况在靶向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研究发现,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营养不良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的一个预后不良因素,治疗前贫血越重、BMI越小、营养评分I越低,生存期OS越短。
分子靶向药物分为:小分子EGFR-TKI、靶向EGFR家族的抗体、靶向淋巴抗原的抗体、靶向肿瘤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其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腹泻、高血压、蛋白尿等。其中腹泻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TKI)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接受VEGF-TKI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约1/2会出现腹泻,3~4度腹泻发生率约10%。但目前腹泻原因尚不明确。靶向药物相关性腹泻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的变化可能与这些相关性腹泻有关。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可通过参与局部和全身代谢功能、炎症反应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诱发的肠道菌群紊乱问题日益突出,肺癌靶向治疗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加剧肠道菌群失调,造成恶性循环。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益生菌和潜在致病菌均减少,即益生菌和致病菌(B/E)值下降,表明靶向治疗后肠道菌群定植抗力进一步下降,加剧肠道菌群失调。有研究指出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服用益生菌后会对调节肠道菌群,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EGFR-TKI治疗期间应摄入充足的水分,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满足机体100%需求量的蛋白质。饮食摄入不足的患者要积极进行人工营养干预,在专业营养师及医师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经口补充谷氨酰胺减轻肠道黏膜炎症,改善腹泻症状。
有研究发现,补充支链氨基酸可能对不可切除肝癌的索拉菲尼靶向治疗具一定保护作用,有效减缓血清白蛋白降低速度,可保持肝功能储备并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靶向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不良反应(结膜炎,干眼症,角膜炎),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或摄取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可减缓症状的发生。当使用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时,可能会对影响凝血机制和血压,患心血管类疾病风险较高,应当清淡饮食、避免高油高盐。过多的食盐摄入,加重心血管负担的同时,会增加水分在体内潴留,进而对肾脏会造成损害。脂肪摄入应避免反式脂肪酸,应当尽量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好油脂”食物来源,如深海鱼类、亚麻籽、坚果等。对于使用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出现口腔黏膜炎、皮疹时,需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往往会引发腹泻、口腔溃疡;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往往与恶心呕吐、反酸、胃肠溃疡有关。选择易于消化的菜谱,进食时应当细嚼慢咽。靶向治疗期间应予以补充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营养制剂,如w-3、精氨酸、核苷酸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态。补充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细菌移位,减轻胃肠粘膜损伤。补充谷氨酰胺可减轻患者肠道炎症反应。同时补充微量元素、脂溶性维生素等亦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吴 丹 主治医师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